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感恩格言(孔子以德报怨愚仁)

在《论语·宪问》中,孔子讲:“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主张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中国古代有一个唾面自干的故事。娄师德,是唐朝名将,为人谨慎,宽宏大量,喜怒不形于色。当弟弟出去担任官职之时,娄师德教导弟弟要懂得忍耐。

弟弟讲,别人对我吐口水,我把口水擦掉就是了。娄师德却说,擦掉还是会体现出你对他做法的不满,你应该让风把口水吹干。

娄师德这一做法,颇像《圣经》所讲,“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这种以德报怨的方法,看起来忠厚仁恕,但并不是孔子所主张的,因为这会让人丧失真性情,变得更加伪善。

以直报怨,对人不偏不倚,用正直的行为去回报别人之前不好的举动,以德报德,知恩图报,以仁德的行为回报别人的恩德。

以德报怨,只会姑息养奸。对待怨恨或者违法乱纪的事情,必须要公平公正的对待,而不能一昧的妥协与让步。对于于自己有恩的人,一定要知恩图报,应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孔子感恩格言(孔子以德报怨愚仁)(1)

施恩者应当抱着施恩不图报的态度,但受恩者一定要有受恩记于心的觉悟。正是在看似矛盾的二者中,体现出了中国的和文化,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与进步。

关于以直报怨,有一个很好的典故。晋平公在位时,南阳县缺少个县令。于是,平公问大夫祁黄羊,谁担任这个职务合适。祁黄羊回答说:“解狐可以。”

平公听了很惊讶,说:“解狐不正是你的仇人吗?你怎么推荐仇人呢?”祁黄羊答道:“您是问我谁担任县令这一职务合适,并没有问我谁是我的仇人。”

于是,平公派解狐去任职。果然不出祁黄羊所料,解狐任职后为民众做了许多实事、好事,受到南阳民众的拥护。解狐可谓是以直报怨的典范了。

但我们也不能斤斤计较。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若是事事都计较一番,难免陷入冤冤相报何时了的困境之中。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对于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情,不妨一笑而过,让其随风而去。而面临是非对错的原则性问题,则不能姑息纵容,要公正公平。

孔子不赞成以怨报怨。不赞成以一种恶意,一种怨恨,一种报复的心态去面对别人的不道德,否则这个社会将是恶性循环,无休无止,那样我们失去的将不仅是自己的和谐,当今的和谐,还有子孙后代的和谐。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让我们以公平公正之心对待世间不公之事,恪守原则,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善意,明辨是非,共创和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