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配画浪淘沙其一:弄潮儿向涛头立
来源|人民法院报 5月23日 头版(记者 程维 余建华)
《人民法院报》今日头版头条刊发《锚定共同富裕,坚持绿色发展,浙江法院牢记嘱托,为打造“重要窗口”提供有力司法保障——诗画浙江,弄潮儿向涛头立》一文,报道了近年来浙江法院深入学习贯彻对浙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奋力推动新时代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相关举措。全文如下: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李占国
大法官访谈
浙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也是法治思想重要萌发地和法治中国建设重要实践地。在浙江工作期间,多次听取省高院党组工作汇报,亲自参加过省高院党组民主生活会,对法院工作多次作出指示、批示,提出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分别于2015年和2020年两次亲临浙江考察调研,先后对浙江提出“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新期望,赋予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为新发展阶段浙江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先行提供了战略指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我们做好法院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这些年来,浙江法院牢牢把握、充分发挥政治优势,深学笃行法治思想,坚持高起点站位、高标准要求,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以思想建设年、质量建设年、作风建设年活动为抓手,大力加强政治建设、规范化建设、智能化建设和基层基础建设,全面提升法院队伍核心战斗力,加快建设新时代现代化人民法院,历年主要办案质量、效率、效果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形成了诉源治理的“浙江模式”、数字法院建设的“浙江经验”、营商环境的“浙江标杆”、破解执行难的“浙江实践”、行政争议实质化解的“浙江方案”、破产审判的“浙江探索”、人民法庭建设的“浙江样本”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重大司法成果,为浙江建设“重要窗口”、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足迹 —
浙江,与有着不解之缘。“八八战略”的宏伟蓝图在此擘画,“两山论”的科学论断在此诞生和印证,“弄潮儿向涛头立”的殷切期望昂扬锐气、感召人心。
时光的表盘,标注着法治浙江的发展与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2015年和2020年两次前往浙江考察调研。直面时代之变,浙江法院沿着指明的航向,阔步前行。
情景回放
(2020年3月·余村)
前往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村考察调研。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在该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5年来,余村坚定践行这一理念,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美丽乡村建设在余村变成了现实。在村党群服务中心,详细了解余村发展情况,对他们发展绿色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做法给予肯定。
(摘自新华社报道《在浙江考察时强调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奋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司法作为
“近距离见到,我激动得说不出话。问我是不是去年参加了国庆花车游行,我才放松下来。”回忆起两年前的到访,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笑容洋溢。
青山叠翠、农家忙乐。从“卖石头”到“卖风景”,踏上生态发展转型之路的余村“点绿成金”。
护航“两山”转化,基层治理密码何在?
“稳定和安全是乡村治理的底线。”汪玉成说,依法治村、平安护村、生态美村是新时代乡村治理“余村经验”的重要主题,对此,人民法院支持力度很大。
2017年,安吉县人民法院在余村设立“两山”巡回法庭,选派优秀法官驻村,2021年又送来诉讼服务一体机,开启了“共享法庭”。村干部平时遇到法律难题,都会通过“共享法庭”连线法官寻求指导。
▲安吉法院“两山”巡回法庭指导调解现场
2021年11月,安吉法院根据“一镇(乡、街道)一庭一法官”原则点对点配备“森林法官”,前端参与涉林纠纷化解,为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网格化司法服务。
“‘森林法官’是老百姓给我们取的名字。”安吉法院“森林法官”洪丽莎热爱这份职业,“过去护林员在巡查中发现问题,不能解决的要层层上报,直至追究法律责任。现在,问题一发现,‘森林法官’直接介入,进行普法宣教、开展巡回审判,发挥预防性司法的关键作用。”
“这两年,村里有个大变化,老百姓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就想找法官问问。话从法官嘴里说出来就是不一样,老百姓听得进去。”汪玉成介绍,依托“两山”巡回法庭、“共享法庭”和“森林法官”的强助力,余村打造“无讼无访村”迈出坚实步伐。
间见证变化,美丽乡村的未来令人神往。在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萌发地,波澜壮阔的绿色征程不断延伸——
浙江法院将守护绿水青山的责任扛在肩上,通过专业化审判落实最严格司法保护;
建立刑事制裁、民事赔偿与生态补偿有机衔接的环境修复责任制度,探索适用“补植复绿”“增殖放流”“限期修复”等责任方式;
2020年11月,上线全国首个统一智能环境治理平台,实现全省环资案件同平台办理。
之江大地上,法院人以实际行动践行信念——守护绿色,就是守护民生幸福。
情景回放
(2020年3月·安吉矛调中心)
来到安吉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了解群众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模式运行情况。强调,基层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要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把党员、干部下访和群众上访结合起来,把群众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规范起来,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
(摘自新华社报道《在浙江考察时强调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奋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司法作为
取号、预检、叫号,这里像极了门诊室,却是当地百姓眼中的矛盾终点站。
安吉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占地不大,“五脏俱全”:法院、公安、纪委、信访等多家单位进驻,1个导引区、6个功能区、10余个开放式接访窗口环状排布,群众在工作人员指引下依次排队反映问题,秩序井然。
▲安吉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要诀何在?
“让老百姓少跑腿。”安吉法院驻矛调中心员额法官王文武深有体会。
矛调中心的优势在于多部门集成,信访打头、调解为主、诉讼断后,实现纠纷“一站式受理”、矛盾“一条龙解决”。
日前,王文武调解了一起交通事故纠纷。双方对赔偿数额分歧较大,因经济困难无法聘请律师,向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援助。法援人员组织调解不顺,案件流转到法院窗口,最终妥善处置。原本需要当事人跑两个部门的案件,如今只跑一地、一次就解决了。
半个多世纪前,“枫桥经验”从浙江走向全国。如今,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浙江接续践行——
全省92家基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入驻矛调中心,变“以我为主”为“主动配合”;
2019年全省法院收案数同比下降4.6%,系10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收案数下降。
共建、共治、共享,推动基层治理从“化讼止争”到“少诉无讼”,浙江法院参与社会治理换挡提速。
情景回放
(2020年3月·杭州)
接着来到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观看了“数字治堵”“数字治城”“数字治疫”等应用展示,对杭州市运用城市大脑提升交通、文旅、卫健等系统治理能力的创新成果表示肯定。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
(摘自新华社报道《在浙江考察时强调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奋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司法作为
西子湖畔,高新企业云集,1和0创造的信息世界,为“人间天堂”增添无限活力,也激励杭州法院在这片引领数字变革的沃土上展示法治建设“头雁风采”。
信息时代的人民法院是什么模样?
智慧庭审、智能立案、电子签章、在线举证……率先步入智能化城市的杭州市,在互联网司法治理领域经验独到。
“浙江法院搞全域数字法院改革,我们法院的区块链智能合约司法应用是58个重点改革项目之一。”杭州互联网法院信息技术中心干部张名扬表示,司法区块链应用原理并不复杂。
▲杭州互联网法院区块链主页
上网就留痕,留痕即可溯。智能合约司法应用将合同的签约、履约、催告等行为实时记录在司法链,实现了交易链路全流程自动存证和执行。“这一技术从源头上固定了什么人、在什么时间、通过什么网络、做了什么事的事实。”张名扬说。
不久前,杨某与杭银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在“杭银金融”App签订个人借款合同。杨某未按时还款,杭银消金多次催讨无果后向法院提起诉讼。作为杭州互联网法院司法区块链的接入方,杭银消金与杨某签订的合同早已同步至司法区块链。客观事实清晰,承办法官开展异步调解,杨某无法抵赖,同意还款,案件7天内办结。
这就是区块链技术带来的“加速度”。
2018年9月,杭州互联网法院正式上线全国首个司法区块链平台。截至今年4月,上链数据总量超56.9亿条,调取电子证据9700余条,相关案件调撤率超98.7%。
理念与时俱进,技术迭代推新,浙江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正飞入千家万户。
▲2022年3月22日,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法院法官在常安“共享法庭”指导协调一起山林权租赁合同纠纷案。雷宗萍 摄
在镇街、在村社,“一块显示屏、一条数据连接线、一台电脑终端”组成的“共享法庭”随处可见,浙江解纷码、庭审直播系统等软件模块在这里集成,司法服务“家门口”触手可及。宁波法院创建的“移动微法院”推向全国,催生了当前用户数以千万计的“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
2021年,全省法院网上立案73万件,案件平均审理天数50.5天,同比减少10.8%。浙江智慧法院建设综合指数连续两年全国第一。
数字,为人民法院插上信息化翅膀,为活力之城赋能。
情景回放
(2015年5月·舟山)
一下飞机就来到舟山城市展示馆,了解舟山群岛新区概况。他指出,舟山港口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独特,其开发开放不仅具有区域性的战略意义,而且具有国家层面的战略意义。新区规划要确保法定效力,土地资源、岸线资源、港口资源、生态环境资源要集约利用、珍惜利用,各项决策和执行都要协调有序、廉洁高效。
(摘自新华社报道《在浙江调研时强调 干在实处永无止境 走在前列要谋新篇》)
司法作为
7年后,5月,舟山岱山。
夜幕下的鱼山岛,管廊纵横,机器轰鸣,灯火璀璨。
千亿投入、万亿产出,有着“绿巨人”之称的绿色石化基地,正带动舟山向油气全产业链特色产业转型发展。曾经向海而生、以“渔”为主的悬海小岛,如今腾笼换鸟,旧貌换新颜。
背后,是怎样的法治力量?
浙江省岱山县海舟修造船有限公司、浙江宏鹰拆船有限公司曾是两家相邻破产企业,土地资源1381.4亩,因资产体量大、区块位置特殊多次流拍。如何顺利推进破产程序?2018年,这个“老大难”问题抛给了岱山县人民法院。
“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找准方向,要助力绿色石化基地这个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承办法官郑斌说,“受理两家企业破产清算案后,我们对两家公司的整体资产进行重新定位,配合绿色石化项目产业链需求,将其作为石化循环经济产业区资产进行重点推介。”
观念一新,万两黄金。
岱山法院创新破产企业处置府院联动机制,采取“剥离破产模式”,将破产企业核心资产整体打包处置,探索“标准地”拍卖模式,设立专用账户管理破产启动资金。经与县政府等多部门共同努力,成功招引卓然(浙江)集成科技有限公司落地。
▲岱山法院法官与岱山经济开发区工作人员商讨破产企业处置相关问题
“不产一滴油”的舟山在“一桶油”上做起了大文章。
2021年4月,该公司联合20余家国内外企业,形成80亿元有效投资、120亿元预期产值,就地打造以炼油装置等基础产业为核心、发展涵盖化工新材料的石化循环经济产业园,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了新引擎。目前,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自2017年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以来,司法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新曲在浙江谱写。
2018年3月,舟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自由贸易试验区法庭和宁波海事法院自由贸易试验区海事法庭挂牌成立。同年5月,浙江高院出台为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意见,明确自贸试验区司法保障工作机制。宁波法院于2019年推出的自动履行机制,有效助推企业复工复产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筑巢引凤,蝶变花开。“重要窗口”海岛风景线的司法保障愈加坚实有力。
干在实处怎么干?走在前列怎么走?嘱托,声声入耳;期盼,念念于心。
面对时代之问,浙江法院定当不负重托,扬鞭奋蹄、接续奋斗,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