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本之路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成功升本老学长)

升本之路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成功升本老学长)(1)

老学长的初步介绍:18年考上了浙江理工大学,备考时间算是比较充裕。一开始什么都不知道,在学习中也遇到了很多弯路。分享一些关于个人的经历,希望可以帮助更多学弟学妹们少走弯路。都是个人经历,可能有些方面还不够完善,只是提供一个参考~

升本之路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成功升本老学长)(2)

首先先来分享一下

关于备考过程中的存在的一些误区:

盲目学习

在网上随便购买几本资料就开始盲目学习。没有系统的教材或者不成章节的资料可能对你的学习有错误方向的引导,建议多和过来人交流一下,综合一下意见,多翻翻不同种类的,选择一个最合适自己的方案。

没有好的规划

没有好的规划,买了资料不知道如何开始。无论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升本学习的,都要把时间划分几个部分,有助于制定计划,比如用一年去学习,可以划分成几个阶段,基础部分,强化部分,做真题练习部分和最后汇总复习阶段,以及解答,这个因人而异。每个阶段又可以把章节划分为几部分,有利于定期回顾。

报了辅导班你就赢在了起跑线上了吗

报了辅导班你就赢在了起跑线上了吗?现在很多线下培训机构大班授课,老师快速过完课程体系后你还没有消化,就已经找不到老师本人了。能遇到一个能给你解析知识点,给你解答难点,帮助你去复习的老师真的算是幸运。但是,这些大班授课的机构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想到当时的自己也是苦苦挣扎过的。所以报班学习一定要选择能给你解答问题、负责任的良心机构。别光看那些吹嘘的升本率,根本没有可信度!

学习不注重效率

学习不注重效率,每天只知道机械式的写写背背,没有记忆。最初的一个周,我拿起数学英语书,往纸上抄,一周以后意识到丝毫没有记住还浪费时间,如果有同学也这样复习建议修改一下方法。

做题不讲方法

做题不讲方法,不知定期复习,不整理,不归纳总结。尤其是数学,是一门特别依赖框架的学科,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归纳总结,这门课会学的像一团乱麻,专科数学综合题不是很多,经常总结理解会很容易。如果没有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太好我建议你可以去找一些课程系统的学一下,不要在基础没打好的情况下大量做题,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题,可以选几个课后题测试一下。

我的建议是:

1.学习之前要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而且要坚持住,不要轻易更改你的目标。去教育考试院上看一下去年的时间安排,考试流程以及考试大纲。给自己先做一个学习计划和本科目标。

2. 在有了目标之后,去找一些口碑好的教材资料,开始实施计划。

3. 通过每天坚持学习,培养一个好的学习习惯。耐心解决问题,不要以为时间的流逝就代表了你学习上有了进步。开始的几天很难坚持,当你坚持3周之后,学习已成为习惯。自制力便会在不经意间形成。在此,我建议可以去一些学习打卡的群或者小程序里坚持每天定时打卡。形成一个记录学习的好习惯。如果手机里的游戏、抖音成为了你前进的绊脚石,建议你卸载掉。

4. 自学并不是就需要一个人抱着一本书天天看。在遇到问题也可以寻求老师,或者学长的帮助,遇到问题时不要选择略过,一定想尽办法去解决。不然后续学习会很吃力。所以,在学习中能有人帮你去答疑解惑真的是重中之重!一个人学习太孤单,没有 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也会导致学不下去。身边可以找一些想升本的同学一起学,形成学习氛围。

5.及时调整心态,劳逸结合。在长时间的备考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心态崩掉的时候,这个时候就需要适当调节一下,平时学累了可以看看风景,做做运动,听听音乐,唯独不要打游戏!

6.细节问题。基础很重要,不管什么时候开始复习都不能跳过基础的复习,否则容易崩掉;真题一定不要提前做,真题是最好的模拟题,一定要留到最后,就是自己复习的最全面的时候做;做题过程中,遇到不会的问题一定要及时整理,不要把它留到第二天,养成这个习惯会让你的复习不留死角;做完的题目如果有解析一定要看,无论对错,做练习题一定要学做题手法,如果不学手法很难有进步。最后说一下,这个时间段对于很多想升本的学弟学妹已经开始行动了。

对于知识体系一定不能马虎对待,对于在大班上课的同学,听不懂一定要想办法去找资源去学懂把不会的题解决了。如果一开始就学不懂对于后续影响实在伤不起!

对于专升本的理科学子们在高等数学学习分享一些小经验:高数最好有一本自己整理的,框架清晰分明的笔记,把知识点放在一本笔记里,经常翻看,会让知识点更加深刻。至于概念,强烈建议大家把基本概念还是要推导一下的,不能死记硬背,容易翻车的。像零点定理啊介值定理啊积分中值定理啊这种简单的推导也建议看看,会推导了 ≈记住了,概念整清楚了要及时找题目练习,难度得是由易到难的,一开始就别做综合的题目了,除非你基础很好, 我后续看了精通学堂雪姨的课真的对我的数学有很大的帮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