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佳偶天成(佳偶天成)

#头号周刊#

杭州佳偶天成(佳偶天成)(1)

忍冬花荫〔比利时〕彼得·保罗·鲁本斯

文艺复兴之后的画家几乎人手一幅自画像,但是,在画布上描绘过自家妻子的画家却为数不多,而愿意让妻子与自己“同框”的更是只有特别爱老婆的那一小撮人。如果要在其中再深入寻找优秀画家的出色作品,那我可以断言只有鲁本斯和伦勃朗的画作了。

这二位虽然风格不同,但都是巴洛克艺术的代表人物。若要说两个人的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出身于市民阶层,都娶到了名门的美人为妻,婚姻生活极为美满,然而爱妻都没能与他们白头偕老——两位夫人都在青春妙龄早早离世。

让我们先从鲁本斯夫妇开始看吧。这幅名为《忍冬花荫》的画作创作于两个人结婚后不久,当时丈夫32岁,妻子18岁。

忍冬花因其枝蔓交缠,被认为是恋人的象征。这种花语为“爱的牵绊”的花朵绽放在相爱的新婚夫妇身边简直再合适不过。在忍冬花荫之下,一对爱侣甜蜜相依,右手与右手温柔交叠,向我们展现了一派内敛稳重、气度不凡的美好景象,夫妇之间的深情厚谊不言而喻。

此时鲁本斯刚刚接下在安特卫普圣母主座教堂绘制《竖起十字架》《下十字架》的订单,已然是一位声名响彻欧洲的大画家。妻子伊莎贝拉的父亲是安特卫普的高官。这位岳父大人对女婿的才华和名望似乎相当满意,拿出一笔巨款充作女儿的嫁妆。

画中,夫妇二人身着时尚潮服,手镯、戒指等饰品应该也价值不菲。两个人颈部都戴着象征身份的襞襟,妻子的是经典圆盘领,丈夫的则是随时代变迁衍生而来的轻柔蕾丝领,一样的雪白,不一样的造型。鲁本斯腰间佩剑,在不经意间显露高贵地位;伊莎贝拉头上斜斜地戴着一顶设计独特的帽子。此情此景当真是珠联璧合、佳偶天成。

毋庸置疑,鲁本斯绝对是一个深受上天眷顾的不凡之人。他那与生俱来的超群的语言能力令他能自如运用包括拉丁语在内的数国语言。他艺术涵养深厚,谈吐优雅、风度翩翩,处事圆滑、情商极高,日后还作为外交官纵横国际。他拥有优秀的经营才能,欧洲各国王公贵族及教会、大富豪们的订单如雪片一般飞向他拥有诸多弟子的工作室,给他带来了大量财富。當然,这一切都建立在他本人出类拔萃的绘画才能之上——鲁本斯作为画家,绝对称得上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功案例。无论生前还是死后,他的人气和作品价格都不曾蒙上一丝阴霾。“是王的画家,也是画家之王。”

当然,鲁本斯一辈子也不是真的没经历过挫折。爱妻伊莎贝拉在生育3个孩子之后因感染传染病(一说是鼠疫)而病逝,时年34岁。这次死别令鲁本斯肝肠寸断、痛不欲生。

比鲁本斯晚出生30年的伦勃朗也画过与爱妻“同框”的双人肖像画。

有架势不输贵族的鲁本斯珠玉在前,不知各位如何看待伦勃朗这副不修边幅的模样。这幅肖像画的存在意义仿佛就是为了印证他是一个多么不拘小节的人。画中的地点是一处空气浑浊的小酒馆,打扮成浪子的伦勃朗头戴羽毛帽,腰佩长剑,身穿袖子宽松的红色古代服装。画中的伦勃朗满面笑容,高举细长的玻璃杯,陷入沉醉。其实真正让伦勃朗沉醉的不是酒,而是自身的幸福。这份幸福的源泉就是坐在他腿上的新娘萨斯基亚。此刻正回头向我们微笑的萨斯基亚对伦勃朗而言是一份至高无上的“战利品”,是为他带来爱情、财富和名望的女神。

杭州佳偶天成(佳偶天成)(2)

酒馆中的浪子〔荷兰〕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

伦勃朗是莱顿一名磨坊主的第五个儿子(上面有4个哥哥,还有姐姐)。自小就展露出艺术才华的他来到大都市阿姆斯特丹闯荡,很快就凭借画作《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崭露头角。然而,要真正提升社会地位、扩展人脉,还是少不了爱妻萨斯基亚的帮忙。

萨斯基亚过世的父亲是法律学者,曾担任吕伐登市的市长。两个人因萨斯基亚的表弟与伦勃朗租住在同一栋公寓而结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自由恋爱。名门闺秀居然看上了乡下小伙——光是这一条就足够让伦勃朗的尾巴翘上天了。在他28岁、萨斯基亚22岁那年的结婚典礼上,新郎家族的相关人等一概未收到邀请函。

这幅作品是在两个人结婚大约一年后创作的,当时的伦勃朗正处于人生巅峰。作为一名人气高涨的肖像画家,他每天都会收到络绎不绝的订单,弟子人数不断增加,工作室的规模也渐渐扩大。他购买豪宅,各种艺术品和古董堆积如山。而心中那份前途一片光明、未来豁然开朗的乐观精神,完美地体现在了这幅豪放、爽朗、不见一丝阴霾的宴会图中。

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一场盛宴就像一朵烟花,在刹那的璀璨夺目之后,随之而来的是漫长的黑暗。浪子的盛宴仅仅维持了8年。萨斯基亚虽然生下4个孩子,但只有儿子泰特斯平安长大。伦勃朗挺过了孩子们接连死去的悲剧,可不想这一次却是萨斯基亚罹患结核倒在了病床上。

对于接下来发生的事,大概只能叹一句“造化弄人”了。萨斯基亚也许真是伦勃朗的幸运女神。以她的死亡为分界线,伦勃朗自此之后的人生中就再没发生过一件顺心事。首先是订单量骤减,不知是那些由萨斯基亚维系的人脉就此断了线,还是绘制肖像的伦勃朗的心态出现了问题,又或者是他的艺术风格不再受大众喜爱。总之,“人气”这个东西就是这么不靠谱,你也不知道哪一天它就突然转了阵营、改了风向……

杭州佳偶天成(佳偶天成)(3)

欧仁·马奈和女儿在布吉瓦尔〔法〕贝尔特·莫里索

杭州佳偶天成(佳偶天成)(4)

暑假期间,朋友忽然问我在天安门看升国旗的事情。当时我正忙,随口说:“太麻烦,别去了吧。”她毅然说:“不行。这是我一年前给孩子许下的承诺。”

之前电影《无问西东》热映的时候,她带上初中的儿子去看,孩子对清华一见钟情,立刻确定了高考目标,誓要进入牛人的行列。朋友心中暗喜,嘴上却说:“这志向太小了,你为什么不想上哈佛?”

不料,儿子板起脸来说:“清华已经是中国最好的学校。如果它不是世界最好的,只因为它的历史还短。做科研出成绩都是需要时间的,百年树人,大师也不是一天就能练就的。”她第一次发现,儿子嘴角隐隐发青,那是即将长出来的胡须。已经高她一个头的儿子,此刻以成年人的姿态,庄重地与她对话。之前一整年,孩子都在为中考而拼搏。到了今年暑假,孩子是揣着好成绩出发的。

我的另一个朋友向我苦笑道:“我被拋弃了。”这个夏天,她上大二的女儿要去新疆支教。女儿的学长们和新疆的一些支教机构一直有联系,每年暑假都会去开短期集训班,让当地的孩子们有机会听一下相对纯正的英音、美音,看一下物理、化学实验是怎么个做法。

每一个去过的人,回来后都会感叹,原来连一杯奶茶、一块鸡排、一张可以无限量借书的图书证,都是一种福利,并不是人人生而有之。支教对体能、成绩、性格、口才都有要求。朋友的女儿知道自己被选中后乐得一跳三尺高。但无数问题涌到朋友的嘴边,她问女儿:“你们去多少人?你懂什么,能做什么?有水吗?有电吗?有Wi-Fi吗?”女儿终于忍不住大声叫停,她挺直腰板,像公司里新来的实习生一样,有板有眼地告诉妈妈:“一切都已准备妥当。当地的学生,从来没机会看到现场版的英文戏剧。他们不会嫌我差,我也不用面对挑剔的观众,我们彼此都在给对方机会。”

我的朋友被说服了。万里疆土,女儿会看到什么、领悟什么,又会播种什么、留下什么,都不是她能干预的。当地图上的名词变成现实场景,当图片上的落日发生在眼前,她相信,女儿对“中国”的理解一定很不一样。

今年以来,我听到许多这样在路上探索、学习的故事。有人带着孩子进行古都之旅,将第一站定在了洛阳,两千年前东周就在那里建都。他们将终点定在北京,在陈子昂说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处。另一队我认识的年轻人在延河之旁驻下来。他们中,年纪最大的在读研,年纪最小的不过是初中生。

这些事情让我想到,爱是什么呢?是想了解,想触及,想拥你入怀。爱人如此,爱国亦然。你怎能在这片土地上生长,却不知道每一寸土壤之名?若你不曾用自己的双足探索它,你怎么能发自内心地说:“我爱这美丽的大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