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经典诗词解读(宝剑锋从磨砺出)

白居易经典诗词解读(宝剑锋从磨砺出)(1)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天的话题从这张图片开始,不知道您注意到了吗?图片中的李白佩戴了一把宝剑,您也许会说,这与李白练习剑术有关,其实作为“兵器之君”的宝剑,除了武器的作用外,还因为隋末唐初逐步形成的“剑文化”而被赋予了其它意义:文人喜欢以剑自喻,宝剑出鞘是有求仕之意,剑入匣中是怀才不遇……

本文收集10首“亮剑”诗词,看看都表达了诗人、词人的哪些情感?

【一】 报国之剑

【1】《塞下曲六首》(其一)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李白作有《塞下曲六首》,“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借用傅介子复仇的故事,表现诗人甘愿投身疆场,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2】《老将行》(节选)

(唐)王维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为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这首诗叙述了一位老将的经历,东征西战,功勋显著却因“无功”被弃,战事一起,老将又不计前嫌,请缨报国,此诗揭露了统治的冷酷无情,歌颂了老将的高尚节操和爱国情怀。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恍惚间又回到了当年,军营中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梦回沙场,征战的激烈场面栩栩如生,现实中却是年老体迈,壮志未酬。

【二】 身份之剑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唐)岑参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这是一首和诗,应和贾至《早朝大明宫》,写的是早朝景象,杜甫、王维和岑参都做了和诗,三人和诗均超过贾至原诗。

其中岑参诗中颈联“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不但较原诗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更有意境,在三首和诗中也是最佳颈联,岑参诗作功力可见一斑。

白居易经典诗词解读(宝剑锋从磨砺出)(2)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侠义之剑

《答武陵太守》

(唐)王昌龄

仗剑行千里,微躯敢一言。

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诗人曾是武陵太守的门客,辞别之际向武陵太守表达谢意,仗剑行走千里,展现了诗人的侠义之情,豪迈之意,借用信陵君礼贤下士的典故既表达了感激之情又不落阿谀浮夸的俗套。

【四】求仕之剑

《剑客》

(唐)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我是非常有才能的,今天把这把锋利的剑拿出来给你看看,天下谁有冤屈的事情,我去帮你摆平”!

诗人托物言志,将自己异常迫切地求仕之心展露无疑,贾岛长期居于下僚,迫不得已借助此诗发出了崩溃前的呐喊,其实纵观贾岛的仕途生涯,除了当时的政治大环境外,贾岛本身的性格也导致了仕途不顺,屡试不第,试想考试的试卷上还去写抨击朝政的内容,怎么能录取呢?

【五】弃仕之剑

时年四十一岁的孟浩然,在长安求仕无果,仍然保持节操,不愿向公卿贵族屈膝,毅然决定归隐江湖,写了《自洛之越》一诗表达对自身遭遇的愤慨和放弃仕途的释然。

《自洛之越》

(唐)孟浩然

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六】言志之剑

【1】《古意》

(宋)梅尧臣

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

月缺魄易满,剑折铸复良。

势利压山岳,难屈志士肠。

男儿自有守,可杀不可苟。

月亮不会因为缺损而改变它的光辉,宝剑不会因为折断而改变它的本质。月亮缺了它的光辉很容易就盈满,宝剑折断经过重铸会再次复原。世俗的势力可以压倒山岳,却难以折服志士的心志。男儿自有坚持的操守,可以被杀,却不可以苟且偷生。

宋仁宗景祐四年,作者得知好友范仲淹等人被贬,特写此诗来鼓励好友,作者将他们的品质喻为百炼而成的宝剑,虽然遭受挫折依然操守不变,宁折不弯,鼓励好友只要坚持斗争,正义终会战胜邪恶!

白居易经典诗词解读(宝剑锋从磨砺出)(3)

(图片来源于网络)

【2】《李都尉古剑》

(唐)白居易

古剑寒黯黯,铸来几千秋。

白光纳日月,紫气排斗牛。

有客借一观,爱之不敢求。

湛然玉匣中,秋水澄不流。

至宝有本性,精刚无与俦。

可使寸寸折,不能绕指柔。

愿快直士心,将断佞臣头。

不愿报小怨,夜半刺私仇。

劝君慎所用,无作神兵羞。

这首诗是白居易任左拾遗时所写,是一首非常出色的咏物诗,全诗用比兴手法表现了一把宝剑不同凡响的优秀品质,借以塑造一个刚正不阿、以大局为重、不计个人恩怨的谏官形象,正是作者自身的写照。

【3】《夜坐二首》(其二)

(清)龚自珍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

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诗人会试落榜、失眠夜坐写下了直抒胸臆的《夜坐二首》,世间礼法、八股文章阻碍了人才的报国之路,希望有朝一日束缚人们才华的关卡被毁,人可以成为如玉美人,剑也能够吐出如虹气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