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货绿皮火车(红松故乡号列车上)

“大妹子,前天在咱车上发布的消息,昨天下午就有人打电话订购了,你们设置的这个‘山特产求购信息窗’太好了!”

“大姐,能帮您把果子卖出去,我们也开心。”

山货绿皮火车(红松故乡号列车上)(1)

8月11日一大早,乌伊岭站,家住日新林场的齐月颖肩挑两大筐树莓、蓝莓,在列车长刘爽的帮助下,踏上乌伊岭站开往佳木斯站的6274/6271次列车,前往伊春市售卖。

41岁的刘爽,是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牡丹江客运段盘锦车队佳乌线的一名列车长。她值乘的6274/6271次列车是乌伊岭往返佳木斯的一趟公益性“慢火车”,已经开行了半个多世纪。

山货绿皮火车(红松故乡号列车上)(2)

从乌伊岭站到佳木斯站单程410公里,途经20个客运站、11个乘降所,列车大部分时间运行在小兴安岭深处的红松林里,沿线百姓亲切地称呼它为“红松故乡号”。

山货绿皮火车(红松故乡号列车上)(3)

齐月颖和丈夫是当地林场职工,以前从事树木砍伐及外运工作,每月有不错的收入。随着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林场职工在当地政府部门的鼓励下转行做起了山特产种植。现如今,树莓和蓝莓种植成为齐月颖所在林场的支柱产业。

“慢火车”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大作用。每年夏、秋丰收季一到,像齐月颖一样的沿线乡亲便喜笑颜开,他们将一筐筐丰收的果实搬上列车,运到伊春、西林、南岔或者更远的佳木斯等地的集贸市场,卖出一个好价钱。

山货绿皮火车(红松故乡号列车上)(4)

“我们这里日照充足,雨量适中,靠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林场家家种植树莓和蓝莓。搭乘着每天开行的‘慢火车’卖山特产,我们逐渐蹚出一条溢满果香的致富路。”齐月颖说。

这几年通过售卖山特产,她家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我有俩孩子,一个即将大学毕业,另一个在伊春上高中,供养她们读书的钱,都是我售卖山特产挣来的。这趟车虽然慢,但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它是我们脱贫致富的快车。”

山货绿皮火车(红松故乡号列车上)(5)

近年来,随着种植树莓、蓝莓等山特产的居民越来越多,销售成了难题。“由于我们销售渠道单一,大家挤到一起售卖,卖得慢而且价格低。树莓、蓝莓不好保存,卖不出去烂掉、扔掉太可惜。”

山货绿皮火车(红松故乡号列车上)(6)

每次看到齐大姐和售卖山特产的旅客们挑着没有卖完的果子一脸愁容地乘车返回,列车长刘爽和班组同事也急在心里。“我们几个列车长向车队汇报了这件事,经过车队调研,决定在列车上开个山特产交易平台。”

说干就干,在牡丹江客运段的支持下,刘爽所在车队首先在车厢两端增设了信息窗,让旅客将出售或求购信息写在上面。佳乌线各班组党员还自发成立了“乡村振兴便民帮扶群”,大家利用休息时间走访居住地的大型超市和水果店,找好销路后,再把电话报到群里,或写在“山特产求购信息窗”里。此外,车队还开通了售卖山特产热线电话,帮助沿线居民把售卖信息第一时间发布到信息窗里。

山货绿皮火车(红松故乡号列车上)(7)

“无论列车长还是乘务员对我们这些果农的情况都了如指掌,每次坐车,她们都像亲人一样,主动帮我们搬运。”齐月颖说。

悠悠火车情,果香沁人心。收获季节,车厢里不仅飘着树莓、蓝莓独有的果香,也充满了果农们的欢声笑语。“慢火车”以它独有的温情和节奏,助力当地百姓生活越过越好,越来越幸福。

素材:《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黑龙江记者站(哈尔滨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

文图:胡艳波 康健 何佳曦 侯继尧

来源: 人民铁道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