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琨闻鸡起舞的故事还有哪些(枕戈待旦的刘琨)

我们在前面说成语“狗尾续貂”,说到了西晋王朝因为贾南风等人的弄权导致国家大乱的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后晋朝的国力大大衰弱,政局动荡,民不聊生。晋朝著名的将领刘琨就生活在一个这样动乱的年代。(大家一般都说他是东晋人,但是我觉得他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西晋,还受西晋皇帝官封大将军所以就说他是晋朝人吧)刘琨年轻的时候聪明好学,写的一手好诗,在士大夫中很有影响。当时政局动荡,刘琨他在政治上颇有抱负,想为国家效力,后来他搬家到了洛阳,结识了一位好朋友祖逖,两人都想为朝廷报效匡扶天下,所以志同道合,经常在一起议论时政。不久后两人被认命为司州主薄,负责掌管文书等事物。他俩白天一起办公,晚上则同榻而眠,感情十分融洽。这时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已经被胡人的统治集团所占领,他们经常南侵,刘琨和祖逖为了练好武艺,报效朝廷,常常在半夜里听到鸡叫就起床在院子里练习剑术(成语闻鸡起舞的出处),这时洛阳时常收到胡人侵扰,大批士族纷纷南迁,祖逖和族人一起迁往淮河流域居住,刘坤仍然留在洛阳。临分手时,两人互相勉励,将来一定能掌握兵权舍身报国。晋朝军队和当时北方胡人民族之间的战事越来越激烈,刘琨每天晚上睡觉总是将一柄锋利的戈放在枕头下面,直到天亮,准备随时投入战斗。不久之后,他听说祖逖已经在江南被授予军职,能够领兵出击北伐,不觉十分激动的写信给亲人: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表明了他为国效命的决心,不愿被朋友领先一步。到了公元307年,刘琨被任命为并州刺史,晋愍帝继位后又被任命为大将军,都督并州诸军事,他的志愿终于实现了。从此刘琨开始,长期坚守并州招抚流亡,对抗北方的匈奴、羯族的入侵。

刘琨是晋朝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音乐家、军事家,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刘胜特别能生),这么说他和刘备也是出自一宗。年少时读到刘琨和祖逖的故事总是很激动,有时还会眼眶湿润。原因是感觉他们俩都是英雄的理想,悲情的人生(当然刘琨的性格、能力也有自己的问题)。他们的理想是凭借自己的力量结束自己身处的乱世,北逐胡虏匡扶社稷,但是也正是这乱世,蹦出了各种枭雄野心家,他们的目的各异,挡路者都会被他们牺牲。

刘琨被成为诗人、音乐家,他确实是有很多诗篇传世,但是更传奇的是他胡笳退敌兵的故事。事情发生在刘琨占据晋阳(太原),有数万匈奴兵围困晋阳。刘琨见势不妙,敌军势大,不可硬拼。于是一面严密防守城防,一面发出请求援军的军报。但是援军迟迟未到,时间久了城内粮草不济,民以食为天,没有了粮食,兵士开始不安起来。刘琨登上城墙,观察城外敌营,忽然想起“四面楚歌”的故事,于是下令会吹卷叶胡笳的军士全部到帐下集合,很快组成了一个胡笳乐队,站在城墙上朝着敌营那边吹起了《胡笳五弄》,这首曲子就是刘琨自己创作的。他们吹得既哀伤、又凄婉,匈奴兵听了军心纷纷不安。半夜晋军再次吹起这支乐曲,匈奴兵怀念家乡,皆泣泪而回,晋阳之围自然而解。

成语出处《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意思是每天头枕兵器到天亮,立志斩首叛逆胡虏,杀敌心切毫不放松。

刘琨闻鸡起舞的故事还有哪些(枕戈待旦的刘琨)(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