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与物距离的关系(人和物的相互渗透)
作者:滕翠钦(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像与物距离的关系?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像与物距离的关系
作者:滕翠钦(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林那北的长篇小说《每天挖地不止》(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2年2月出版)情节千头万绪,却都源自一则谎言。主人公赵定力暮年抱恙,故意透露家族地下宝藏的掌故,以便让妻子能够陪伴在侧。语焉不详的财富奇迹说服力有限,赵定力就网罗陈年旧事,编织细密斑斓的家族历史,以便增强这则谎言的可信度。圆谎成为小说的叙事动力,赵定力从“说谎者”变为孜孜不倦的“讲故事的人”。赵定力的“谎言”带出一段隐秘而生动的家史,展示了文本虚构的必要性和合法性。同样,虚构并不影响作家叙述的真诚和笔触的严谨,林那北笔下的赵氏家史人物辈出、细节涌动、视野广阔、立意饱满。
作品强调“人和物的相互渗透”,终日与漆器为伴的谢氏,性格浸染上漆器的本色和格调。漆器虽无口耳鼻,却是充满灵性的活物。漆器的包容和苛刻并行不悖,唯有洞悉漆器独特物性的人才能最终驾驭它。谢氏的性格鲜明地体现了漆器包容和高洁兼具的张力。谢氏嫁到青江村,丈夫赵礼成很快远走南洋并异乡再娶,这是一种背叛。然而谢氏选择留守老宅绝非是怯弱的容忍,她以精湛的漆艺重振家门并成为这个家族的精神支柱,刚烈而柔韧,固执而温情,活出了自己的坚持和风采。人是造物者,但物也塑造了人。
漆器这门中国传统艺术,可能是第一次在长篇小说中扮演重要角色。漆器是故事的血肉,与叙事的筋骨相连。《每天挖地不止》的叙事在漆艺细节上洋洋洒洒,“绘图、勾线、平堆、贴石片、撒漆粉、变涂、莳绘,戗金、贴箔,修补、刷漆、打磨”,一连串的专业术语不由让人肃然起敬。作者林那北据说已研习漆画多年,信手拈来、行云流水的技能佳境,实际上都源于经验的沉淀和心性的磨炼。“赵定力”的名字本身就是祖母谢氏的漆艺守则的体现,祖辈对后代的期许跃然纸上。当然,艺术上的臻于化境终非易事,从乌瓦大院的空间格局到漆艺的美学呈现,技艺只是实现的途径,更重要的内容都与人物对世界和美的理解息息相关。乌瓦大院大漆门既是家庭的门面,也集中体现了谢氏对家族形象的期许。“白色莲花、绿色荷叶、黑色蜻蜓,底色则是戗了金的朱红,红从花叶间渐渐泅出,越往上色泽越重,一直至顶部,似乎终于过足了瘾,就不再往下加深,而是稳健地漫向后门。”一扇门,一幅图,一种浓墨重彩、生意盎然、稳健从容的境界。漆、门、人此时已可彼此代言。
工艺精美的漆器、口齿留香的鱼丸、冠盖如云的榕树、香气浓郁的茉莉花茶……作品中福州本土的文化元素随处可见,它们成为小说本土叙事不可或缺的文化徽章。这些意象穿行在小说的字里行间,作家笔下的人物因此格外血肉丰满、情感充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物栩栩如生,也得益于作家对于区域文化的洞察。为了凸显鲜明的本土文化,作品的笔触延伸到更遥远的地方。乌瓦大院的命运和海外密切关联,谢氏用下南洋的赵礼成寄回的财物建了乌瓦大院。叙述者并没有僭越青江村人的经验和视野,南洋的地理和风物留存在返乡者的转述之中。海外元素是观察福州文化的重要支点,它虽然遥远,却隐然规定了青江村人物的命运。作为故事的核心意象,漆器联结起福州和青江村、本土和海外,是一条意义悠远的纵贯线。也因为如此,尽管故事头绪复杂、意象纷繁,赵氏家史的轮廓依然清晰。
远道而来的蓝花楹扎根于本土的日常世界,远方和本土已然弥合。可能有人因为习以为常而漠视它,但知道它来历的人在日常的守望中看见“远方的形状”。远方归来者们带回异域的奇珍异宝,也捎回了奇闻逸事,“远方”意味深长。谢氏的母亲姜氏曾说:“字真是个神奇的东西啊,字是翅膀,也是路,可以带着人向别的地方去。”向往远方的姜氏深知识字的力量,文中“识字”的细节一晃而过,但让人过目不忘。“识字”意味着对新事物的发现和包容,远方的魅力也来自此,而这也和漆器的包容特性不谋而合。空间形象蕴藏着历史向前的动力和意义,作家的感性叙事始终贯穿着不竭的理性思考。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04日06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