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的精髓就是一种境界(看看佛家是如何做的)

佛教的智慧无可限量,而佛家的一些心得和智慧总结正是佛教大智慧的集中体现,为何这么说呢?看完佛家对待这四件事的态度就知道了。

1,争来争去——苦的是自己。

生活中,有人成名了,有人发财了,有人升官了,有人高考中了状元,于是乎我们就开始心动,想让自己也成为那样,在行为上也开始想与之一争高下。

佛家总结:无明的人为了心中的“梦想”争高低,论强弱,可争来争去,谁也不是最终的赢家。你在这件事上赢了某人,说不定会在另一件事上输给他,输输赢赢,赢赢输输。当你闭上眼睛和这个世界告别的时候,你会和普天下所有的人一样:一无所有,两手空空。

学佛者问:什么是性格?大师的回答:性格是一种思维习惯。

佛家的精髓就是一种境界(看看佛家是如何做的)(1)

3,随缘做事的内涵——不要太重视结果。

一个出家人大早上就起来挑水、砍柴,忙活着要做一锅粥,但是结果却由于最后没照看好熬糊了。他很痛苦,觉得自己前面所做的一切都白费了。对此,佛家并不这么看。

佛家总结:因上努力,说的就是在我们做事时,要注重过程,尽力的拼搏奋斗。果上随缘,就是最后该怎么着就怎么着,不要太想着结果。那样只会增加无谓的烦恼和痛苦。

学佛者问:人世的欲望能满足得了吗?大师的回答:人的欲望永远满足不了。

佛家的精髓就是一种境界(看看佛家是如何做的)(2)

4,对待那些看自己不顺眼的人——不接纳不参与,向内求。

公司里,同事甲对同事乙说,我看哪个谁谁可不顺眼,有时恨不得揍他一顿。公交车上,一妇女对身旁的一人说,她对门的邻居很有钱,出门宝马,全身都是名牌,他们一家子看别人都不顺眼,说话也是颐指气使的,总是指挥这个指挥那个,给人一种有钱就高高在上的感觉,弄的邻居们都不喜欢他们。对待这种情况,佛家自有对策。

佛家总结:他人的烦恼执着、好处或坏处,自己不要接纳参与,我们坦荡做事、磊落待人。一方面怀着善意,用心好好结善缘。另一方面也不要期盼他人的肯定或认同,我们不应活在向外求的不安中,应活在向内求的平和中。

学佛者问:什么是自由?大师的回答:自由就是心的解脱。

佛家的精髓就是一种境界(看看佛家是如何做的)(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