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上外放声音(乘坐公交不得饮食和外放声音)

乘客可以免费带领两名儿童乘车;

禁止在车厢内使用电子设备时

外放声音;

禁止携带猫狗等宠物、

电动自行车、电动代步车等乘车……

近日

修订后的

《上海市公共汽车和电车乘坐规则》

正式实施

公共交通上外放声音(乘坐公交不得饮食和外放声音)(1)

据悉,《上海市公共汽车和电车乘坐规则》最初由市交通委于2016年制定并发布,对倡导文明乘车、安全乘车等起到了积极作用。针对行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自去年3月起,市道路运输局会同相关部门开展了《乘坐规则》的修订工作,于7月初步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记者注意到,此次修订后实施的《上海市公共汽车和电车乘坐规则》与2016年的版本相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了调整:

增加了乘坐无障碍公交车相关要求。乘坐轮椅的乘客在乘坐无障碍公交车时,轮椅应当移动至无障碍区域并安全固定。

增加乘客安全乘车的要求。乘客乘车时应当做好自我保护,坐稳、站稳和扶牢,自行妥善保管携带物品。待车辆停稳后,乘客依次先下后上。乘客乘坐高速公路线路时,应当规范佩戴安全带。

修改乘客上车时不得携带相关物品的要求。考虑到当前上海公交均为空调车,空间较封闭,严禁携带活禽以及猫、狗(导盲犬、军警犬除外)等动物;严禁携带有严重异味、刺激性气味的物品。

同时严禁携带其他可能污损车辆、危及行车安全或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物品(含充气气球、电动自行车、电动代步车等其他充电辅助交通工具,残疾人轮椅车、婴童车除外)。

公共交通上外放声音(乘坐公交不得饮食和外放声音)(2)

增加乘客文明乘车的要求。增加部分禁止性条款,包括在车厢内饮食(婴儿、病人除外)、吸烟(含电子烟)、点燃明火、随地吐痰、便溺、乱吐口香糖和乞讨;擅自涂写、刻画或者悬挂、张贴物品;在车厢内大声喧哗、吵闹,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

乘客免费带领儿童数量增加为两名。根据国家人口政策调整,乘客可以免费带领两名身高1.3米(含1.3米)以下儿童乘车,超过两名的按超过人数购票。

增加非现金支付方式。目前使用二维码扫码等移动支付乘客比例增多,支付车费方式已不再局限于票卡形式。因此,修改乘客乘坐无人售票车的支付方式要求,增加使用符合金融标准的非现金支付方式支付车费。

增加乘客公共卫生要求。考虑到新冠疫情期间,乘坐公共汽车要求佩戴口罩等要求,明确乘客应当自觉遵守有关公共卫生及其他突发事件等方面的管理规定。

记者从沪上公交企业了解到,新版《乘坐规则》目前正在公交车厢内公示栏、起讫站点上“四牌一图”宣传栏进行更换,其中车厢内公示栏分为插片式和LED两种形式,更换工作将于本月底完成。

对于这个新规

不少网友都表示支持

↓↓↓

公共交通上外放声音(乘坐公交不得饮食和外放声音)(3)

公共交通上外放声音(乘坐公交不得饮食和外放声音)(4)

公共交通上外放声音(乘坐公交不得饮食和外放声音)(5)

公共交通上外放声音(乘坐公交不得饮食和外放声音)(6)

公共交通上外放声音(乘坐公交不得饮食和外放声音)(7)

公共交通上外放声音(乘坐公交不得饮食和外放声音)(8)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

希望能够落实执行

↓↓↓

公共交通上外放声音(乘坐公交不得饮食和外放声音)(9)

公共交通上外放声音(乘坐公交不得饮食和外放声音)(10)

对于这个新规

你怎么看?

一起评论区聊聊吧!

东方网综合上观新闻、网友评论

来源: 东方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