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名著为何变成四大名著(建国后为何要把)
中华文学史几千年,出了无数的文学巨匠和文化大师,留下了数不尽的文艺作品,成了我们全民最内核的文化自信。
喝不尽的好酒,读不完的好书,说不透的传说故事,生在华夏,何其有幸!
翻开浩如烟海的文学著作,流传至今,能称得上名著的作品并不多,我们最熟悉的无外乎“四大名著”,可谓世人皆知,它们分别是吴承恩的《西游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以及曹雪芹的《红楼梦》。
有幸这四本书我都读过,引人入胜,回味犹长,堪称经典中的精典。
“四大名著”是经典的浓缩,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加冕之王”,是经历漫长时间考验,最终才确定下来的。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1951年前,四大名著叫“四大奇书”,是由明清时代的“六大奇书”流传承袭而来。当时,这六大奇书也被称作“六大名著”。
从数字上来看,建国前的“六大名著”比我们现在熟知的“四大名著”多了两本书,有意思的是,多的这两本书妇孺皆知。
但对于“六大名著”这六本书坊间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比现在“四大名著”多的是《儒林外史》和《金瓶梅》;有的说多的是《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还有的说多的是《封神演义》和《东周列国志》。
我比较认同的“六大名著”多的两本书是《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因为《金瓶梅》、《封神演义》及《东周列国志》我都看过,文学价值远远不如《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
那么问题来了,《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为什么会被挤出“六大名著”的行列呢?
首先,我们来认识下“名著”,什么样的书才能称为名著呢?
我认为名著必须要有足够的文学价值和社会名气 ,要有鲜明的主题和人物特性,能够传达正确的“三观”,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
顺道说一下,古代只有“四书”、“五经”那样的书才叫正经书,其他比如白话小说这种都只能称为“杂书”。
四大名著是建国后的说法,古代叫六大奇书,这六本奇书是古人认为的杂书之首,是阅读量和好评率最高的杂书。
清朝时期,这些书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也被尊为“六大名著”。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振兴文化,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国家出版局决定出版一些优质文学作品,于是人民出版社积极响应国家出版发行了《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
随后,其他出版社也相继效仿,于是变成了现在的四大名著。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心中就认可了四大名著这一说,殊不知还有两大名著也是著作史上的经典之作。
从通俗意义上来说,《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也都是经典的名著,它们经久不衰,被广泛喜爱和流传。但是,我觉得它们对青少年认知世界和三观的塑造上还是有一些负面作用的。
《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是一个落魄的贵族子弟,遭受了世态炎凉,深刻的体会了封建时代的弊病,含辛茹苦写下了《儒林外史》这部极尽讽刺之能事的黑色喜剧,将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披露得体无完肤。
记得我上初中时,《范进中举》这一节还被选为课文,读起来很有趣。
《儒林外史》被挤出名著圈,我觉得主要还是缺乏普世价值,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接下来来说一下《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出身于没落的书香世家,郁郁不得志,以教书先生谋生。
在“聊斋”这个书房里,他收集了许多神鬼故事,整理并命名为《聊斋志异》。
他用神奇的鬼畜笔法暗讽了封建制度的黑暗,同时也说出了有些人还不如妖、不如鬼。
《聊斋志异》被挤出“名著圈” ,主要还是因为它迷幻色彩太浓,不利于青少年价值观的培养,不宜青少年阅读。
名著之所以成为经典,永远流传,其实不仅是因为它们的教育意义,而是因为它们经过了漫长的时间的考验,是被大众所接受的流传很广的具有极大审美价值的优秀文学作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