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孟德尔定律发生的先决条件(为什么会是孟德尔定律Mendel)

为什么会是孟德尔定律Mendel Law

简述孟德尔定律发生的先决条件(为什么会是孟德尔定律Mendel)(1)

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

“孟德尔学说”给达尔文建起来的那所建筑补上了缺失的部分。

——罗纳德·费希尔

奥地利帝国生物学家,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Gregor J ·Mendel 1822—1884)根据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提出了遗传学中最基本的定律,即遗传学第一定律和遗传学第二定律,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1843年年仅21岁的孟德尔进了布隆城奥古斯汀修道院,被修道院长伯乐发现,推荐孟德尔到维也纳大学深造,受到相当系统和严格的科学教育和训练,也受到杰出科学家们的影响,如多普勒,孟德尔为他当物理学演示助手;又如依汀豪生,他是一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还有恩格尔,他是细胞理论发展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但是由于否定植物物种的稳定性而受到教士们的攻击。这些为他后来的科学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孟德尔经过长期思索认识到,理解那些使遗传性状代代恒定的机制更为重要。1856年,从维也纳大学回到布鲁恩不久,孟德尔就开始了长达8年的豌豆实验。孟德尔首先从许多种子商那里弄来了34个品种的豌豆,从中挑选出22个品种用于实验。它们都具有某种可以相互区分的稳定性状,例如高茎或矮茎、圆粒或皱粒、灰色种皮或白色种皮等,对豌豆进行了遗传杂交实验研究,8个寒暑的辛勤劳作,孟德尔发现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并得到了相应的数学关系式。

简述孟德尔定律发生的先决条件(为什么会是孟德尔定律Mendel)(2)

豌豆实验

人们分别称他的发现为“孟德尔第一定律”(即孟德尔遗传分离规律)分离定律,表述为:遗传是粒子性的,一对遗传因子(现为基因)的成员,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如果显性存在,在子二代显性和隐性出现的比例为3:1;“孟德尔第二定律”(即基因自由组合规律),自由组合定律,表述为: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基因)在遗传过程中,一对因子与另一对因子的分离和组合互不干扰,自由组合到配子中去;它们揭示了生物遗传奥秘的基本规律,写成论文《植物杂交实验》,先在布隆自然科学学会上宣读,然后把论文寄给德国著名的植物学家耐格里,当时并未引起学术界重视,这一划时代的伟大成就在35年后即1900年才重新被发现,他们是荷兰植物学家拂里斯、德国植物学家科龙斯和奥地利植物学家切尔马克。

为什么格雷戈尔·孟德尔结论被埋没?因为伟大的孟德尔思维和实验太超前了!当时人们不能与之共识,一直被埋没了35年之久!其次,孟德尔论文的表达方式是全新的,他把生物学和统计学、数学结合了起来,使得同时代的科学学家很难理解论文的真正含义;再者就是有的权威出于偏见或不理解,把小小的修道士孟德尔的研究视为一般的杂交实验,和别人做的没有多大差别。

简述孟德尔定律发生的先决条件(为什么会是孟德尔定律Mendel)(3)

孟德尔时代

随着20世纪雄鸡的第一声啼鸣,来自荷兰的德弗里斯、德国的科伦斯和奥地利的切尔马克同时独立地“重新发现”孟德尔遗传定律,1900年,成为遗传学史乃至生物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一年,从此,遗传学进入了孟德尔时代。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家破译了遗传密码,人们对遗传机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人们已经开始向控制遗传机制、防治遗传疾病、合成生命等更大的造福于人类的工作方向前进,然而,所有这一切都与圣托马斯修道院那个献身于科学的修道士的名字孟德尔相连。

简述孟德尔定律发生的先决条件(为什么会是孟德尔定律Mendel)(4)

我的学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