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人口为什么暴增(清朝人口曾经从7千万迅速增长到4亿)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王朝盛世,我们一定会想到唐朝。唐朝国力昌盛,疆域辽阔,然而唐朝的人口却不是最多的。

中国古代历史上人口的爆炸点,其实是清朝,不仅达到了数量巅峰4亿人口,更是从7千万开始迅速增长上去的。

从7千万直接飞升到4亿,那么清朝人口为何会出现如此爆炸式的增长呢?

清朝人口为什么暴增(清朝人口曾经从7千万迅速增长到4亿)(1)

当初清军入关与明朝军队展开厮杀时,在中原就死伤了大量的人口。之后,清朝为了巩固统治,加深政权,又不断四处征战,清朝的人口便直接降低到了5千万。直到康熙登基是,清朝的人口也才区区7千万左右。

我们都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任何事物都需要有经济的支撑,不管是个人的成长还是养育后代。比如我们现如今由于房贷车贷压力过大,导致人人都不想生育。

清朝人口为什么暴增(清朝人口曾经从7千万迅速增长到4亿)(2)

康熙的措施

康熙上位后,开始实施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提升人口。毕竟只有人多,国家才会有更多的劳动力,有更多的人劳动就会拉动经济,就会使得国家发展。

康熙即位前期,清朝的赋税征收工作,是按照人头给的。农民辛辛苦苦耕种一年,只会留下一小部分的钱给自身,一大部分都需要上交赋税,所以百姓的生活非常艰难

而赋税按照人头,也就是说人越多,交的就越多。那些想生育后代的都会打消念头,毕竟生出来养不起,还会拖累自家

清朝人口为什么暴增(清朝人口曾经从7千万迅速增长到4亿)(3)

虽然民间的老百姓们知道自身的劳动力是不够的,需要生育男性,帮助家里农田劳作,但都碍于赋税而不敢生。

康熙思考清朝的现状后,下了一道指令。每户人家生育孩子,不用缴纳赋税。百姓一听皆欢喜雀跃,毕竟如果多生育几个男孩,就可以增加家里的劳动力。

无论是种植农田还是生意经商,都有多余的人手协助,又不用多缴纳税收,何乐而不为呢?康熙的这个政策一颁布,清朝的人口开始逐渐上升不过这个政策到康熙执政后期便出现了弊端。

清朝人口为什么暴增(清朝人口曾经从7千万迅速增长到4亿)(4)

天下大部分农田不在农民手中,而是在那些封建地主阶级手里。他们拥有着百亩千亩的良田,可是却不用缴纳过多的税收。不仅国家会损失一大笔收入,还压榨缩减了底层老百姓们的生存空间

因为大多数的资源都掌握在地主手中,小部分的资源在农民手里,民众也无法实现产量翻倍。最后的结局只会是富的更富,穷的更穷。这样的困境直到雍正登基后才得以打破。

清朝人口为什么暴增(清朝人口曾经从7千万迅速增长到4亿)(5)

雍正改革

于是雍正推出了”摊丁入亩“的措施,雍正的这个措施就和人口没有什么关系了,它是和土地挂钩。按照土地数量的多少,来进行税收的缴纳。

事实证明雍正的措施非常管用,为百姓减轻了经济负担,没有了经济压力,民众也更愿意生孩子为自家添劳动力。

所以从雍正时期开始,人口数量爆炸式增长。从雍正到乾隆,人口直接飙升到3亿

清朝人口为什么暴增(清朝人口曾经从7千万迅速增长到4亿)(6)

而到了乾隆后期,清朝的人口能够增速到最大的4亿,跟粮食也有着极大的关系。民以食为天,没有赖以生存的粮食,谁都活不下去。

乾隆的政策

然而我们都知道在古代经常爆发饥荒。清朝时在康熙、雍正以及乾隆治理下的盛世中,都有过饥荒出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乾隆下令将农作物广泛种植,其中起了最大作用的是红薯

红薯,曾是万历年间一位叫陈振龙的秀才,从菲律宾偷渡回中国的。红薯淀粉含量高,饱腹感强,在饥荒来临时是可以抵御饥饿的一大利器。

所以乾隆下令让红薯,以及同它一样饱腹感强的土豆,玉米等大量在民间广泛种植。在这些粮食的普及下,民间因饥饿而死的人大量减少。

清朝人口为什么暴增(清朝人口曾经从7千万迅速增长到4亿)(7)

人人吃得起饭,能够活下来,自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人口。

并且乾隆时,统计人口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康熙年间人口统计是以户为单位,统计出清朝人口不足1000户,但没有细分到一户有几口人。

而雍正时代,是以丁为单位统计人口数量。丁指的是成年男子,既然如此,就会忽略女子和孩子。所以雍正时的人口数量也不准确。

清朝人口为什么暴增(清朝人口曾经从7千万迅速增长到4亿)(8)

到了乾隆年间,清朝人口统计又变成了以人为单位,不仅精准到户,精准到丁,更是精准到每一个人头上。所以在乾隆晚年,清朝的人口不仅得到了爆炸式的增长,人口数量的统计也更为准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