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甄宓的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作者:咖啡里的云

声明: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抄袭必究!

关于甄宓的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1)

01

TVB的《洛神》,当然不能当正经史剧来看。

但我觉得它还算是一朵做工精细的花儿,文史为编,剧本文雅,韵味深长,演员出彩。

一盒酥、门内活、鸡肋语、曹娥碑、争世子,足见其史。

游君山、短歌行、美人篇、铜雀赋、洛神赋、七步诗,足见其文。

出口成章、引经据典,足见其韵。

纵观整部《洛神》,它既涵盖了《山海经》、《诗经》等著作的精妙,又包括了魏晋才子们的建安风骨。

也许会有一些不够精美之感,但神韵浑然天生。

剧中亲情浓如短歌,友情珍如仙酿,爱情淡如飞花,一些超越时空的感动在观者的思绪里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关于甄宓的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2)

但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悲剧,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

鲁迅先生说:

所谓悲剧,就是把所有美好的东西撕碎在人眼前,毁灭给人看。

在《洛神》中,每个主要角色都是悲剧人物,但每个人的悲剧都既因为自己的性格也因为不幸的时代背景。

悲剧冲突的双方是理想与现实、天下大义与家族权势、情感与利益。

亲情、友情、爱情,无一幸免,无不哀伤。

尔虞我诈、争权夺利,父子反目,兄弟相残,sha孔融,斩杨修,罢荀彧,美人相夺,豆萁煮豆,七步成诗,相煎何急......

看历史剧有一个特质,就是大方向已经注定了,无论怎么改,你再纠结事实也只能那样,永远不能以你的意志为转移。

曹植就是没能和甄宓在一起;曹丕就是为了上位不顾亲情爱情;杨修一世聪明还是没赢过机关算尽的曹操;司马懿就是无耻地篡了曹家的权。

《洛神》结局,子建在洛水河边,看到甄宓撑着小船向他驶来。

当子建说:“是宓儿来接引我了,这一次,再也没有人能把我们分开”时,那是一种肝肠寸断的感觉。

这一刻,如梦如幻,却是子建埋藏心底多年的愿景,他一步步在甄宓的幻影中走向洛水,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尽管分开多年,子建始终没有忘却对甄宓的那份感情。

可见,冲淡感情的唯一方法虽然只能是时间,但是时间却不一定能冲淡人的感情。

这算是给这个凄美的故事添加了一点浪漫的元素。

只有死亡才能让他们在一起,这是一个大团圆似的悲剧,却比一般意义上的悲剧更加痛苦、更加催泪。

因为美好的东西被毁灭得更彻底,以致于只有在幻境中才能让它复活。

关于甄宓的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3)

02

世人推崇李白,李白却崇拜南北朝时的谢灵运,谢灵运的偶像呢,是曹植。

他说:

天下才华共一石,曹植八斗他一斗,剩下一斗,天下共分之。

无论文人怎么说,民间津津乐道的是曹植的《七步诗》和《洛神赋》。

前者关乎死亡,后者指向爱情,皆是永恒的主题。

《洛神赋》显见得比《七步诗》更有文学色彩,可以说,形容美女,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被曹公写进《红楼梦》。

“凌波微步”,在金庸老爷子笔下,成了奇妙的武功。

我一直觉得,曹植和纳兰有些相似点,在别人眼里,都是有福之人,但内心的苦楚唯已自知。

他是曹操极疼爱的儿子,出生在富贵之家,智勇双全,尤以文采独步天下,美名广为流传。

他有像杨修这样聪明绝顶的挚友,也有甄宓这样的知音人,这些若是搁在凡夫俗子身上,自是得意洋洋,乐不思蜀。

但于曹植,我看到的更多的却是“孤寒”二字。

他的眼神总是那么忧郁,他的面容淡然坚定。

他贤仁宽厚,有爱民之心,若是天下太平,能登上帝位,必是一代贤君,治理好他的王国。

但可惜生逢乱世,在那个枭雄并起,耍尽各种无耻手段的争斗过程中,他的仁德不仅帮不了他,更三番两次的使他处于下风。

关于甄宓的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4)

曹丕可以“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但曹植每每念及兄弟情。

曹植的悲剧可以说是因为生不逢时,也可以说是因为自身的性格无法在尔虞我诈的三国时期生存。

相对做一个冷血政治动物,子建更适合当个聆赏风月的文人。

皇位,一统天下,也许在子建心里,并不是那么重要。

“红袖添香”,即便是凡夫俗子都这样盼望着。

更何况是那个多情,痴情,有些歇斯底里的曹子建,而他遇到的又是那样聪明美丽的甄宓。

当他看到甄宓,嘴角所扬起的笑容,竟是那样具有震撼力。

那是他生命里最灿烂的一抹阳光,那是世上万物皆无法比拟的幸福和所得。

爱,可以让他放弃所有,包括唾手可得的江山和那正在辉煌的生命。

关于甄宓的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5)

03

“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世间竟有这般女子。

绝色倾城却不妖艳,文采飞扬但不张扬,身处乱世仍能有理有节,情深意浓仍以大局为重。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是我对蔡少芬饰演的甄宓的八字评语。

甄宓外在的一颦一笑,一悲一叹,流露的是内在的气质修养,而其内在的散发出来的美德风骨,又令其看起来格外美丽淡雅。

真如同那一朵纤尘不染的水中仙,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无怪乎,连曹操头风发作之时,得了甄宓的冷水浸头之法,便再也难以将这个女子的形象从心中抹去。

正困顿头疼之际,便见那清清碧波之上,忽飘来一叶小舟,舟上一女子如同水中仙子一般,送来解决头疼困厄的良方。

此景如画,此情必定令人难以忘怀。

甄宓将盖世“三曹”深深吸引,让一代枭雄曹操乱了分寸,让痛恨红颜因祸水的曹丕流露柔情,更让才情横溢的曹植得到“一点灵犀”。

关于甄宓的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6)

甄宓在邺城第一次与曹植相识,便被他的才华所吸引。

才子佳人的配对是千古以来最完美的结合,加上他们彼此欣赏爱慕,真可谓天作之合的一对璧人。

奈何天意弄人,有情人终不能成眷属。

明明是子建先与她相识、相知、相恋,他的心事她都懂得,她的心情即便从不言说、从不表露,他都可以读出。

她亲口答应过他,“愿为比翼,展翅高飞”,你叫他如何输得甘心?

同是曹操之子,同是兄弟,江山可以拱手相让,但曹丕连他挚爱也要夺走,怎能如此不公平?

她说:

再深的伤口,随着时间的流逝,只要你不理、不问、不碰,总会愈合。

但他还是埋下了那一份情深。

再见她,他从轻快地叫“宓儿”到苦涩地叫“大嫂”,哪怕面对面,心却已遥遥相隔。

曾经相爱的她成了他的大嫂,曾经相爱的他成了她的三弟。

叔嫂伦理不容他们僭越。

他明白已经由不得自己把她捧在手心里呵护,疼爱,只期望别人善待自己的心爱之人,只期待她比自己幸福。

美人,江山,权势......终有一天,曹丕曹植兄弟对立。

关于甄宓的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7)

04

以甄宓的聪慧,又何尝不明白“形势比人强”的道理,放弃也许对双方都是一件好事。

她不想让他们兄弟因她而决裂。

既然别无选择,只有向前看。

努力做好曹丕的妻子,魏朝的皇后。

作为妻子,她恪尽本分,相夫教子。

作为皇后,她静心修德,母仪天下。

为了曹家,为了百姓,她好好爱曹丕,她希望感化他,改变他,让他成为仁厚的贤君。

她以为,纵然人生无奈,只要努力,便不会是一场空。

她原本想以自己之仁慈,激发子桓恻隐之心,以利万民,却万事成空。

她原本要子建回归曹家,维系亲情,施展才华,故而放弃田园之约,却依然是兄弟阋墙,父子反目。

是她高估了曹丕,还是她低估了命运弄人的力量?

曹丕爱的只是她的美貌。

她,不过他与曹植斗争中的一件战利品。

他是至高无上的君王了,他该受到万人的尊重和爱戴,包括他的妻子。

可为什么,每次看着她能洞穿一切的双眸,他只感到她眼中的鄙夷与了然。

内心的自卑与妒忌就像毒芽,迅速蔓延。

他开始误会她,猜疑她,掌斥她。

子建心心念念的,看得比自己性命都重的宓儿,却一再被曹丕践踏、蹂躏和辜负。

关于甄宓的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8)

05

曹丕终是因爱生妒,因妒生疑,因疑生恨。

你讨厌我?你看不起我?在你眼里,就只有高风亮节的曹子建是吧?

好,我要sha了他。

奉先殿上,兄弟相残,七步言诗。

他看着他,以胜利者的姿态。

她,不敢看他,她怕只一眼,思念的潮水便会倾数涌出,淹没她多年的隐忍。

曾经低头含笑,如今泪眼惘然。

他只是呆呆地望着她,曹子建没了甄宓,灵思的源泉早已变成干涸的沙漠,什么也流不出来了。

她悄悄拿起罗帕,就像那年一样,隔着罗帕,巧笑嫣然。

只是,丝帕之后,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喜羞如蜜、轻跳浅笑的少女了。

只是,这一笑,是甄宓一生中,最苦的一笑。

但这一笑却唤回了曹植无穷的才思。

他如诉如泣念道: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七步成诗,文采独步天下,情深意切,辛酸之情溢于言表,闻者叹息,听者掩泪。

而这七步成诗也终使得子健逃过一死。

他们回忆起曾经的青春,他们曾那么年轻单纯,那么意气风发,翩翩佳公子,如花美娇娘。

此时此景,却彼时彼情。

关于甄宓的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9)

而此时的曹丕,白发已生,听着“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也不禁潸然泪下。

他已得皇位,但他用尽心思、智计、权术,还是得不到他想要的爱情。

他精心策划欲置曹植于死地,而被他一首《七步诗》触动心事,刹那间想起当年兄友弟恭的情谊。

这是世间真情对名利的胜利,是人性的胜利。

恍然间,我仿佛看到曹丕也曾青衫布鞋向着甄宓摇橹而来,那还是他年轻时候,为了求得美人之心绞尽脑汁,以后再也没有这样纯粹的作为。

他到底还是心地狭窄刚愎自用,让我为他伤情的,是他的性情,和曾经的年轻岁月。

而那美好的生动的年月,一去不复返了。

纵使多情任消磨。

其实多情才是人的常态吧,对亲人朋友,对爱人孩子,这人间的情谊时时遭受煎熬,有血有肉。

关于甄宓的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10)

06

乱世之中女子拥有美貌,是幸也是不幸。

甄宓因貌美而得以逃过一劫是幸,但又因为貌美被卷入曹府卷入曹氏斗争中是不幸。

她真心爱上一个人却不能相守只因她的美貌被人觊觎。

她最深的爱恋只能借殿前那嫣然一笑、即将离去前那一眼诉说。

而那最后的一颦一笑,竟终成了她的催命符。

对于曹丕来说,得不到的,终是要被毁灭,哪怕她再美好。

司马懿曾说曹丕“外似稳沉,内实浮华。”

曹丕本不自知,但甄宓的美好就是耀目的光华,将他的丑恶照得无所遁形。

玉杯中的鸩酒莹莹如碧,就像那年她被曹操赐婚给曹丕,命运从来没有给过她选择的机会。

她平静地饮下,沉思往事立残阳。

悲痛欲绝的曹植对曹丕叫道:

既然你这么不珍惜她,为什当初还要从我手里夺走她?

爱情,对曹植而言,是力量;对甄宓而言,是奢侈。

曹植是性情中人,天真地以为相爱就应该在一起,殊不知,自己所爱之人早已被剥夺了爱和被爱的权利。

因为被权利侵占了的爱情,只会让爱情支离破碎。

甄宓,在曹家的基业中,不过只是一枚棋子。

美人泪断人肠,甄宓最后深深地看了一眼曹植,带着无限的哀怨死在了曹丕怀中。

甄宓临终,子建也没能把她搂在自己的怀里,感受她最后一丝余温,而是作为她的三叔,看着他的大嫂死在他大哥怀里。

关于甄宓的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11)

佳人如斯,看似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实则一生为种种束缚所累。

为避免兄弟之间的战争,她听从曹操安排嫁于曹丕。

为姐妹情谊所缚,面对背信弃义的郭女王她一忍再忍。

为夫妻名分所缚,与曹植有情人只能叔嫂相称。

最终在郭女王的挑拨、曹丕的不信任下,一杯毒酒入口。

可怜绝代佳人,不甘空谷,却无奈姻缘误觅,大业难成,最终泣血而亡,徒令挚爱心碎一世,肠断半生。

曾经他以为能够“愿得真心人,白头不相离”,谁知却是“生不能相依,死不能同穴”。

琁歌知雅意,子建曾有那么多好友,能够慰藉他的孤寒。

然而,终是一场空。

无论是因恃才傲物被正法的杨修,还是“功未成身先退”的亦师亦友的询文若,还是聪明绝顶却死于非命的丁仪,都先他而去了。

最后留给他的只有他的惊世文采了。

国家不幸诗家幸,语到沧桑句便工。

一生的孤寒和深情,换来的是一卷卷的伤心文。

真是令人扼腕叹息,也确实让人刻骨铭心。

曹植和甄宓,终于还是被命运驱策着,存着一颗为了对方考虑的心,走到了最后的天人永隔。

要的求不到,不要的盈膝绕。

关于甄宓的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12)

07

乱世桃花逐流水,哪得惜花人?

黛玉一曲葬花吟,唱尽天下痴心女子心。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甄宓觉得子建一身才华与抱负不该埋没,她替子建选择放弃自己。

可是最后,子键付出了失去挚爱的代价,一生郁郁不得志。

世上的爱恨终究湮灭,多情的佳人终究远游。

思之念之,注定是场无情殇。

再次想起纳兰的那句:

人生若只如初见。

若只如初见,她永远是子建心中的那个洛水神仙,为她放花灯,为她写出那些令人动容的诗句。

若只如初见,子建陪她看日出,在日出瞬间撞响晨钟。

若只如初见,子建为她用玉纸稹碎片做成玉枕,让她每晚都能安然入睡。

若只如初见,她的嫣然一笑,激发出子建心中的灵感,写下一篇又一篇千古流传的诗句。

若只如初见,子桓永远是子建的大哥,他们一起玩射箭攻城的游戏,那是能工巧匠做出的精致棋盘,令人惊叹。

若只如初见,他们虽同为一人动心,却约定了不管结果如何,都不能影响他们的兄弟之情。

若只如初见,子桓为子建的醉酒误事设计掩盖,以免子建受责罚。

若只如初见,子建陪子桓在雨中一起接受军法处置,跑完一圈又一圈,在子桓支撑不下去时扶着他继续支撑。

若只如初见,子桓永远是那个在见她第一眼起就为她深深动容的人。

若只如初见,子桓从自己父亲房里救出差点被父亲凌∣辱的她,说出愿意为她做任何事的动人誓言。

......

可是,人生,却不止于初见。

世事,永远没有之前想的那么完美和简单。

关于甄宓的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13)

甄宓与曹氏三雄的情感纠葛杜撰成分居多,但我依然喜欢《洛神》中这样的子建和甄宓。

她的笑在他的心里激起了千层柔情,曹子建所有的才情均赋予这个美丽的女人浅浅的一个微笑。

那天那夜那微笑,盖过天边绚丽的云彩,连我也沉醉了。

只是自古多情空余恨,有情人最终还是没能携手,以至于永远阴阳相隔。

落寞、凄凉、哀愁都不能形容子建捧着玉枕时的心情。

那刻骨的痛还在心中,可是那人已经不在眼前,任世间万物来交换,也换不回已经失落的爱情和灵魂。

那爱,是那样的沉重,任是多么豪情万丈的人也不能摆脱。

历史究竟如何,我们都不得而知,但我却宁愿其当真有。

为着那些无情冷酷嗜血的历史,添一分真情多一分爱,增一分缱绻多一分柔。

千年以后,他和她早已在历史的云烟中飘远,却给世人留下无限的追思和遥想。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关于甄宓的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14)

~END~

(图/网络)

作者:咖啡里的云

一直一直

在文字的陪伴中倾诉一颗不曾叛离的心

坚信成长才是女人最终的归宿

愿你能在我的文字里感受到温暖和深情

推荐阅读:

泪眼问绿萼:如果一切可以重新来过,你是否依然如故,无怨无悔?

李莫愁之悲歌:当不幸与执念打成一个死结,终其一生也无法解开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我姓郭,单名一个襄

她隐忍而又情深,情深却又不殇——程英,我不同情她,我只喜欢她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试问哪个男人不爱小昭?

人至中年,历经无数,再读《倚天》,终于看懂了张无忌的过人之处

“我偏要勉强”的赵敏,我偏偏不喜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