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安溪铁观音茶叶特级兰花香(安溪铁观音天然)
来源:【中国农村网】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是以种植茶叶和制作铁观音茶为特色的农业生态及茶文化系统。遗产地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包括松岩、尧山、尧阳、上尧、南阳 5 个村。安溪在唐末就有茶树栽培,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铁观音既是茶叶名称,又是茶树品种名称。清雍正年间在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发现并开始推广。由安溪铁观音衍生出来的生态系统、生产系统、文化系统,成为中国茶产业的突出代表和符号。2014年,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22年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三大历史性贡献
独特的气候环境以及“天、地、人、种”完美结合的生产制作体系,造就了铁观音独一无二的高贵品质——天然“兰花香”和独特“观音韵”。遗产地茶农运用当地的传统茶树品种,采用“茶乔间植、套种绿肥、梯壁留草”的自然农耕方法,发明了茶树“短穗扦插繁殖法”,彻底解决了茶树繁育容易产生变种的世界难题。
安溪境内峰峦叠翠、甘泉潺流、云雾缭绕、温和湿润,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很适宜铁观音生长。“好山好水出好茶。”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权威发布:安溪铁观音所含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等高于其他茶类,含30余种无机矿质元素、70余种香气物质。
晒青、凉青、摇青、杀青、揉捻、初烘、包揉、复烘、复包揉、烘干……经过300年的传承,在安溪茶农长期制茶实践的积累和优化下,每一泡安溪铁观音历经10道传统工序,36小时连续制作,造就了安溪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的严谨和精妙,也使安溪铁观音具备绿茶的鲜爽、红茶的甘醇、花果的芬芳,魅力独具。
安溪山地梯田生态茶山
安溪被茶业界公认作出三大历史性贡献。一是明末清初,安溪茶农发明了独特的制茶工序——包揉,形成了独特的“半发酵”茶类——乌龙茶,同时根据季节、气候、鲜叶等不同情况灵活运用“看青做青”和“看天做青”技术;二是在清朝雍正年间发现了安溪铁观音这一珍稀茶树品种;三是发明了“短穗扦插”茶树无性繁殖技术。
目前,安溪县茶园面积60万亩,年产茶6.2万吨,涉茶总产值增至280亿元,连续12年位居全国重点产茶县第一位,全县有80%的人从事跟茶有关的工作,农民纯收入56%来自茶产业。
独特茶文化习俗
千百年来,茶已渗透到茶乡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因悠久茶文化历史而形成独特的斗茶、敬茶、茶艺等茶文化习俗、礼俗。以茶待客、以茶为礼,形成“安溪人真好客,入门就泡茶”“未讲天下事,先品观音茶”的独特的安溪茶礼文化。安溪铁观音茶叶加工技艺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茶农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相互交流、切磋、比试各自的制茶技艺,形成独特的民间技艺切磋形式——斗茶。
在国家级非遗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传承人魏月德看来,安溪最精彩的茶俗当属“茶王赛”,与茶叶一起繁衍生息,经久不衰。每逢春秋茶叶上市高峰期,茶农们携带各自制作的上好茶叶聚在一起,由茶师主持,从“形、色、香、韵”诸方面细细品评,评选后还举行茶艺表演、茶王拍卖会及“踩街”活动。
为传递“纯、雅、礼、和”的茶道精神,1994年安溪铁观音茶文化艺术团成立,创编了一整套具有安溪茶乡风格、融传统茶道和现代精神于一体的“安溪茶艺”节目。多年来茶艺团应邀到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传播安溪铁观音茶文化,茶艺表演也成为“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的精妙。
此外,安溪铁观音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以国礼茶、国宾茶身份登上国际政要舞台,成为厦门金砖会晤、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和重大外交活动用茶。
在观赏价值方面,茶同样出彩。法国艺术家用茶叶做成羊造型雕塑,法国外交部部长将其赠送给国家领导人,寓意中法友谊长存;在湖头三安幸福小镇师竹轩园艺,人们别出心裁地把茶叶与插花艺术结合,做成的花艺深获市场青睐;还有人更是匠心独运地将茶树做成盆栽及造景以供欣赏。
从输出茶叶的传统做法升级到输出茶文化,这是安溪铁观音深化传播内涵的新兴气象。从茶瓷之路到东西方茶酒对话,千百年来,安溪以茶为媒,持续沟通中西。
多样深加工产品
安溪铁观音鲜叶和由其加工制成的成品茶是“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的最主要产品。
近年来,安溪县积极推进安溪铁观音茶产业的茶包装、茶配套、茶创意、茶食品等延伸产业发展,还在茶叶全价利用和精深加工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已开发茶辣椒酱、茶菌饮料、茶挂面、茶酒等茶叶深加工产品50多种。还开发出以茶叶副产品为原料提取物的深加工产品,即茶香皂、茶牙膏、茶沐浴、抗氧化剂、消臭剂等产品。
其中,茶食品、茶饮料和含茶营养保健品作为茶叶深加工产品体系中的重要分支,已逐渐成为市场消费主流和推动安溪县茶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县农业农村局)
来源:《农产品市场》2022年第17期
本文来自【中国农村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