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令魏无羡是几岁死的(陈情令魏婴字无羡)
行 温 暖 之 笔 ,做 用 心 之 人 。
古人云:"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
名字,不就是一个简单的称呼吗?有什么好聊的?如果这样想,你就错了。本篇文章就来揭秘“名字”背后的文化。
何为“名”?何为“字”?
最近热播的《陈情令》,已结束了十六年前的剧情回忆,魏婴苏醒,蓝湛有悔,时光荏苒,令人唏嘘。
正在追剧,朋友突然来了一句:“这部剧还不错,就是名字太多了,很多人都有两三个名字,魏婴又叫魏无羡,蓝湛又叫蓝忘机,还有人叫他含光君,刚开始还不熟悉,还以为是不同的人。”
说到这里,另一个朋友马上接上了话:“对啊,刚看的时候,我还以为魏无羡是魏婴他爸,讲了一场为父报仇的故事……”
仔细一听,朋友的疑惑并不是没有道理,一部剧里的同一个角色,为什么会有好几种叫法呢?这问题还得从我国的礼仪文化说起。
名字,是我国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一块文化魁宝,一个简单的称呼背后,有着很多含义,所以古人对于名字十分讲究。
人的称呼体系包括姓、名、字、号,不同的情境下,叫法有所不同。
那么,什么是“姓”?什么是“名”?什么是“字”?什么是“号”呢?
① 姓。
姓最初是一种族号,是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种族称号。而氏是后起的族号,所以,姓是整个氏族部落的称号。秦汉之后,姓与氏合而为一,汉代起我们就通称为姓了。
② 名。
“名”不仅是人的一种称号,还可以指事物,也可以是做某事时用来做依据的称号,比如说,以“扶贫”为名,聚敛财富。
③ 字。
“字”是人的别名,因为“字”与“名”在意思上经常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所以字又叫“表字”。
比如说,我们很熟悉的英雄人物诸葛亮,他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孔明”与“亮”意思相近。
④ 号。
“号”也是一种别名,后来指名以外另起的字。一个人可以有多个别名。
比如说,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朋友又给他起了另一个别名叫“靖节先生”。
而《陈情令》中,魏婴是本名,无羡是他的字;同理,蓝湛是本名,忘机是他的字,而含光君则是他的号。
所以,更准确地描述是:魏婴,字无羡;蓝湛,字忘机,号含光君。
为什么要用“字”称呼?
“字”源起商朝,在周朝时期使用非常普遍,直到近代,还有很多知识界、文化界的人喜欢以“字”自称。比如说,我国伟大领袖毛泽东,他的字是润之;著名的史学家、作家胡适,他的字是适之。
那么,为什么不用本名,而是要以“字”自称呢?
我国是个礼仪之邦,社交文化非常浓厚,而称呼作为社交的“开门礼”,自然得有所讲究。
古代的成年人,名大多是长辈才能叫的,或者有时为表谦逊时可自称。而同辈人之间叫名有失礼数,所以,为了表示相互尊重,就需要另起一个别名,这个“别名”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字”。
字,又称表字,是本名之外另起的一种别名,它是表示德行或与本名意义相关的一种称呼。据记载,古代男子20岁时就要取字,女子许嫁时也要取字。
比如说,我们很熟悉的孔丘,字是仲尼;诗仙李白,字是太白等等。
用“字”作为称呼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能够避免叫法重复。
古代时社交,很多时候都会以姓 职务的方式叫人。
比如说,姓周的医生我们会叫周大夫,姓李的老师又叫李先生,一旦在同一个地方出现两个姓李的大夫,那就很容易混淆了,而用“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这种重复的情况。
其次,能够避免直呼姓名,守住礼节。
如果不用姓 职务的方式来称呼对方,而是直接叫名,也显得有失礼数,或者会让人感觉太过正式。不仅如此,如果两个人关系比较好,直接叫名字的话,又会让人感觉关系有点疏远。
“字”作为社交的一种载体,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如何为自己取“字”?
北齐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第二卷里面提到:
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名终则讳之,字乃可以为孙氏。
可见,在古代,“名”是用来表明本身,而“字”是用来表示德行。人死后,后人要避讳他的名,而他的字可以作为孙辈的氏。
既然名和字被寄托了很深的含义,那么古人取“表字”时非常讲究也是理所当然了。
既然“字”这么重要,那么,古人是怎么给自己取“字”的呢?
每个人的名和字看着虽然不同,但仔细考察、分析、研究,也是有规律可寻的。
第一种是:按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第取字。
比如说,三国时期孙坚给其中四子取的字:长子孙策,字伯符;次子孙权,字仲谋;老三孙翊,字叔弼;老四孙匡,字季佐。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亦唯伯仲叔季图之”。意思是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
所以,孙坚四个儿子的“字”就是按长幼顺序取的。
第二种是:在表字上用“子”。
“子”在古代是男子的美称或尊称,所以受到很多人的青睐。比如说:
孔桩,字子思。
司马迁,字子长。
苏轼,字子瞻。
杜甫,字子美。
第三种是:名与字在意义上相关联。
上述两种表字虽然常见,但是与本名联系不大,古代还有很多人的表字与本名意义是有联系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关系:
① 并列式。
即表字和名意义相同或相通,属于并列关系,比如说:
宰予,字子我。予,是“我”的意思,意思相同。
张衡,字平子。“衡”与“平”的意思相近。
陆游,字务观。“游”与“观”同义。
孟轲,字子舆。“轲”和“舆”都是车。
② 辅助式。
即表字和名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可以互为辅助,比如说:
郑樵,宇渔仲。樵是打柴的,渔是钓鱼的,常为侣伴,互相辅助。
李渔,字笠翁。渔翁常戴蓑笠,两者互为辅助。
③ 矛盾式。
即表字和名意思正相反,比如说:
曾点,字皙。点为黑污,皙为白色。
朱熹,字元晦。熹是天亮,晦是黑夜。
刘过,字改之。改了就不为过错。
④ 扩充式。
即表字与名往往出自一句话中,意思相顺,而且字为名的意思作补充解释或修饰,比如说:
曹操,字孟德。《荀子·劝学》篇说:“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这句话里的德操,意思是道德操守,而曹操的字是德,对他的“名”作了修饰性的解释和补充。
⑤ 延伸式
即表字意为名字意思的延伸,比如说:
李白,字太白。太白是指太白金星,“太白”是对“白”这个字进行意思上的延伸。
杜牧,字牧之。牧之带有放牧的含义,也是对于“牧”字意思上的延伸。
古人对于取“字”的讲究,再一次证明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一种文化很有必要得到后世之人的重视和传承。
“字”在今天,还有传承的必要吗?
虽然说取“字”的文化,在我国历史板块上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今时不同往日,这种文化还有继续传承下去的必要吗?
不妨从以下3个方面来理解:
① 中国人口现有十几亿的人口,同名同姓的发生概率非常高,名字作为社交的第一把“钥匙”,确实不容忽视。
举个例子,在现代化的职场,对于领导的称呼很多都是姓 职务,比如说,李经理、刘总监等等;而员工也是“小 姓”的形式居多,比如说,小张、小柳、小谢等等。在规模大一点的公司,这种称呼重复的概率非常高。
如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字,是不是可以减少名称重复的概率呢?
② 信息时代,很多人在社交平台上,都习惯给自己起个“昵称”,这种文化已经达成了一种共识,并且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如果说,在未来个人品牌的交战之中,每个人都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字”,赋予它期待或某种意义,增加辨识度,会不会更好呢?
“字”,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称呼,其实并不简单。它承载着个人的理想,刻下了氏族的烙印,寄托了父母的期望,也传承着时代的气息。
在很早之前,文化界就有意恢复“表字”制度,对此,你怎么看?
更多的知识解读还在路上,我是土狗,下一期我们再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