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刷n遍的国产剧(第一集就敢闪回了)
《九州》是近期一部有争议的长剧。
之前也看了不少关于《九州》的文章,大多从原著改编或者演员表演入手拆解该剧得失,但对于一部影视作品而言,这些分析未免本末倒置。
非常遗憾,几乎没有人从美学的角度来细致分析剧中精致的镜头语言,以及这些镜头语言背后的深刻表达。
那我们就来好好聊一聊。
▼
《九州》的镜头语言,看两集,就很特别。观众经常能看到,突然的闪回。
第一集十分钟就出现了血色母马和小马。弹幕上很多人在问这是什么,我们最后说。
先说闪回。
闪回其实是一种非常基础的镜头语言,不过在最近几年的国产剧中,它被污名化了,几乎成为注水的代名词。
但在《九州》中,闪回是极其重要的叙事手法,而且不同于那种注水的闪回,该剧导演用了很多虚实结合的意识流手法进行闪回,而非对过去时空的简单追朔。
最明显的,是该剧第一集男主在真颜部所经历的那场屠杀之后遭到刺激,爆发了体内的“狂血”,将身边人,不分良莠,一律斩杀。
这个画面在此后的剧情中反复闪回。
看似重复的镜头,实际上是完成男主阿苏勒这个人物成长的必要推手,且不同时间段的闪回,实际上也有着细微的差别,最终完成了对“英雄”这一母题的阐释。
让我们慢慢品一品。
第一集中,这段回忆是阿苏勒挣扎活下去,保护唯一亲人苏玛的动力,再往后,这段回忆又成了他甘愿保护族人,扛起青阳重担的动力。
这些地方的闪回,时空仍然还遵循着外部逻辑。
但第二十二集中,辰月的幻术,让阿苏勒重新忆起这段噩梦。
这处闪回的进入,通过他者的视角,打破和重组了线性时空,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被丰富:
例如主人公看到,狂血控制之下的自己不知人事,失手杀死了他儿时的伙伴,从而使这个人物背负上了原罪。
同时这次闪回,也揭示了“狂血”的巨大能量——这强大的武力让男主的祖辈统治草原(也就是通往权力的巅峰)。
然而,它又是邪恶的,它代表了权力天然的暴力基础,它让主人公不分青红皂白的杀人。
换句话说。
主人公真正成为英雄的过程,是一个“由神入人”的过程——从自己能利用“狂血”摆脱当下困境,转变为他自身的意志能够抑制“狂血”的邪恶。
最终,重组了这个兼具天使和魔鬼属性的人物。同时也在文本上完成了对权力的批判。
如果说“狂血爆发”的闪回,还是基于观众之前看到过的镜头画面,那么第二十三集中,“两个爸爸”的闪回,则是突然进入一段全新的画面,时间和空间完全被打乱。
此处的剧情是,男主卷入帝都的政治斗争之后,他被皇室争取招揽,但对于小皇帝的一些作为,他又无法认同。
这时,男主突然进入了梦境,他回到小时候的真颜部落,童年的自己无忧无虑,和养父龙格真煌玩耍。
龙格真煌让他从高处跳下来说,不要怕爸爸接着你,于是小阿苏勒跳下来,摔在地上哇哇大哭,爸爸没有接,只是冷冷地说:
阿苏勒,谁都不可以相信。
接着又是那种一模一样的机位打光走位,只不过龙格真煌换成了阿苏勒的生身父亲,吕嵩。
吕嵩演了一模一样的戏,叫阿苏勒跳下来爸爸接着你,然后小阿苏勒跳下来摔在地上哇哇大哭,吕嵩冷冷地说:
不能相信任何人。
镜头再切回现实时空。
阿苏勒遇见了来拜访的皇帝的老师。皇帝的老师表明来意,他是一个天驱武士,代表了皇帝的意志。
此处“两个爸爸”的闪回,是用意识流的方式暗示观众,不要相信天驱!
细细想来,实际上男主小时候从来没有被吕嵩抚养过,这段闪回,并不是真实的存在,在此前的戏份中,天驱,似乎一直是正义的化身。
但在这此后,吕归尘果然被天驱杀害。
和之前的闪回的功能性一致,这组镜头的隐喻,依然是对所谓“正义”的辩证性思考。
从伯格曼开始,意识流镜头应用地更加娴熟,由于它打破了线性叙事在真实时空中的桎梏,因而丰富了影视语言的容量,和其所承载的主题的厚度。
但它由于的确需要一定的阅片量和审美能力,也常常落下“看不懂”的骂名,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甚至都因此折戟。
因此,在更为大众的电视剧领域,这种镜头语言的应用还是有一定风险的。
[太阳照常升起]中有很多类似的意识流画面,往往有多重解读
我们看到《九州》的导演还是做出一些让步的。
相比于[路边野餐]这样大量运用长镜头,倒退的时钟等等,所最终完成的极度意识流和风格化的电影。
电视剧《九州》仍然只是在描写核心人物内心活动、或者说进行核心命题输出的时候,动用了这一镜头语言。
[路边野餐]中关于时间的意识流镜头
例如第十四集的“古碑口之战”,导演用12组饱含情绪的镜头诠释了一场惨烈的冲锋。
离国骑兵冲锋而来,战场另一侧,是盾牌后面露惧色的普通士兵。此时给到男二姬野面部凝重的特写, 他望向远处高台,离公正在那里观战,姬野的眼中露出一丝坚毅。
然而,男主阿苏勒却一脸焦虑,在眼睛特写,一个云卷云舒的空镜后,他睁开眼,战场突然变得空荡荡的。
远处,姬野伏在马上,缓缓走来,摔落马下,死去。世子大声呼喊姬野,却没有任何反应。
再切一个镜头,阿苏勒站在堆砌的非常高的尸体堆上向下俯瞰回到现实中,表情更加复杂,隐含着焦虑和痛苦。
远处,离国骑兵的冲锋,刚刚开始。
这一段显然不是真实时空中发生的幻觉,因为真实的时空中,姬野仍然在战场上厮杀,在完成他的建功立业。
但恰恰是姬野建功立业的衬托,再度建立了主人公阿苏勒的“由神入人”,再次阐释了该剧的英雄观与文学母题。
也就是前面说到的:纵览全剧,阿苏勒都在压制他体内的青铜之血,压制他的暴力和无理性,压制权力的欲望。
这一段意识流画面则正是他悲天悯人,不愿再添杀戮心思的意象化表达。
就像羽然说的,他就是个傻子,任何人拿天下苍生来说服他,他都会相信的——经过这场战争中他的一系列幻觉,这一点显得更为信服。
以天下为己任,则背负天下而行。
就像青阳大君送给他的刀鞘。刀之所以有鞘,不是为了杀而是为了藏。
如果只是这些台词来证明阿苏勒对于权力本能的拒绝,与该剧对于权力的审慎立场,就会显得苍白和没有说服力。
但正是通过虚虚实实的意识流镜头,这层含义才能更立体的展现。
因为我们都知道,相比于情节的展现,影视语言最难表现的,是人物无形的内心。
意识流用真实和虚幻的影像交叉,通过可见的画面将人物隐秘的内心外化。
因此在一些表现爱情的电影中,意识流会比较多见,比如岩井俊二的名作[情书],通过这一手法,展现独立于外部世界逻辑的内在真实,直抵两个藤井树的内心。
虽然战场上的这一段画面并不是表现暗恋的情愫,但在挖掘人物内心世界上,镜头语言的表达是共通的。
[情书]中用意识流表现两个藤井树之间的情愫
再举一个例子,埃斯基尔·沃格特的[盲视]中,主人公所经历的所有遭遇:
被丈夫出轨,被骚扰之后,在一片黑暗中,她幻想了对面楼里的爱慕者。幻想他们在地铁站、咖啡厅的每一次相遇。
这些,都不过是她自己脑海中的想象和孤独情绪的形象化。
但这些幻想代表着主人公的真实内心。
[盲视]中,女主角幻想出来的与丈夫偷情的单亲妈妈,代表了她内心的自卑和不安
▼
这部分我们说得更直白一些,《九州》的镜头语言很美。
前两集中,北陆青阳的大远景航拍,俯瞰辽阔的草原、山丘、雪山、河流,有一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苍劲辽阔之感。
同时也代表着自由。
好莱坞经典西部片的结尾,胜利的牛仔总以在夕阳下骑马远去做结,象征着不羁和自由,与剧中的画面有异曲同工之妙。
到了东陆下唐等地,这样空旷的大景别减少,画面被世间的城市、街道、酒楼、人群挤满,中近全景中饱含一种热闹亲切的烟火气息。
羁绊困斗跃然荧幕。
当然,这种美不只存在于画面,还有电视剧中少见的重复剪辑手法。
第十七集,进入祖陵拔剑前,苏瞬卿自知将死,到息衍处与他道别。不难看出两人是那种互相倾慕,但始终不曾开口表白的关系。
这段很多人吐槽素材重复,看不懂。
其实是导演将同一空间,三种不同的可能剪辑到一起:
先是息衍的“想象”,苏瞬卿回头向他走来,主动拥抱他,然后分别。
接下来,几乎是一模一样的镜头,一模一样到观众以为剪辑搞错素材了。这次换成了苏瞬卿的“想象”,息衍向她走来,主动拥抱他。
然后回到现实时空,两个人相顾无言,转身离去,谁也没有拥抱。这组镜头的最后,苏瞬卿独自在街道人群中走着,整个画面弥漫着一种惆怅情绪。
《九州》用这种爱森斯坦式的表现蒙太奇,展现了人物内心隐藏的真实情感。
一个用宿命将自己捆绑的女人,终其一生为别人而活,面对心上人,想爱而不敢爱,只能用这种方法在内心聊做安慰。
这种含蓄悲凉的美感,是开2倍速绝对感受不到的。
当然,《九州》的构图和色彩有种古典雅致的美感
而当我们回过头再看第一集里,阿苏勒爆发青铜之血杀尽入侵者,力竭后倒在地上,黑屏,而后全屏突然变成红色,镜头出现母马和小马驹。
不久他在马车上醒来,阿妈为他解释身世。这种充盈在屏幕上的红色,就预示了这个人此后刀光血影的一生。
第三十一集,阿苏勒被满口“正义”的天启皇帝所杀,倒地而亡的一瞬间,也进入了虚幻的梦境。
在这段叙事里,他再一次回到了被屠杀的部落,那匹母马和小马驹又一次出现,呼应了第一集中的意象。
但三十一集相比与第一集的血色母马,也多了一些信息含量:年迈的牧民,驱赶了成年的马匹,小马驹,在嘶鸣中艰难的站起来。
这将是主人公的新生。
象征阿苏勒真正内心觉醒的小马驹
犹记得[红高粱]的结尾,击杀日军后,日食下的高粱地变成了浓浓的血红色,和这里色调的含义非常接近。
[红高粱]结尾厮杀后的高粱地,就像被血染红一样惨烈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预示着英雄阿苏勒真正的觉醒。
当然,象征手法在电影中屡见不鲜。
蒂姆·波顿的[大鱼]中,父亲终其一生都在讲述他和一条怪鱼的传奇故事。
听起来不可思议,也确实不可思议。但这条无与伦比的大鱼正代表了父亲最童趣,最纯净,最诗意的内心。
[大鱼]里父亲一生讲述的那条神奇的鱼,其实是他一生内心的写照
也像斯皮尔伯格的[战马],影片结尾男主和战马经过战争的洗礼最终一起回到家,用战马在夕阳下的剪影画面,凸显生命和希望的力量。
《九州》也用这样象征含义的空镜头与真实故事相联系,揭示人物命运的同时,也拓宽了整个片子的厚度。
血红色虽是乱世的底色,但人们也总是在其中看见信仰。
必须承认,在忙碌苦逼的现实下,酣畅淋漓的爽剧远比那种渐入佳境的剧集吸人眼球。
但是,一竿子打死一船人的做法不可取。
爽剧虽爽,看过也就过了,很难在心里留下什么有价值的记忆。
观众的记忆是有选择性的,大部分剧只能短暂存活,最终留在大众眼中的,只有那些留给观众深层次思考空间的作品。
而拉开差距的,可能就是当初被人们所不接受的那些舒缓而有富含深意的镜头和叙事。
就这点来看,《九州》的美学意义和思想内涵,都可能是国产剧近年来罕有的高峰之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