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最冷清的古巷(黄家巷沈家巷陶家祠巷)

前 言:

在建昌古城九街十八巷之中,

黄家巷、沈家巷、陶家祠巷

三条小巷相邻,

大致呈“工”字形排布。

三条小巷中,

黄家巷最热闹,

店铺门面鳞次栉比,

沈家巷,

因明清时期有沈氏在此居住而得名,

陶家祠巷,

因清朝嘉庆年间有陶姓人家在此建祠堂,

祠堂规模宏伟,建筑精良,

被居民引为骄傲,故称“陶家祠巷”至今。

三条小巷,

或热闹、或幽静;或宽敞、或狭窄;

或钢筋水泥、或土砖青瓦,

婉婉转转,曲曲折折,

漫步其间,

仿佛走进幽深的时光隧道,

穿越在建昌古城600余年风风雨雨中。

南京最冷清的古巷(黄家巷沈家巷陶家祠巷)(1)

▲ 小巷人家 冷文浩 摄

黄家巷、沈家巷、陶家祠巷,

这三条小巷都在建昌古城九街十八巷之中。

具体位置均在南街和什字街中间。

其中,

黄家巷、陶家祠巷基本为东西走向,

东与南街相通,西与什字街接壤,

沈家巷夹在上述二巷之间,

为南北走向,

南接黄家巷,北连陶家祠巷。

三条小巷摆成一个大致的“工”字形。

南京最冷清的古巷(黄家巷沈家巷陶家祠巷)(2)

▲ 黄家巷在南,陶家祠巷在北,中间代表道路的白色部分就是沈家巷。

陶家祠巷东半部分

接近南街口处,又有道路北通仓街,

谓之曰:“苏家坡”。

无独有偶,

沈家巷也有一岔口西与什字街相连。

按长度来排,

陶家祠巷为最,

后为黄家巷、沈家巷;

要说宽敞,

依次为黄家巷、陶家祠巷、沈家巷,

沈家巷有一段特别狭窄,

目测二人并排都困难。

三条小巷中,

黄家巷最热闹,

店铺门面鳞次栉比,

又加之大通门菜市场北门开在这里,

因此终日熙熙攘攘、摩肩接踵。

三条小巷,

漫步其间,或热闹、或幽静;

或宽敞、或狭窄;

或钢筋水泥、或土砖青瓦,

婉婉转转,曲曲折折。

这何尝不是

建昌古城600余年风风雨雨的最好诠释。

黄家巷

/于喧嚣处品沧桑

南京最冷清的古巷(黄家巷沈家巷陶家祠巷)(3)

▲ 黄家巷老房。冷文浩 摄

黄家巷,

1993年编著的

《西昌市地名诠释》标注为:

“东西走向,东起南街,南接道沟。

长220米,宽6米。混凝土路面。”

《西昌市地名诠释》还说该巷,

“以昔日黄姓居民而得名。

1966年改为工农路。1981年复原名。”

黄家巷西口与什字街相接,俗称双槐树,

旧时曾建有湖广人会馆,

俗称“吕帝宫”。

南京最冷清的古巷(黄家巷沈家巷陶家祠巷)(4)

▲ 这是双槐树旧址——黄家巷90号。

张正宁著《杂谈西昌老街》一文载:

“清乾隆年,巷内有个叫叶遇春的人,

少年丧父母,小小年纪,上奉祖母,下抚姊妹,事迹感人,被载入史册。”

关于黄家巷名称,

有资料说缘于一位游击将军。

《西昌史话》载:

“当年,

该游击将军所领游击营被派驻巷中,

将军尽职尽责保境安民。

经常亲率兵卒进行治安巡察,

对巷中民众疾苦也倾力帮扶,

还常告诫营中官兵要

“爱民如子,视驻地如乡梓”。

在将军任职期间的精心管护下,

此巷中匪盗无踪,民生安乐,

可谓达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景况,

民众深为感激。

因将军姓黄,

故而联名上书,

恳请将巷名改为“黄家巷”。

府、县衙门准之,

黄家巷地名也因此而流传至今。”

当然,

这只是传说,

《西昌史话》一书也问:“不知此说实否?”

南京最冷清的古巷(黄家巷沈家巷陶家祠巷)(5)

▲ 黄家巷。冷文浩 摄

巷,

从共从邑,邑中所共也。

人们共同使用的道路,

意思是城中的小路。

跟“街”相比:直为街,曲为巷;

大者为街,小者为巷。

《说文解字》

“巷,里中道”。

“里”中间的道路也。

古时城市称“邑”。

“邑”又分为若干“里”,

就像如今城里分几个区似的。

《史记·高祖本纪》

说刘邦是“沛丰邑中阳里人”,

沛郡,丰邑,中阳里人。

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沛是其中的一个郡,

丰邑,一个叫“丰”的城市。

类似于现代说

某某人是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

黄家巷作为一条小巷,

主要作用是“里中道”,

历史上并不是店铺门面鳞次栉比的样子,

因为那是“街”,不是巷。

否则黄家巷早就叫“黄家街”了。

老城区没有菜市场,

人们买菜卖菜都在街道两旁。

四牌楼、南街,曾经是沿街摆摊设点,

后来逐渐移到与南街相通的黄家巷。

上世纪90年代初,

政府在黄家巷东口建了一个菜市场,

这里便愈加热闹起来,

成为老城区唯一的农贸一条街。

也正是由这时起,

黄家巷的功能定位为,

老城区重要的商贸一条街,

黄家巷“里中道”的功能完全丧失,

完全承担起“四通道”的功能。

南京最冷清的古巷(黄家巷沈家巷陶家祠巷)(6)

▲ 黄家巷东口,这幢建筑是“闹中静”原址。

2006年,

以举办四川省第二届冬季旅游发展大会、

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创建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创建邛海泸山4A景区的“一办三创”活动为契机,

黄家巷农贸市场进行大规模改造,

容量扩大了,摊位增多了,挡风避雨了,

市场外的小商小贩也进入了市场。

农贸市场的热闹,

又带动了黄家巷整条小巷活跃起来,

店铺林立,人流拥挤,热闹非凡。

南京最冷清的古巷(黄家巷沈家巷陶家祠巷)(7)

▲ 2014年,黄家巷市场。冷文浩 摄

2014年7月开始的老城区综合整治,

黄家巷菜市场又一次大规模升级。

2016年12月23日,

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的大通门菜市场

在原来的黄家巷菜市场开门迎客,

黄家巷比往日更加热闹。

鳞次栉比的各种店铺,

眼花缭乱的各色商品,

流光溢彩,游人如织,

充分体现出购物、休闲的街道功能。

黄家巷已经成为老城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如今,

在人头攒动的黄家巷艰难穿过,

你脑海里一定会想:

当整座城市随着时代变迁更现代更科技时,

我们还需要老街吗?

沈家巷

/于幽静处寻辉煌

南京最冷清的古巷(黄家巷沈家巷陶家祠巷)(8)

▲ 2014,沈家巷。冷文浩 摄

《西昌市地名诠释》

载沈家巷全长才150米,

巷内“以穿斗木结构平房为主。”

沈家巷南口在黄家巷西侧,

明清时期有沈氏在此居住而得名。

《西昌史话》载

“在黄家巷北巷口附近的东侧,

有一独门独户的家居小院,

小院临巷面

设有一连诊病带卖药的中医诊所

(旧时俗称为“药铺”),

据说是

西昌颇有盛名的“沈药王”后人所开设。”

“小院干净整洁,

院中一棵不知种于何时的桂花树,

一到金秋,

香飘巷衢,沁人肺腑,

给四邻留下深刻印象。”

“其院旁一巷,

民众呼为‘沈家巷’,

据说即因巷中居民仰慕药王大名,

且药王后人又居其巷口

而自愿以‘沈’姓命其巷名所致。”

这大约就是沈家巷巷名的由来吧。

“院旁一巷?”

难怪整条沈家巷全长不过150米。

查遍手头现有所有地图,

均不见标注有“沈家巷”三字,

难道也是因了这“全长不过150米”?

南京最冷清的古巷(黄家巷沈家巷陶家祠巷)(9)

▲ 2014年,窄窄的沈家巷。冷文浩 摄

这个沈家在建昌城历史上非常有名,

泸山东麓的卧云山是著名的建昌八景之一,

山上有座沈家祠,

便是沈家巷那座小院的先辈所建。

《西昌县志》载:

“沈氏昆山人,

明初,买泸山东境曰云雾山建祠。

……

又七世纪至鹤亭,

更号为青云山,

又因聂蓉峰降乩望云阁,改号卧云。”

沈家原籍江苏昆山,

明朝初年,

其祖先沈华一任建昌(即今西昌)

卫指挥使,举家迁至建昌。

沈华一第5代孙沈恩,

于明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7年)

买卧云山为沈氏茔地并建祠。

后沈家第7代孙沈林(字鹤亭)

嘉庆至道光年间任宁远府铜政房吏,

热心公益事业,好做善事,

舍药材、施棺木、惜字纸、

平道涂、修城垣、培寺院,

当局无不褒咨,嘉其品行。

沈鹤亭之三子沈松终生行医,

有“沈药王”之称。

他在城内黄家巷双槐树祖宅

开“务本堂”药室,

以针炙及眼药济世。

其精心研制的两大名药

“贡香丸”和“双槐树鹅毛管眼药”

曾广布云、贵、川、陕各省。

其“万病一针”的事迹在沈氏墓碑上有记载。

南京最冷清的古巷(黄家巷沈家巷陶家祠巷)(10)

▲ 窄窄的沈家巷。冷文浩 摄

穿过热闹喧嚣的黄家巷,

右转进入沈家巷,

宽敞的马路变成了狭窄的小巷,

巷道以石板铺砌,很是平坦、整洁。

小巷很窄,

宽处不到3米,窄处1米左右,更窄处尺余,

二人相向需侧身,仰面看蓝天,

有白驹过隙之感。

沈家巷虽然与繁华的黄家巷相通,

却有着隔世的清静。

巷窄墙高,

加之树木的浓荫,

小巷里的阳光并不多,

飘浮着一种阴湿的气息,

许多角落里还铺着暗绿色的苔藓。

没走几步,

眼前豁然一棵大树,栖息于一座小门前。

小门前是个三岔口,面对什字街,

左为黄家巷,右直达陶家祠巷。

南京最冷清的古巷(黄家巷沈家巷陶家祠巷)(11)

▲ 沈家巷古树。冷文浩 摄

难道这便是“沈药王”的“药铺”?

那棵大树就是桂花树?

大树上有铭牌,

太高,字迹难以辨认。

小心翼翼敲开小门,

里面的人并不出来,隔着门回话:

他也不晓得树上面那块铭牌写的什么,

他甚至都不知道这棵大树是什么树。

问其原因,

很简单——他是外来租住户,

这里的一切他都不知道。

南京最冷清的古巷(黄家巷沈家巷陶家祠巷)(12)

▲ 沈家巷古树。冷文浩 摄

这棵大树肯定不一般。

急忙收起沮丧的情绪,

急走几步,在狭窄的小巷里。

敲开“沈家巷11号”的门,

开门的是一位60开外的嬢嬢。

她说那棵大树不是桂花树,

那个小院也不是“沈药王”的“药铺”。

啊?

甚至连她也都不是沈家巷的老住户,

她家是在上世纪70年代才搬进小巷来的。

她指着门后的房屋说:

上世纪70年代这里失火,

这些房屋都是后来修的。

“我们就是那次火灾后搬进来的。”

南京最冷清的古巷(黄家巷沈家巷陶家祠巷)(13)

▲ 沈家巷老宅。冷文浩 摄

看来,

沈家巷的老住户并不多,

有的是卖了祖屋到他处居住,

要么是外租了房屋去他处居住。

如同后头所有地图

都没有标注这条小巷一样,

这位坚决不肯透露姓名的嬢嬢说的

上世纪70年代的火灾,

笔者手头所有资料也都没有记载。

巷深深深几许

藏多少云卷云

幸好这位嬢嬢知道双槐树,

“务本堂”药室的具体位置。

于是折回黄家巷与沈家巷的交叉口,

终于找到了——黄家巷90号。

桂花树早已不见,

一幢土木结构的二层小楼摇摇欲坠,

这并不是“独门独户的家居小院”啊?

看来这是在“沈药王”的药铺原址上后建的。

站在这里,

猛然醒悟“其院旁一巷,

民众呼为‘沈家巷’”是怎么回事了。

沿小巷继续前行,

小巷中的主体建筑以低矮的两层小楼为主,

房门临巷而开,门内便是居室或厅堂,

房间局促昏暗。

漫步巷中,曲曲弯弯,

纤尘不染,看似死角,

又豁然开朗,反反复复,

不知不觉,就到了陶家祠巷。

南京最冷清的古巷(黄家巷沈家巷陶家祠巷)(14)

▲ 沈家巷古树。冷文浩 摄

唉,置身小巷,

不免想起“小巷思维”来,

所谓“小巷思维”:

人在小巷当中,

不是进,就是退,

所以很容易造成压力,

压力一多,就容易失控,

一旦失控,就面临失败,

到底是什么把人推向小巷当中呢?

答案是你自己,

人们总是想要用

最快、最好、最省力的方法来达到目,

结果在不知不觉当中,

就走入了小巷当中。

蓦然回首,

身后的沈家巷依旧沉默不语,

啊,小巷深深深几许,

七拐八弯,绕出多少郁结不化的乡愁。

陶家祠巷

/于无声处听惊雷

南京最冷清的古巷(黄家巷沈家巷陶家祠巷)(15)

▲ 陶家祠巷口诱人的烧烤

陶家祠巷,

东西走向的一条小巷,

东口正对南街43号(五小那个巷口),

西通“什字街”,

沿什字街下行可通达“三衙街”、顺城街。

《西昌地名诠释》标注为:

长250米,宽5米。

“明朝时为苏家坡,后建陶家祠堂,

亦称陶家祠。”

并且特别标注

“巷中段有一支巷,北街仓街,

长70米,宽5米,混凝土路面。”

现在,

人们把这段70米长的支巷

仍称呼为“苏家坡”。

也就是说,

此巷原名叫苏家坡巷,

后来因为建了陶家祠堂,

才改称陶家祠巷的。

那么,具体是什么时间改的呢?

南京最冷清的古巷(黄家巷沈家巷陶家祠巷)(16)

▲ 陶家祠巷陈家大院的墙砖,上面有“道光庚寅年”字样,如果不是维修的纪年,那就是大院建造的年代。

《西昌史话》记载为清朝嘉庆年间,

也就是公元1796年到1820年间。

“据传说现巷名缘于

清朝嘉庆年间一陶姓人家。

该家因经商而富后,

在巷中购地建起陶氏家祠

(苏家坡与仓街交界处,原市农林局旧址)。

陶家祠堂规模宏伟,建筑精良,

被居民引为骄傲,

故乃将巷名呼为‘陶家祠巷’至今。”

据记载,

文中所说“陶姓人家”,

其先祖陶树东,祖籍湖北麻城,

乃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已酉科乡举。

淡泊名利,终身讲学,

门下弟子多成名。

是西昌历史上有名的师儒。

《西昌史话》载,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国民党政府曾占用巷中陶家祠堂大部分房舍,

设立“西昌靖边保安司令部”,

故此巷也曾被称为“保安巷”。

《西昌地名诠释》载:

“1966年改为红星巷,1981年复名陶家祠巷。”

迈出沈家巷,

站在陶家祠巷的口子上,

左望,

什字街就在尽头。

右看,

对面是一排老旧的砖房,

门窗紧闭,屋檐上芳草萋萋。

南京最冷清的古巷(黄家巷沈家巷陶家祠巷)(17)

▲ 陶家祠巷。冷文浩 摄

红砖重叠的墙面上,

约1米高处有规则地排列着的小洞,

一直向两边延伸开去。

带着疑问,紧走几步,

在一个大院前询问守门的大爷。

大爷很健谈,

但却再三叮嘱不许说出他的姓名。

这里是原“西昌土产站”旧址,

墙上那些小洞,原是拴马的铁环扣,

一根铁钉扎进墙里,铁钉外面是一圆环,

再套一个铁圆环,用来拴马缰绳正合适。

南京最冷清的古巷(黄家巷沈家巷陶家祠巷)(18)

▲ 看,用来拴马缰绳正合适。

看门大爷说,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西昌县成立有马帮联社跑运输,

陶家祠巷是马帮的集散地。

因为这里的土产站每天的运输业务很繁忙。

在外面等候的赶马人

找不到拴马的地方很不方便,

人们才在墙上钉了一排拴马扣。

看门大爷不住地感叹:

“赶马人的坚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精神,

现在找不出人来比。”

如今,这个“西昌土产站”是要拆除吗?

大爷说在他的记忆里,

陶家祠巷的修整和改造就没有停过。

巷子拓宽了,路面铺平了,

排水沟有盖了,街面纤尘不染了。

据资料显示,

陶家祠巷最近一次大规模整修,

也是在2014年。

这一年,

西昌市在老城区综合整治中,

对西昌古城30条街巷的道路

进行了升级改造。

在此之前,

陶家祠巷因为年代久远

缺乏市政的

统一管理以及专业的养护和维修,

大部分路段的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

横纵裂缝、

龟裂、坑槽、车辙、沉陷等病害现象;

人行道也因为形成年代久远、

缺乏养护和维修而

构建各异、破损严重、坑洼不平。

巷里的居民都记忆犹新,

当年整治,拆除了很多老旧危房,

加宽了小巷道路,

整修了路边的排水沟,

改造了输电线路、自来水管路……

陶家祠巷旧貌换新颜。

再也不是“龙须沟”了。

南京最冷清的古巷(黄家巷沈家巷陶家祠巷)(19)

▲ 陶家祠巷宽敞多了,但不如黄家巷。冷文浩 摄

告别大爷,一路东行,

“38号、37号、36号……”

与沈家巷的狭小秀气截然不同。

陶家祠巷宽敞许多,

这里没有黄家巷的喧嚣,

尽管总是弯弯曲曲,

巷嘛,曲为巷,直为街。

但不管曲还是直,

心情始终是天高云淡的,

没有一丝压抑的感觉。

南京最冷清的古巷(黄家巷沈家巷陶家祠巷)(20)

▲ 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转过一个小弯,

眼前豁然开朗。

呀,陶家祠巷35号,

居然是“大通门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猛然记起,

陶家祠巷该有个马家大院的,

因为《西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6-2030)》中,

“陶家祠巷马家大院”赫然在列。

虽然“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但明确“严格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进行保护。”

南京最冷清的古巷(黄家巷沈家巷陶家祠巷)(21)

▲ 陶家祠巷马家大院,这个大门只是大院的东四合院门。

边走边问,终于在陶家祠巷18号找到了。

马家大院坐南朝北,

为“四合三天井”的穿斗木结构建筑。

建筑集木雕、石刻为一体,

雕梁画栋,工艺精湛。

虽然老旧残破,

但那种恢宏气势尚在,

房梁之上铺着一层一层的小青瓦,

老式的雕花门窗一开一关吱呀作响。

走过狭长的门厅,眼前一个小天井,

前、后、左、右四面房屋。

左边一道门,穿过去,

啊,又是一个天井……

58岁的吕学峰说:

马家大院是三个天井并排的大院落,

刚刚进来的是东厢房的小天井,

眼前这个才是正中的天井。

原来如此,

因为西厢房已经倒塌,

加上正中的天井和西厢房天井

靠街的一面重修了一排房子,

所以造成误解了

南京最冷清的古巷(黄家巷沈家巷陶家祠巷)(22)

▲ 马家大院的女婿吕学峰。

在大院正中的天井里,

吕学峰指着地下一摞大方砖,

说这上面的年号就是大院修建的年代。

仔细辨认,

仿佛是“道光庚寅年”字样,

如果是,那就是公元1830年。

也就是说,

如果笔者没有认错,

而且这不是哪一次的维修记录的话,

陶家祠巷的马家大院

距今至少有190年历史了。

作为马家大院的女婿,

吕学峰回忆道,

他1991年第一次踏进马家大院,

那时候的马家大院,

大院套着三个小院,每个小院一个天井,

院里住着大大小小20几号人。

大院主人之一的马泽先生清楚记得,

2000年,那位在春晚上逗乐无数人的

著名小品演员黄宏看中了马家大院

率人前来拍摄一部电视剧,

大院为此粉刷一新……

后来老一辈人相继逝去,

新的一辈天各一方,

马家大院渐渐地冷清了下来。

马泽先生介绍说,

马家家谱记载,

大院的祖先马腾云是元朝的一名军官,

元初一路征战到西昌,从此安家落户,

传到马泽这一辈,已是第14代了。

南京最冷清的古巷(黄家巷沈家巷陶家祠巷)(23)

▲ 典型的穿斗结构木建筑。

元初,

建昌一带被大理国段氏所控制,

公元1253年,

元朝军队长途奔袭,

一举攻陷大理。

随后经过两年的激战,

又征服了赤秃哥国

(即罗施鬼,今贵州西部),

罗罗斯(今西昌一带)

和自蛮波丽国(今元江一带)。

”鉴于兵力紧缺,

当时仅在云南设“罗罗斯宣慰司”,

将西昌置于云南管辖,

设“建昌路总管府”,

把随行征战的一部分汉、回、蒙军兵

留驻“邛笮戍边屯垦”。

《西昌民俗集成》:

“现西昌境内和盐源左所一带

居住集中的回族、蒙古族居民

应是当年留驻军人的后裔。”

由此看来,

陶家祠巷马家大院祖先屯垦西昌

距今也有767年了。

南京最冷清的古巷(黄家巷沈家巷陶家祠巷)(24)

▲ 马家大院的西四合院消失了。

陶家祠巷马家大院人才辈出,

后代遍及全国。

马泽先生的父亲马懋铭(1930—2019)

毕生行医,曾任普格县政协副主席。

南京最冷清的古巷(黄家巷沈家巷陶家祠巷)(25)

▲ 2014年,陶家祠巷口修鞋匠。冷文浩 摄

带着感叹走出马家大院,

陶家祠堂原址上

一排排高高低低的钢筋水泥楼房鳞次栉比。

此时此刻,

刚从历史的细枝末节走出来,

立刻又要面对现实,

进入对未来的联想之中。

来源:凉山日报全媒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