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实现贞观之治原因(浅谈贞观之治与唐太宗)

在封建社会里,每个王朝的君主,尤其开国君主,都希望自己的天下长治久安,继子荫孙,传之万世。秦始皇、汉高帝是如此,魏武帝、隋文帝也是如此,唐太宗亦不例外。在他们创业开国之初,都有段为人称道的政绩,唐初“贞观之治”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吏治较好,刑罚得当,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堪称太平盛世也。

唐太宗开创的“贞观之治”,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奠定了唐王朝的立国规模,为后来的武则天,乃至唐玄宗时期的“开元天宝盛世”奠定了牢固的基础,继而将大唐王朝推向了高度的繁荣。

唐太宗实现贞观之治原因(浅谈贞观之治与唐太宗)(1)

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除了肯定唐太宗的个人作用之外,还必需分析一下“贞观之治”产生的历史背景,即客观历史条件。

“贞观之治”产生的历史背景

我们知道,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来看,中国社会从春秋与战国之交开始,便进入了封建社会。这个时期,铁器生产工具已广泛用于农业生产。

两汉时期,治铁技术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但被开发的土地主要集中于黄河流域,长江以南地区,多半是“刀耕火种”。

西晋发生的“八王之乱”,继之的是五胡十六国大乱,黄河流域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汉族人民纷纷避乱南迁,把先进生产技术带到南方,使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南北朝时,我国已有了两大经济区:黄河流域,江淮地区。但是,由于长期战乱,生产力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农民对大地主之人身依附关系还很强。

隋唐时期,冶铁技术进一步提高,生产工具进一步改进,生产效率也提高了。铁犁、铁锄,铁锹、铁镰等较先进生产工具的出现,使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个体生产的独立性加强了,农民对大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渐渐松驰了。

隋末唐初,正处于这个转变的历史时期。隋末农民大起义,农民从大地主手中夺回一些田地,使门阀士族的腐朽生产关系得到调整,为生产力的发展扫清了道路。“贞观之治”正是处在这个激变的历史潮流中,这个时期给“贞观之治”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也是根本条件。

“贞观之治”形成的直接原因

我们知道,隋唐处于同一时代。隋文帝开国之初,

“统一环宇,甲兵强锐,三十余年,风行万里,威动殊俗。”及至隋炀帝时,“则恃富强,不虞后患,驱天下以从欲,聚万物而自奉,采域中之子女,求远方之奇异,宫苑是饰,台榭是崇,干戈不戢……民不堪命,率士分崩,遂以四海之尊,殒于匹夫之手,子孙殄绝,为天下笑。”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把人民推向死亡的边缘,隋建国仅仅三十七年就在人民的反抗浪潮中“一朝而败”了。而唐太宗却在隋亡后,经济凋敝的烂摊子中,“励精图治”,为时不久,就出现了“古昔未有”的“贞观之治”。

这两个人的差别就在于:一个比较开明,一个穷极无道;一个顺应历史发展,一个倒行逆施,历史的辩证法决定了唐太宗和隋炀帝的不同结局。

唐太宗实现贞观之治原因(浅谈贞观之治与唐太宗)(2)

唐太宗

为什么说唐太宗比较开明呢?其原因在于唐太宗有三个突出之点:

一曰他明前代治乱之迹,善于总结前代盛衰的历史经验;

二曰他能从隋的灭亡中吸取积极的经验教训;

三曰他认识到人民的力量是巨大的。

唐太宗论周秦说:“周得天下,增修仁义;秦得天下,益尚诈力,此修短之所以殊也。盖取之或可以逆得,而守之不可不顺故也。”隋的灭亡和秦的灭亡如出一辙,鉴于亡隋之戒,他深有感触地说:“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之也。”

目击隋“一朝而败”,使他认识到人君和民众的关系,“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贞观之治”所以出现,其直接原因归纳起来有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是隋末农民起义,使“即富且强”的隋王朝很快土崩瓦解,使亲眼看到的唐太宗“不觉惕焉震惧”,受到的教训是深刻的;另一方面是唐太宗具有较开明的思想,他能从积极方面吸取教训,放宽对人民的剥削,确立比较合于实际的安邦治国之策。农民反抗的阶级斗争和唐太宗君臣吸取教训,施行开明统治相结合,因而形成了“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的内容

所谓“贞观之治”,就是唐太宗统治的二十三年的时间(公元627—649年),以亡隋为戒,为缓和阶级矛盾而求“治”的方针、政策、路线、措施。唐太宗的年号为“贞观”,所以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即位初年,面临的境况是很不妙的。

从经济上看,经过隋末唐初大交战,国家百孔千疮,经济凋敝。隋盛时,政府控制户口九百万,就是说,有九百万户是被剥削的对象。至唐初,政府直接控制的户口不到三百万。又加上连年闹灾,山东河北当时是“萑莽巨泽,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陕西河南一带是“自关辅绵及三河之地……道路之间,馁浮相籍”,人民刚刚脱离战乱之苦,极需安养生息。

从政治上看,唐太宗为夺取皇位,发动“玄武门兵变”,他的长兄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均被杀死,而二李集团人物暗地里时时在威胁他的统洽。全国各地割据势力还不同程度存在,隋末农民起义的势力还有余燃,这一切都说明政局不稳,李世民的统治地位不牢。

面对这样的现实,唐太宗是怎样进行“治”的呢?

01. “守成以文”的治国之道

封建统治者,吸取农民反抗的教训上有两种情况,一是积极的,一是消极的。这在唐初统治集团中也有反映。贞观之初,唐太宗君臣开展了一场如何统治人民的讨论,即究竟确立什么样的治国方针。以封德彝为首的,站在消极落后、保守的立场上认为:“三代之后,浇诡日滋,秦任法律,汉杂霸道,皆欲治而不能,非能治而不欲”,力劝唐太宗效法秦汉,用暴力统治人民,主张“人主必须威权独运”,“耀兵振武,慑服四夷。”

唐太宗实现贞观之治原因(浅谈贞观之治与唐太宗)(3)

魏征

而以魏征为代表的,则站在积极立场上严加驳斥说:“若为古人淳朴,渐至浇讹,则至于今日,当悉化为鬼魅矣!人主安得而治之。”他还打生动的比方说:“大乱之易治,譬饥人之易食也。”魏征的论辩,切中情势,很有说服力。

唐太宗从中受到启发,认为:“戡乱以武,守成以文”,决定采纳魏征提出的“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折服”的安邦治国方针。之后,唐太宗君臣“励精图治”,对人民专行“教化”,改善政治,缓和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开始了有名的“贞观之治”。

02.任人唯贤的用人之道

唐太宗在大政方针确定之后,又制定一些具体方针、政策、措施。首先表现在用人方面,唐太宗在用人方面很突出。他吸取隋“官吏贪求,上下相蒙,政体腐败,以致误国”的教训,向群臣申明用人政策,“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选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委任责成,各尽其用。”

唐太宗即位初,面临三种官员,一是李渊当政时的中央官员;二是李建成的太子东宫属官员和李元吉齐王府属官员;三是自己原秦王府的官员。对这三种官员,因为尊崇“任人唯贤”的指导思想,他处理得很妥当。因此,他采取的办法,不是一概排斥或一概录用,也不是顺者昌逆者亡,而是不计较个人恩怨,以国家大局着眼,“但能举用得才,虽是子弟及有仇嫌,不得不举。”李建成和李元吉集团中人物因为夺皇位而同唐太宗结下怨仇。但唐太宗对这些人是贤能者用之,庸劣者去之,“量材授官”。如原为李建成集团的魏征、王珪等都委以枢要之职,乃至宰相,而对自己秦王府旧人则不滥授官。

他重视中央官员人选,也重视地方官员人选。为了“选用廉吏”,他说:“联居深宫之中,视听不能及远,所委者惟都督、刺史,此辈实治乱所系,尤须得人。”还把督都、刺史的姓名政绩善恶写在屏风上,“坐卧恒看”,以备赏罚擢黜。

由于唐太宗在用人方面不拘一格,任人为贤,人尽其能,结果缓和了紧张局势,巩固了他自己的统治地位。史书赞美唐太宗“拔人物不私于党,负志业咸尽其才”是有道理的。

03.虚心纳谏的为君之道

唐太宗的虚心纳谏,在封建帝王中是少见的。他知道自己并非什么都懂,故能倾听不同意见,分辩是非,择善而从。

根据隋亡之鉴,他深知“君暗臣谀,危亡不远”的道理。他不但鼓励臣下直谏,甚至鼓励群臣犯颜极谏,让臣下敢讲话,讲真话。他常引用隋事做例证,告诫群臣遇事要动脑筋,不要随声附合,或模棱两可,否则会把事弄坏,结果势必如隋那样亡国、亡家、亡身。

有两个例子,足可证明唐太宗的纳谏风度了。唐太宗初即位时,有一次因事判元律师死罪,大理少卿孙伏伽进谏,认为按法律规定不应判死罪,最后唐太宗采纳了孙伏伽的意见,并赏孙伏伽“兰稜公主园,直百万”。有人说赏的太厚了,他说:“联即位,未有谏者,所以赏之”,以“导人使谏”

唐太宗实现贞观之治原因(浅谈贞观之治与唐太宗)(4)

唐太宗

又,贞观四年,他下令征发人民修洛阳宫乾元殿,以供自己“游幸”。给事中张玄素上书谏止说:“承凋残之后,役疮痍之人,费亿万之功,袭百王之毕,以此言之,恐甚于炀帝远矣!”指责他做这件事,连贪暴的隋炀帝都不如了。唐太宗看了后,批曰:“卿以我不如炀帝,何以桀纣!”张玄素毫不示弱,坚持说:“若此殿卒兴,所谓同归于乱。”于是唐太宗叹息一番,下令“所有作役,宜即停之。”并表扬张玄素能“以卑干尊”,“赏绢二百匹”,事后搁置了一年多才重新修建。

他曾问魏征,人君怎样能明,怎样才是暗,魏征回答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非常赞赏这个见解。唐太宗兼听博采,群臣能面折廷争,在贞观时期确实创造了封建社会里少有的政治风气。

04.以人为本的为民之道

秦始皇、隋炀帝“外则穷极兵戈,内则崇侈宫室,人力既竭,祸难遂兴”。唐太宗则戒秦隋之弊,懂得“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为此,则必须“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姿其稼耕。”因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而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他的这个比喻,很形象地说明苛薄民众,就是自取灭亡。

鉴于隋“赋繁役重”,“饥寒切身”,人民被逼反的教训,为巩固既得统治地位,唐太宗君臣采取了一系列诸如“立国安民”、“轻徭薄赋”、“藏富于民”,极积推行“均田”等减轻剥削,缓和阶级矛盾的政策和措施。“务积于人,不在盈其仓库”,“百姓安乐,便是联之甲仗”,即人民安居乐业,就不会造反了,“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载舟覆舟,所宜深慎”,人君统治地位的巩固与否,决定于民众意志的取舍,可谓戒之深矣!

贞观之初,面对经济凋敝,一片残破景况,唐太宗首先精简官员,释放宫女,节约开支。“躬务俭约,必不辄为奢侈。”并下令:“自王公以下,第宅、车服、婚嫁、丧服准品秩不合用者,宜一切禁断。”皇帝还带头俭约,一时俭约成风,“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这些都反映出唐太宗的勤俭节约、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

同是贞观之初,无奈连年脑灾,关中人民很多都没得吃只能吃树皮充饥,唐太宗命令开仓赈济。无仓之地,准许就食他州。还下大赦诏说:“移灾朕身,以存万国。”据说他还在御苑里吞食数枚蝗虫并恶狠狠地说:“民以谷为命,而汝食之,宁食吾之肺肠!”虽不知真假,但确实对安定民心,渡过灾荒起到了积极作用。

“贞观之治”后期不如前期

封建统治者,即使是较开明的统治者无不具有两重性,唐太宗也不例外。

当他吸取前代衰亡的教训时,则对人民采取缓和阶级矛盾、让步的一面,当他取得成就时,则开始产生奴役剥削劳动人民的一面。

“谏臣”魏征就说:“自古帝王,初即位者,皆欲励精为政,比迹于尧舜;及其安乐也,则骄侈放逸,莫能善其终。人臣初见任用者,皆欲匡主济时,追迹于稷契,及其富贵也,则思苟全官爵,莫能尽其忠节”。唐太宗也是按“莫能善其终”这条路走的。

所以,负有盛名的“贞观之治”,后期则大大不如前期。他励精图治取得了成效,国家日趋富强,边患解除,还被“远夷”尊为“天可汗”,这就有了资本而逐渐骄傲起来。他曾自夸说:

联年十八便举兵,年二十四定天下,年二十九为天子,此则武胜于古也。少从戎旅,不暇读书,贞观以来,手不释卷,知风化之本,见政理之源,行之数年,天下大理,……此又文过于古也。昔周秦以降,戎狄内侵,今戎稽颡皆为臣妾,此又怀远胜古也。

其具体表现有:

第一,纳谏不如前。贞观之初,是“导人使谏”,三年以后,“悦而从之”,后来则“不悦人谏”,就是勉强接受,而“意终不平”。

第二,用人不如前。正如魏征在《十渐不克终疏》中指出的那样,贞观初是“亲君子,疏小人”,后来则“疏君子,而昵近小人”。

第三、待民不如前。贞观之初是“理天下,为百姓”“爱民如子”,后来开始放纵骄奢,大兴营造宫室,并大发谬论说:“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闹得人民“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春秋冬夏略无休日”。尤其是唐太宗晚年大动干戈,侵略高丽,几乎走隋炀帝的老路。使人民“士马疲于甲胃,舟车倦于转输”。

综前所述,我们应当了解,“贞观之治”之所以成就巨大,一是时代的要求,二是隋末农民大起义的推动,三是唐太宗能积极吸取教训,同时发挥个人的杰出才能,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我们称赞“贞观之治”的成就,肯定唐太宗的历史作用,其原因也在这里。

当然唐太宗毕竟是个封建帝王,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必然会有消极的一面,这我们已经看到了,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苛求于古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