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的数学天赋(物理和数学只是牛顿业余爱好)

牛顿的数学天赋(物理和数学只是牛顿业余爱好)(1)

本文摘自《世界是部金融史》陈雨露、杨栋著 江西教育出版社

没错,这个牛顿就是被苹果砸到头的牛顿,也是忘了吃饭的牛顿。上学时学了一大堆他的定律,总以为他是个书呆子,直到读了陈雨露、杨栋著的 《世界是部金融史》后,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和传奇。。。。。

不信,请您往下看,本文摘自148页 货币是金

金银天生非货币,货币天生是金银。

18世纪20年代之后,由于某人不懈努力,白银终于变为非主流,黄金成为货币世界永恒的主题。

这个某人,叫作艾萨克·牛顿,而且,与你认知的牛顿是同一个人。

牛顿,是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是经典力学、微积分的奠基人。对物理和数学来说,牛顿是奠基人;对牛顿来说,物理和数学只是业余爱好。牛顿的本职工作,是英国王室造币大臣。在这个职位上他一干就是30多年,那是相当兢兢业业。

牛顿当政之前,“造币大臣”只是一个闲职,没有任何实权。各家银行自己发行银行券,自行铸造铸币,日子过得那是相当滋润,关造币大臣何事。

黄金为币,始于牛顿。

18世纪初,金银同为英国货币,但牛顿发现黄金越来越多,白银越来越少。因为,黄金在欧洲大陆购买力低于英国,白银的情况则恰恰相反。

也就是说,在英国本土金贱银贵,在海外金贵银贱。

牛顿不但掏空了国库的白银家底,而且收购英国居民银器,就是为了增加白银铸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拿出约700万英镑白银,依然不能扭转金贱银贵的局面,新铸的银币也在流通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牛顿很伤心,伤心之后就明白了:既然黄金在本土便宜,无论铸多少银币都会被人藏起来,即所谓“劣币驱逐良币”。

明白了之后,牛顿就开始动“歪念”了。

既然白银是良币,那么就只用劣币:黄金。

1717年牛顿规定,只有黄金才是货币,纯度为90%的黄金每盎司价值3英镑17先令又10便士。牛顿大概也没有想到,他规定的这个挂钩比例一直持续到1931年,几乎与他的经典力学同时崩溃。

这是馊主意,因为,只有在英国诸岛才金贱银贵,人们可以不断从海外弄来白银兑换黄金。这样,可以赚很多钱。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长此以往,牛顿这个造币大臣干脆不要干了!

为了恐吓“勇夫”,牛顿不知砍了多少人的脑袋,把胆敢以身试法的人送上断头台,有时牛顿甚至亲自监斩。

英格兰银行、剑刃银行等机构为获取王室债务代理权,严格执行了牛顿的命令,英国实际上已经确立了金本位。

1809年,英国下院通过《锭金报告》,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大卫·李嘉图,《锭金报告》强调英格兰银行要保证黄金兑换,并规定了英格兰银行对其他银行的兑换义务。

1816年,英国议会通过《金本位》法案,黄金第一次成为一个国家的法定货币。

19世纪中期,尽管美国已经初露峥嵘,但西方第一经济强国仍旧是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英国。

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开天辟地的大创新,自此人类摆脱了自然生存状态,不再以体力对抗自然。恩格斯对1850—1870年英国经济的评价是:所有过去应用蒸汽和机器获得的惊人成果与这20年的巨大产量比起来,与输出输入的巨大数字和积聚的财富比起来,都微不足道了。

恩格斯的话还有一个含义:全世界都要从英国购买制成品,也要向英国输入原材料。

那实在是没有法子的事情:作为创新的缔造者,英国获得了无与伦比的先发优势,全球的市场都是它的,因为只有它能用机器来制造……

一个国家要称霸武林,产业优势和货币可以比作武侠小说里的内功和招式:产业是内功,货币只是招式。

有了内功,招式旦夕可得。金融必须配合产业,而不是决定产业。

你可以不承认高端产业国的优势货币,但不得不承认它缔造的产业链。世界都是人家的,何况货币?

只有服从这个产业链才能创造更多财富,才能享受到世界最先进的文明。接受它的货币,遵守它的法则,实在是没有法子的事情。

何况,法国发生大革命之后,欧洲大陆从来就没消停过,从大革命到波旁王朝复辟,再到拿破仑,法国一直在折腾。为了避险,大陆富豪习惯把钱存到英格兰,也就是兑换为代表黄金的英镑。

普鲁士在普法战争中获得巨额黄金赔款,于1871年确立金本位;

19世纪中期,欧洲发现大量银矿,银价猛跌;法国、挪威、荷兰、意大利、比利时、瑞士先后在19世纪70年代实行金本位(公认的世界金本位体系形成于1880年)。

自此,英镑成为第一代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黄金主宰了货币的世界。

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金本位条件下可以靠黄金多寡自动调节国际汇率,永远不会存在汇率失衡。比如,您要是进口过多,国内黄金就会减少,货币含金量下降,汇率就会贬值,外贸趋于均衡。反之,也成立。

对金本位体系缔造者—英国来说,上述理论纯属虚构。

整个国际金本位体系,确实是一个黄金自动调节机制,而在这个体系的中心,人为控制痕迹却颇为明晰,这在国际货币体系堪称奇观。

恩格斯曾经提到,英国是最大的制成品出口国,又是最大的原材料进口国。对国际贸易来说,进口制成品的需求是刚性的,而原材料是可以替代的。落实到汇率上,原材料远比制成品敏感:甲方可以换人,乙方没有选择,必须进口。

这个优势,使英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中游刃有余,以小博大、四两拨千斤。中国武功的最高境界是: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此时的英国,没有管理汇率,汇率随心而动。

19世纪后期,英格兰银行黄金储备仅占银行券的2%~3%,最多不超过5万英镑,很多时候甚至不足1万英镑,从绝对数字来看英镑根本就岌岌可危。

但是,英国总是操纵利率,从容应对任何个人、集团甚至国家的挤兑。

伦敦作为第一代国际金融中心,尤其是在票据交换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英国可以在银行市场借入巨款,又在贴现方面借出巨款,一入一出足以熨平汇率波动。一旦市面黄金流通收紧,英格兰银行就放手贴现,凭空创造英镑;同时,同信贷市场左右黄金流入伦敦。

当时,报纸这样评价英格兰银行的政策:“7%的利息足以吸引北美的黄金。”凭借伦敦信贷市场,英国金本位愣是撑了近一个世纪。

尽管金本位也是一种强者逻辑,但在当时国际贸易体系下,正是这种金本位体系使得各国不能以邻为壑。即使英国,也必须通过货币市场控制汇率,不能任由自己的经济形势乱发货币。稳定的汇率给了西方诸国一个稳定的国际货币环境,可以说,当时的金本位制度为西方飞速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