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作者施耐庵个人简介(施耐庵著水浒传)

施耐庵著《水浒传》

施耐庵元朝末年出生于太湖之滨一个摆渡的艄公家里。据说他小时候天资聪明,读书非常用功,是学堂里学习最好的学生在学堂规定的各种经书史书之外,施耐庵还看了不少民间的话本、小说。所谓话本就是民间说书艺人根据历代英雄人物的事迹编写的说书脚本。数中英雄的豪爽仗义让施耐庵十分敬佩,他向往着长大以后也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英雄。于是小施耐庵经常在放学后练习武艺。随着他一天天长大,施耐庵也渐渐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年轻才子。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个人简介(施耐庵著水浒传)(1)

年轻的施耐庵参加了元朝的科举考试,中了进士,做了钱塘(在今浙江省)的一个地方官,可是由于蒙古实行对不同民族分级的制度,施耐庵的官当了没几天就因对当时的社会状况不满,辞官还乡了。

施耐庵回到苏州后开学堂教书为生。教书之余他常常去书场听说书人讲梁山英雄故事,并深入之着迷。一天施耐庵在逛书铺的时候偶然发现了一本《宋江三十六人赞》,完整地记录着宋江等36人的名字和绰号。施耐庵如获至宝,回去后他读着这本书的时候想,要是写一本这样的书一定大受欢迎的。

从此,施耐庵四处收集资料,并着手写作。关心他的亲友知道他在写这么一本书都劝他:"历代以来从没有为盗贼立传的书,即使官府不管,写完了也没有书肆敢刊发。"但施耐庵不为所动。他关了学堂专心写书。由于书里描写众多的人物,怎样才能使书里的人物鲜活起来呢?施耐庵刚好认识一位擅长画人物的画家,就请他按照宋江等36人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画了36幅形神兼备的画。他把这些画高高地挂在自己家里的墙上,每天对着画琢磨,想象这些人物会怎么说话、做事。想着想着他好像来到这些任务身边,和他们一起劫富济贫,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他还经常到街头热闹人多的地方,观察各种各样人的言谈举止,在熙熙攘攘的闹事,宋江、武松、鲁智深这些英雄生活的市井逐渐清晰起来,武大郎、王婆、潘金莲、西门庆这些市井中平常人物一个个鲜活生动起来。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个人简介(施耐庵著水浒传)(2)

正在施耐庵专心写作的时候,元朝末年的农民起义爆发了,在江南一带就有朱元璋、张士诚、方国珍等人领导的起义军。施耐庵早就不满元朝统治者对汉人的压迫和倒行逆施的统治,得知起义军招兵买马,就加入了张士诚的队伍,成了张士诚帐下的军师。后来张士诚在和朱元璋争夺天下的战争中失败,施耐庵返回故乡重新投入到《水浒传》的写作中。

《水浒传》是施耐庵在宋元以来流传的民间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的再创作。宋江等36个人在水泊梁上的农民起义是其创作的历史根据。在戏曲发达的元代,出现了一批水浒戏,人物故事日益丰富起来,水浒英雄也由36个人增至72个人,又发展到108个人。施耐庵在这一基础上,广泛搜集民间传说,加以连缀改编,写下这部不朽巨著《水浒传》。

《水浒传》一经问世,人们争相传阅,爱不释手。

施耐庵创作的《水浒传》共100回。全面反映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斗争由产生到发展,最后以失败告终的全过程。故事的开始是具体描写各路英雄遭受种种迫害,纷纷被逼,走上梁山聚义的经过;接着写众好汉聚众起义,攻夺城池,与官军苦斗的历程;小说的最后写起义军在宋江的影响下,接受朝廷的招安,并被派征战辽兵。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个人简介(施耐庵著水浒传)(3)

施耐庵的《水浒传》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书中的反抗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极大地鼓舞了明清时期的农民起义。无数个起义领袖从中获得巨大的力量,学习到丰富的斗争经验和方法,以至于引起封建统治阶级对此书的痛恨,明清两代都曾将它列为禁书。《水浒传》中一个个光辉的英雄人物,一直活在人民的影响是任何一个统治者都抵制不了的。

作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水浒传》对后世的小说、戏剧、民间文艺也产生了难以估量的作用。它不仅为后世的文学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而且,它的创作手法、结构安排、人物塑造、语言运用、细节描绘、场景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个人简介(施耐庵著水浒传)(4)

渲染等方面均有大量可资借鉴的地方。在历史的长河中,它无愧于是一颗璀璨的文学明珠,永放异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