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有什么特点 冰封的黑土地上还能收获些什么

“当天摘当天送,这些菜可新鲜了。”

吉林长春今冬的第一场大雪刚过,记者来到公主岭市恒通现代农业产业园内,只见一群往年此时已“猫冬”的农民们仍在忙个不停,熟练摘下大棚内刚成熟的蔬菜,装好箱为运输做准备。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有什么特点 冰封的黑土地上还能收获些什么(1)

大棚内栽种的蔬菜

产业园内,50多栋大棚整齐排列,果蔬绿植有序分布其间,棚内满目翠绿,生意盎然。室外气温已是零下,室内则温暖如春,棚内的温度计显示为17摄氏度。

冬季的东北天寒地冻,温室大棚内怎么保温?公主岭市恒通现代农业产业园经理陈静解答了记者的疑惑。

“像农村里农民们自家建的暖棚(日光温室),主要靠太阳光供热保温,其他的保温措施相对少一些。阳光晴好时,棚子里能有个二十来度。天黑前,给大棚盖上厚棉被保温,有的合作社也会集中供热。”陈静介绍。

“冬季暖棚种菜,最怕的是连续好几天阴天。”在大棚内,陈静走到一排暖气管前停下了脚步。“为了避免此类情况,我们给每栋棚都装了物联网系统和暖气。物联网系统依靠棚内的多功能传感器,一旦监测到温度不够,手机上就会收到提醒。同时,棚内都装上了暖气管,部分新建的温室还铺设了地热,通过生物质燃料供热,尽量保证室内温度稳定。”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有什么特点 冰封的黑土地上还能收获些什么(2)

大棚内栽种的绿植

过去,为了保障冬季的“菜篮子”,囤秋菜几乎成为东北家家户户必须要做的功课,白菜、土豆、大葱这“老三样”伴随整个雪季,蔬菜水果供应跟不上老百姓的需求。现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物流运输发达,在冬天,老百姓也能吃到各式各样的蔬果。

今年以来,吉林省实施“百万亩棚室建设工程”,不断提升冬季“菜篮子”稳产保供能力。2022年,吉林省新建棚室2.8万亩、规模园区63个;目前吉林省各类棚室共计73.3万亩,初步测算今年冬季蔬菜自给率将突破12%。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有什么特点 冰封的黑土地上还能收获些什么(3)

温室内的育苗中心

在离恒通现代农业产业园几十公里外的公主岭市怀德镇三里堡子村,村民们正在为香葱收割忙碌。今年,村子响应“百万亩棚室建设工程”,约400亩地新建起了大棚,让香葱产量又迈上一个新台阶。

56岁的村民王艳杰,今年便新装了两栋大棚。此刻,新一茬香葱已成熟,雇请的二十多个邻村村民正帮着收割打包。“现在政策好,新建大棚还有补贴呢。”王艳杰笑着说。

为加快推进实施“百万亩棚室建设工程”,吉林省财政重点支持30亩以上规模园区棚室建设、城市“菜篮子”保障基地建设和棚膜经济大县发展。同时,支持村党支部领办棚膜蔬菜种植农民合作社,对农民散建棚室进行补助。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有什么特点 冰封的黑土地上还能收获些什么(4)

长春市绿园区合心镇东安村大棚内种植的香葱

早在十几年前,三里堡子村便发展起棚膜经济,“起初棚里种西红柿、黄瓜、叶菜等等,现在主要种香葱。”村党支部书记李小甫介绍,村子共有1523栋大棚,已经形成了香葱种植产业集群,远销全国各地,年销量可达7400万斤,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万元。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有什么特点 冰封的黑土地上还能收获些什么(5)

村民正在打包刚收割的香葱

香葱的香味,不仅飘向远方的市场,还召唤在外的游子回家。近年来,村里不少在外打工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回到黑土地上扎根。村民于德早些年在青岛打工,几年前回到村子,现在已经建起十几个大棚种植香葱。

“按一栋大棚1000平方米来算,平均下来每栋产量约1万公斤,按照每公斤4元钱计算,除去种、肥和管理的费用,每栋大棚的收益得有2万多块钱。”于德算了一笔账,“冷棚建设成本六万左右,普通的暖棚成本高点得十来万。冷棚种香葱一年三茬左右,暖棚一般会多一两茬。一合计,收益还是挺乐观的。”

“通过发展棚膜经济,吉林省在全力保障‘菜篮子’供给的同时,还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吉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吉林省棚室内种植蔬菜品类,既有北方传统的油豆角、樱桃等,还有火龙果、木瓜等南方优质水果。每年夏季南方蔬菜生产淡季,外运北方优质夏菜250万吨,为全国蔬菜消费提供保障。

文字:郑智文

图片素材:郑智文、公主岭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姜雨思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吉林频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