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赵祯的历史评价(这个后世眼中的千古仁君)
宋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3月23日,宋朝第三位皇帝,在位长达二十五年的宋真宗赵恒龙驭上宾,驾鹤西去。先皇第六子,皇太子赵祯继承帝位,成为了宋朝第四位皇帝。
宋仁宗赵祯
按理说,赵祯排行老六,十有八九是无法继承皇位的,但不知什么原因,宋真宗赵恒的六个儿子除了老二赵佑和老六赵祯,剩下的,无一例外地早夭。老二赵佑被立为太子,勉强活到了八岁,也一命呜呼了。这下没办法,太子之位,只得由赵祯做了。赵恒驾崩后,身为皇太子的赵祯自然顺利继承帝位。
赵祯即位的时候年仅十三岁,由皇太后刘娥垂帘听政,把持朝政大权。而刘娥其实并非赵祯的生母,说到这里,我们就要岔开一下,讲讲赵祯的身世了。
刘娥
关于赵祯的身世,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着一个久经不衰的故事,那便是狸猫换太子。话说赵祯的生母是赵恒的嫔妃李氏,李氏生下赵祯时,被赵恒的正牌夫人刘娥给发现了,这下刘娥可不干了。都说母凭子贵,我这么多年来一个子嗣也没给皇帝诞下,你倒给皇帝生了个大胖小子,到时皇帝还不得爱死你啊,你得宠了,那我岂不是危险了?于是,心狠手辣的刘娥当即联合内监郭槐,用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换掉了襁褓之中的婴儿,对外宣称赵祯是自己的儿子。皇帝赵恒不知内情,还以为李氏生了个怪物呢!大怒之下将李氏打入冷宫。
狸猫换太子
但故事终究是故事,难免和真正的历史有出入。赵祯的生母的确是李氏,李氏生下赵祯后,赵恒宠爱刘娥,便对外声称赵祯是刘娥的儿子,交由刘娥抚养。也就是说,赵恒以及李氏,都是知道内情的,并非是刘娥使阴招。刘娥没有故事中那般心狠手辣,李氏并未受到迫害,而是先后受封崇阳郡君、才人、婉仪。
说完了赵祯的身世,咱们言归正传。赵祯即位之初,说白了只是个傀儡皇帝,大权都在刘娥手里。这个刘娥大权在握,变得越来越嚣张,居然在上朝时披上了龙袍!幸好她没有再进一步,不然便成第二个武则天了。刘娥虽然极其霸道,但能力还是有的。她掌权期间,终结了真宗时让人哭笑不得的“天书”运动、结束党争、发行交子、兴修水利、创设谏院、兴办州学等等。这一系列举措都促进了社会的高速发展。后世评价刘娥“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刘娥(剧照)
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刘娥崩。已当了十年皇帝的赵祯终于得以亲政,关于赵祯亲政之后的政绩,我想大家都已经十分清楚了。
赵祯知人善用,在位时期,名臣辈出,国家相对安定,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史家誉为"守成贤主"。史称“仁宗盛治”。而后世最为赞扬的,还是赵祯的仁。各种关于赵祯之仁的故事也是层出不穷,甚至在赵祯驾崩之后,辽国皇帝辽道宗带着举国上下痛哭不已。赵祯也由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得仁宗庙号的皇帝。而今天,我想发表一下我个人对赵祯的看法。我认为,赵祯,这个后世眼中的千古仁君,也许并没有那么优秀。
宋仁宗赵祯(剧照)
诚然,赵祯的确很仁慈,包容,体谅下人。大臣包拯屡屡犯颜直谏,甚至唾沫都飞溅到赵祯脸上。但赵祯一面用衣袖擦脸,一面还接受他的建议,竟未予以怪罪;赵祯吃饭时吃出了沙子,不仅没有怪罪厨子,反而交代宫人不要外传,不想让下人因他而受罚。像此类的故事不胜枚举,但都有一个共同点,便是体现了赵祯宽厚仁慈的仁君形象。这些故事都是出自史书记载,并非不可信。可以得出赵祯对身边人,的确很仁。但赵祯之仁,又仅限于此。他的仁,仅限于对身边人,而非大众。后世普遍认为,赵祯统治时期,是整个宋朝乃至中国历史上老百姓生活最幸福的时期。诚然,赵祯统治时期,宋朝人口呈增长趋势。但人口的增长并不代表着生活水平的鼎盛。相反,翻阅史书,整个赵祯统治时期,全国各地共发生了大小民变近六十次。只不过规模都极小,未发展成徽宗年间宋江方腊那种大规模起义,很快就被平定,也不被后人所熟知。既然民变频繁,何来百姓安居乐业一说?
赵祯一朝,官吏数从1万增加到2万,禁军从90万增加到126万,甚至后宫宫女数量也翻了整整十倍,宫女的俸禄也跟着翻了十倍!这收入,同枢密副使无异。换句话讲,人家枢密副使勤勤恳恳地工作上班,天天996,到头来领的工资却和一个宫女相当[笑哭]
宋仁宗赵祯(剧照)
赵祯一朝,全国兵力增加到了一百多万,但军队打仗水平却仍旧不咋滴。西北,夏国王李元昊建国称帝,建立西夏,赵祯大怒,不肯承认西夏国的正统地位。宋夏二国大战数场,结果宋军屡战屡败,被西夏这样一个番邦小国按在地上一顿胖揍。北边,辽兴宗派重兵屯于宋辽边境,还没开打呢,怂的一批的赵祯二话没说,赶紧求和,来了个重熙增币。在澶渊之盟规定的宋给辽的岁币基础上,宋每年要给辽更多的岁币。赵祯性格软弱,不够强硬,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重熙增币
客观来讲,赵祯统治时期,土地兼并越发严重,各处费用叠加,三冗问题也逐渐突出,宋廷财政空虚,就拼命进行搜刮。百姓遭到了朝廷和地主的双重压榨,自然不得不造反。表面上国家欣欣向荣,实则社会矛盾已经十分尖锐了。尤其是军事方面,为后世子孙留下了无穷的隐患。
针对这个问题,赵祯发动了盛况空前的庆历新政,意图富国强兵。结果庆历新政前后仅历时一年零四个月,就因为反对派的阻挠而终止。赵祯不仅将韩琦、范仲淹、欧阳修、富弼等变法派通通开除,还将所有新法全部废止。庆历新政失败后,社会矛盾并未缓和,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冗兵资费更是加倍,民族矛盾又十分尖锐。可以得出,赵祯是一个做大事毫无魄力,被别人稍微吹吹风就没了自己主见的皇帝。不光我这么认为,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也认为,在赵祯亲政的三十年中,两府大臣换了四十余人,都是屡进屡退,即使贤者在位,因不能安于其位,也无法施其才能,做出成绩。这样朝令夕改,一反一复,使“吏无适守,民无适从”,让下面的人感到无所适从,结果什么事也办不成。包括赵祯身边的谏臣蔡襄,也认为赵祯"宽仁少断"。
方今枢府乏人,兵防久弛,夏国不顺,边氓涂炭,茶法更变,商贾不行,经费日滋,财用日耗。一一一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庆历新政主导者一一范仲淹
后世所夸赞的,赵祯统治时期的仁宗盛治,此盛非彼盛。此盛指的主要是科技文化之盛。散文“唐宋八大家”中除去唐的韩愈、柳宗元两人,其他六个都活跃在宋朝仁宗时期。作为诗末的宋词在晏殊、柳永、范仲淹、苏轼等一大批词人的推动下发扬光大,打造了宋词在中国文学史的翘楚地位。而说书、小说、杂剧等文学形式也得到了萌芽和发展。
科技方面,中国的四大发明在仁宗朝有三个得到了应用,并转化为生产力。火药的发明推动了火箭、突火枪、火炮、地雷、火毬等兵器的革命,在对西夏的战争中发挥了作用。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使宋朝拥有当时世上最庞大的帆船舰队。毕升的活字印刷术问世后,使宋代大量的典籍得以保留。还有王惟一发明的针炙铜人,完善了中医针炙体系。朝廷发行了世界上第一张纸币“官交子”,对于世界经济和金融史的贡献不可低估。这也许是赵祯唯一值得后人赞扬的功绩了。
宋仁宗赵祯(剧照)
除了以上内容,赵祯还有一件事,一直被后世称赞。那便是在赵祯驾崩之后,辽道宗带着举国上下痛哭一事。澶渊之盟之后,辽宋两国以兄弟相称,两国交往也讲究礼尚往来。宋真宗驾崩时,辽圣宗要求满朝以及后妃举哀。辽圣宗驾崩时,宋仁宗啜朝七日以示哀悼,期间禁止任何人娱乐。宋仁宗驾崩时,辽道宗带领举国痛哭,其实不过是礼节性做法,被后世过度美化罢了。至于辽道宗要为宋仁宗建衣冠冢,史书确实有记载辽道宗这么说,但究竟是否真正建了,史书却一字未提。我个人认为,这种小细节,极有可能是编造的。毕竟你宋仁宗再仁,该感激的也是大宋的臣民,大辽的臣民,几时受过你的恩惠?而宋辽两国之天子,相隔万里,平时也仅是遣使交往,又不是一对熟悉的老朋友,要说宋仁宗的仁能让辽国的皇帝和臣民感动到这种程度,的确很假。
辽道宗耶律洪基
而至于赵祯为何会被文人过度美化,原因也很简单。那便是赵祯符合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审美标准。终宋一朝,文人的地位是最高的。有许多谏臣甚至敢在朝堂之上与皇帝争锋相对,赵祯性格温和软弱,摇摆不定,手段不够精明强硬,能力也不够出众,这样的一个仁弱之主,自然符合文人们的审美标准。而相反,那些在文人口中残暴不仁的君主,诸如秦始皇、隋炀帝,才是真正有想法、有能力、有作为的帝王。在文人们各种吹嘘各种美化各种夸张写法下,赵祯千古第一仁君的形象自然跃然纸上。
宋仁宗赵祯(剧照)
总的来说,宋仁宗赵祯在位四十一年,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仁弱的性格使其受制于士大夫阶层,在文人过度的美化下,成为了后世眼中的千古仁君。他在位时,宋朝表面上欣欣向荣,实则内部三冗问题越发严重,外部用兵则未尝一胜,可以用内忧外患来形容。四十一年重文轻武政策的继续,使得宋朝继续保持积贫积弱的局面。为子孙后世留下的江山,并非是一个好局面。他的仁,多是出自文人的美化,即便是真仁,也仅是对身边人。他纵使对天下万民皆仁,但社会矛盾仍旧尖锐,百姓生活水平远远没有达到后世所想象的水平。可以说除了仁,论能力,他甚至不如其父宋真宗赵恒。他性格软弱,做大事无魄力,是个仁弱之主,能力平庸的守成之君。
宋仁宗赵祯(剧照)
公元1063年,在位长达四十一年的宋仁宗赵祯崩逝汴梁,终年五十三岁,庙号仁宗。其养子赵曙即位,是为宋英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