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四大奇才之王(卧龙凤雏冢虎幼麟)
(图说三国·谈天说地·第295期 文/无常奉天玉 插图/东方夜未眠)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那个时代于普通百姓而言,可谓水深火热,但对胸怀大志者而言,却是如鱼得水。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在当时,著名的悍将数不胜数,能成大事的枭雄有曹操、孙权、刘备三人,顶尖的谋士则有被戏称作“四大神兽”的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冢虎司马懿、幼麟(一说作幼麒)姜维。抛开其他不谈,单说这四大奇才中,蜀汉独占了三人,即诸葛亮、庞统、姜统,为什么却未能一统天下,反而最早灭亡了呢?
这四大奇才中,曹魏仅有司马懿一人,东吴则一个都没有,可是蜀汉灭亡于公元263年,曹魏灭亡于公元266年,东吴则灭亡于公元280年,也就是说,在这三国中,蜀汉是最早灭亡的。众所周知,人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蜀汉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为什么却有这样的结局呢?对此,小编有以下几点看法。
虽然人多力量大,可是只有诸多人才聚集在一起,并同心协力,形成一股合力,才能够体现出优势。然而刘备虽然招揽到了三大奇才,却未能做到这一点,这倒不是因为刘备不能用人,而是真的做不到,毕竟他尽力了。众所周知,诸葛亮是这三人中,最早投奔刘奔的,他自公元208年,就成为了刘备的军师,为刘备筹谋良多,而庞统出头则到了入川之战的时候,即公元212年左右。当时诸葛亮没有嫉贤妒能,反而主动举荐他,刘备也对其委以重任,很快便让他与诸葛亮地位相当了。《三国志·庞统传》记载:“诸葛亮亦言之于先主,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亲待亚于诸葛亮,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
这个时候,诸葛亮留守荆州,庞统随刘备入川,两人分工合作,刘备势力发展良好,可是好景不长,公元214年,庞统便战死沙场了,这个时候,刘备能够倚重的谋士,又仅剩诸葛亮了,而到姜维加入蜀汉阵营,已经到了公元228年。另外诸葛亮在世之时,姜维虽然被看重,却也没有什么出彩的表现。所以看似刘备得到了三大奇才相辅,却并不比曹操、孙权占太大的优势。
二、顶尖谋士并不仅卧龙、凤雏、冢虎、幼麟四人
虽然汉末三国时期,顶尖谋士中知名度最高的仅是这四人,但是能力与他们不相上下,甚至比起他们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却大有人在。例如曹操阵营中的荀彧、荀攸、刘晔、蒋济、郭嘉、贾诩;孙权阵营中的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等。所以真的比拼谋士,刘备虽看似占据上风,其实根本占不到什么便宜,想要凭借这三人成就霸业,更是妄谈。毕竟“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仅是演义中的说法。
三、蜀汉的国力弱小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蜀汉国力弱小也是导至其最早灭亡的原因之一。除了刘备刚刚领徐州牧,恰逢曹操的后方兖州被袭之时,他的地盘大过曹操之外,其余时刻,他一直是最弱小的存在。而且随着时间的发展,他的地盘不但没有扩大,还在不断的缩小——他刚刚拿下益州时,荆州的长沙、桂阳、江夏三郡,就归属东吴了,等到他拿下汉中之后,南郡、零陵、武陵也成为了东吴的地盘。再加上夷陵之战后,他几乎败光了老本,彼时就算诸葛亮、姜维再有大能,又凭借什么安天下、保蜀汉呢?
四、刘禅亲小人、远贤臣,让姜维无力回天
其实仅是以上几点原因,蜀汉虽的确没有能力一统天下,却也不至于完全失去自保之力,可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刘备在世的时候,他颇有知人之明,可谓一代雄主,可以说庞统赶上了好时代;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既是托孤大臣,又是相父,总揽大权,后主刘禅虽不能为他分忧,却也没有拖后腿。
可是到了诸葛亮去世后,刘禅逐渐收回大权,开始亲政,到了姜维真正出头之时,刘禅已经有足够的话语权了,然而他没有其父的能力与魄力,反而非常怯懦,而且听信小人之言。因此他把姜维迫离了权利中心,他放任敌军来到了成都城下,他于姜维尚在前线拼杀之时,选择了投降。如果不是刘禅拖后腿,蜀汉或许不会这么快灭亡吧?而这一切,莫说凭姜维一人挽回不了,就算诸葛亮、庞统再世,与其齐心协力,也无法阻止,毕竟这不是能够凭谋略解决的事情。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有以上几点原因存在,刘备即使集齐了卧龙、凤雏、冢虎、幼麟四人,也避免不了蜀汉早早灭亡的下场,兴复汉室更是妄想。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三国志》《三国志集注》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