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说过的最感人的话(40年前杭州父亲写下嘱儿寄语)
赵剑英(左)和父亲的合影。
赵剑英珍藏着父亲的寄语和书信。
又是一年盛夏时。一批新的“准大学生”,即将怀揣着录取通知书和梦想远赴他乡求学。此时,家中的父母大多是忙前忙后,为孩子添置各种仪式感满满的入学礼。
而在40年前,那个时代述说的方式和“仪式感”更多来自寄语和书信。
1982年暑期,杭州萧山一个普通的家庭,一位父亲在儿子赴京求学前夜,写下嘱儿寄语,寥寥数语却蕴含着切切深情、殷殷嘱托。此后,即便走出校园踏入社会,寄语中的一笔一画仍是儿子前行的力量。
“长征”笔记本里的嘱儿寄语
七月,虎跑路。挺拔笔直的水杉,装点着杭州的盛夏。从北京赶来家乡参加会议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赵剑英教授,从车窗外看到这片记忆中的水杉,思绪又回到40年前的那个夏天。
彼时,18岁的赵剑英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成为当时第三位被人大录取的萧山人。和现在的父母一样,赵剑英也目睹了父母在接过录取通知书后的兴奋和忙碌。特别是父亲赵扬恩,特地从绍兴为儿子采购了一只皮箱和一本印有“长征”字样的笔记本。
笔记本里,还有父亲写的《嘱儿赴京都求学——“长征”》。“为了未来,不念家常……生活多采(彩),遵守校章;照此办理,前程光芒。”全文共80个字,由20个四字短句组成。
儿子要赴京求学了,在父亲看来,是长征。不仅是指儿子从未出过远门要远离家乡去千里之外求学,更是一种隐喻——从此学业、工作事业开始了“长征”。
1982年8月23日,赵剑英在父亲和大哥的陪同下启程。从家出发,父子三人先从益农骑自行车到党山车站,辗转到萧山城厢镇再坐车到杭城,一路舟车劳顿。
当车子行至虎跑路,道路两旁的水杉在阳光照耀下如梦似幻。在父亲的陪伴下,第一次来到省城杭州的18岁青年,有了一生中抹不去的美丽记忆。
离乡千里外,“家书”抵万金。在火车站与父亲、大哥分别后,家乡便成了远方。但父子俩的文字交流始终没有停止。
1983年暑假,父亲又买了一个绿皮的练习本,郑重写下第二份寄语送给即将返校的赵剑英——《再送几句矛盾话》。
“急躁粗暴永不为‘士’,谦虚柔和必然进取。轻举妄动失败告终,刚柔相济必成大夫……去粗取精时时剖析,承前启后锦上添花。”还是20个短句,不过这次的文字更有哲学内涵。
40年来,见字如面
“父亲的哲学思想一直影响着我,当年选择人大哲学系,也是父亲的意思。父亲寄语我的这些谆谆教诲,讲的都是做人做事的正道,希望我成为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人。”赵剑英告诉记者,求学期间,他与父亲的往来书信有100多封。“他总是平等尊重我们的想法,从不以父亲的权威之势说教施压。”
在校期间,他撰写的论文在《国内哲学动态》发表,成为班上第一位在国家级刊物公开发表论文的本科生。此后,被保送研究生,到《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做编辑,直至先后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辑、社长。这些年来,无论角色如何变化,赵剑英都没离开哲学。
2001年,赵剑英的父亲刚退休就不幸因病去世。这是赵剑英心中永远的痛。赵剑英说,父亲离世已21年,思念父亲从未断过。虽然不愿打开记忆父亲的闸门,但每当翻开父亲的寄语和书信,文字中的殷殷嘱托总是萦绕耳边,时刻敲打着他的心。
他没有让父亲失望。从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到国家百千万人才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十三届韬奋出版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获得者,如今他不仅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知名的学者,也是中国出版领域的翘楚。
赵剑英说,“父亲在基层工作,工作很辛苦也很繁忙。但每年寒暑假回家,父亲都会抽出时间到杭州城站来接我。在拥挤的火车站出站口,在穿梭的人群中,他探头张望我到来的身影,多少年来一直印刻在我的脑海中。”
每次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他总是情不自禁想起自己父亲。还有一次在去山东的火车上,读了季羡林先生写的《赋得永久的悔》,写母亲的,也令赵剑英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赵剑英说,“这么多年来,父亲的这些话可能没有全部做到,但是深深地影响了我。父亲的嘱咐、期待以及他的言传身教是我前行的力量。”
平凡人世间,唯有尺牍片纸,尚有余温。
(来源:杭州市人民政府网站) 【投稿、区域合作请邮件 信息新报 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