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音书籍推荐(羡慕别人的金嗓子好声音)

这是宸妈2022年发布的第94篇原创内容

全文共计1783字‬,大约需要2-4分钟时间阅读

大学学的是音乐专业,对于声乐这门课程,我一直觉得是迷之教学。和钢琴这些可以经过反复练习熟能生巧的课程不同的是,声乐是运用自己的声音腔道,每个人都有自己专属的发声腔道,有爹妈给的先天好嗓子,也有老天爷不赏饭吃的“莎士比亚” “左轮”,唱得好和不好,有先天的元素也有后天的悟性。

配音书籍推荐(羡慕别人的金嗓子好声音)(1)

爱唱歌的孩子

比如和我一起上声乐课的某同学,声乐老师就无比郁闷的调侃过她,不论是发声练习还是歌曲演唱她永远保持和我相差小三度的音程关系,老师尝试了无数的启发和示范教学方法,始终没有办法扭转,于是我们两个人的声乐课,就成了系里极其喜闻乐见的“合唱”。

作为一个科班出生的音乐老师,对于人体的发声腔道自然是熟悉的,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只要能够正常发声说话的人,其实就都可以开口唱歌,那些经常不好意思的说自己没有音乐天赋唱歌不在调上的人,其实先天发声条件是具备的,至于音准和节奏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来达成的。

说来惭愧,对于自己的本专业,我已经很生疏了,很多年不用专业的唱腔唱歌,很多年忽视了唱歌的管道和腔体。

配音书籍推荐(羡慕别人的金嗓子好声音)(2)

《喊、说、唱:声音的秘密与威望》封面

看到《喊、说、唱:声音的秘密与威望》的时候,我很惊喜,没想到市面上居然有这种书,一本前抒情歌手及“声音教师”写给普通大众的关于声音的书,书中不仅有专业的声音管道和腔体的介绍说明,还有我们如何将声音进行训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论是说还是唱甚至喊的方法和技巧。

柏莲·昂赫 毕业于哲学系,对文学和哲学进行过深入研究,也曾从事抒情歌手演唱二十年,如今教授话语艺术和声音艺术。

配音书籍推荐(羡慕别人的金嗓子好声音)(3)

目录

在《喊、说、唱:声音的秘密与威望》这本书中,柏莲·昂赫用了数十个小的章节从我们的声音说起,我们每个人最熟悉又最陌生的声音,她带领我们探索声音的秘密,对声音进行了深入地描述,继而又做了颇具教学意义地介绍,我很喜欢书中提到的这两个点:

听见自己的声音

在书的一开始,柏莲·昂赫就举了例子:“一个人的声音不为其本人所熟知,在他人听起来却是其身份的象征。”

配音书籍推荐(羡慕别人的金嗓子好声音)(4)

内页

还记得第一次声乐课上,老师让我把自己的歌声录下来以便回家可以反复聆听自己复习巩固课堂上学习到的发声技巧。第一次听到自己的声音从卡带机里传出来,我是吃惊的,我以为自己的歌声是优美又不失张力的,实际上在录音中传出来的歌声却是尖锐完全没有柔和的,难怪声乐老师要让我回家自己听找问题。再后来,普通话水平测试,也是上机录音,从耳机里自己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也是有着和意识中完全不同的感觉的。

大学时代,我喜欢听电台,主持人柔柔软软的声音,让人听到后就瞬间情绪安定下来,这样用声音营造的氛围,让人不能忘。

配音书籍推荐(羡慕别人的金嗓子好声音)(5)

内页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在某个时刻突然听到从外界传来自己的声音,有些熟悉,有些陌生,让你满意又让你有些失望?

柏莲·昂赫说,我们首先要听到自己的声音,不论和你预期的有什么不同,听到才能逐渐调整。因为听见了你才可以逐渐将自己的声音塑造成你自己喜欢的模式。

用我声乐老师的话来说,我们唱歌是要将发声器官形成一个通畅的管道式的腔体的,肺和呼吸肌给予原动力支撑,喉和声带打开,鼻腔和喉产生共鸣,整个管道立体又通畅,像极了小号这样的乐器。

配音书籍推荐(羡慕别人的金嗓子好声音)(6)

内页

柏莲·昂赫在书中说,我们的声音就是一种与其他乐器不完全相同的乐器。

听见自己的声音,了解自己的这个专属乐器,你也可以成为那个会唱歌的“夜莺”。

让别人听见我们的声音

只要你能正常发声说话,你的发声器官就是具备了成为乐器的基础条件的,那么让别人听见我们的声音,你就需要做以下几个训练:

  1. 训练耳朵。学会聆听和辨识,自己的声音是什么样的,有哪些地方是自己不喜欢需要调整的。
  2. 找到自己声音的舒适度。每个人都有自己声音的专属舒适度,去找到自己不同的音高音低的声音区域,稳定自己的声音舒适度。
  3. 训练自己的声音记忆。人体发声是依靠振动来的,我们当然可以通过训练让自己熟悉并记住不同的振动。

配音书籍推荐(羡慕别人的金嗓子好声音)(7)

内页

让别人听见我们的声音,像动物叫喊一样灵活运用自己的声音腔道,通过柏莲·昂赫在附录中详细列出的22个发声练习真的可以达到!

我喜欢这本《喊、说、唱:声音的秘密与威望》,它让我再次回忆起自己的专业,对于自己的声音塑造,对于自己专属的这个乐器我们可以像孩子们那样,用这个器官尽情玩耍,随性开心。

我是宸妈,2021年读书247本、一周至少读4本书的读书人。关注青少年教养和自我终身学习,分享我的读书、教育和心理知识。喜欢我的原创文字欢迎关注、点赞、转发和评论!转载请联系本人,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