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式加兰德步枪基本资料(火力能压制轻机枪)

美国军队历来重视单兵步枪火力,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军方发现M1903步枪上膛太慢,而M1918自动步枪又太重。1924年,美国军方制定出新一代自动、半自动步枪的设计要求,具体要求为"口径7.62毫米,制造和维护极其简单的单兵自动上膛步枪"。就在军方提出新步枪要求时,当时正在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工作的武器设计师约翰·坎特厄斯·加兰德( John Cantius Garand )恰好在设计半自动步枪,他制造的样枪于1929年被送到阿伯丁试验场参加美国军方新式步枪选型试验。1932年加兰德的设计被选中,1936年终于被正式定型命名为"美国.30口径M1式步枪",简称M1加兰德步枪。

m1式加兰德步枪基本资料(火力能压制轻机枪)(1)

M1加兰德分解图

M1加兰德步枪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枪机回转式闭锁,导气管位于枪管下方。尽管外形与当时其他国家生产的步枪相似,但是M1加兰德步枪供弹方式非常有特色,其采用可以双排容纳8发子弹的钢制漏弹夹供弹,当装填时,将弹夹由机匣上方压入弹仓。由于有时弹夹中的子弹位置不正会影响装弹,因此经常能看到美军士兵取出弹夹后在钢盔上磕几下使子弹对齐。当打完最后一发子弹射时,一直紧紧压着弹仓底部的退夹器会猛地弹出,将空弹夹向上抛出弹仓并发出清脆的"叮当"一声,提醒士兵重新装填子弹。除了发射子弹,M1加兰德步枪还可以安装刺刀和榴弹发射器。

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军面对着日本军队。与德军相比,日军的步兵装备要孱弱很多,个步兵班除了10多支三八式步枪,还有1挺大正十一式轻机枪。在太平洋上都是岛屿作战,环境以树木茂盛的丛林为主,双方步兵常在200米以内的距离上发生遭遇战和突袭战。日军的精确射击战术在这里根本派不上用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向对方所在位置乱射一通。实战中日军每发射一发子弹就会遭到美军60发子弹的回击,两个使用M1加兰德步枪交替射击的美军步兵甚至可以压制日军的轻机枪火力。在茂密的丛林中,M1加兰德步枪有节奏的射击声总是让日军心惊胆战。

m1式加兰德步枪基本资料(火力能压制轻机枪)(2)

M1加兰德用的8发弹夹

M1加兰德步枪的优点是非常明显的:1.高射速,M1加兰德步枪自动上膛的设计使其装弹速度比手拉上膛的后拉枪机步枪装弹速度高3~4倍,一个熟练使用M1加兰德步枪的美军士兵可以轻松压制3个以上使用后拉枪机步枪的对手;2.相当不错的精度,虽然 MI 加兰德步枪做工并不精细,但是其仍然可以在500~600米的距离准确杀伤敌人;3.极高的可靠性, MI 加兰德步枪采用导气自动方式,导气原理动作比较简单但是非常可靠。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M1加兰德步枪是各国主力步枪中故障率最低的,它经历了北非风沙满天的酷热沙漠、太平洋雨水众多的丛林、阿登地区冰雪连天的山地,还有更为致命的美军新兵的粗暴操作,M1加兰德步枪都轻松应对。

m1式加兰德步枪基本资料(火力能压制轻机枪)(3)

虽然 M1 加兰德步枪非常优秀,但是还是有些缺点:1.装弹量少且重新装弹困难,作为步枪, MI 加兰德步枪的8发容量比较大,但是作为半自动步枪,这个弹容量就显得较小;2.射击中间无法重新装弹而且容易被敌军估计,老练的对手会通过判断这种特有的响声来估算美军装弹时间,趁机发动攻击。

M1加兰德步枪可靠性高,射击精度高,易于分解和清洁,它被证明是一种可靠、耐用和有效的步枪。战争中手持M1加兰德步枪的美军士兵在太平洋岛屿、东南亚丛林、非洲沙漠、欧洲战场战斗,M1加兰德步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大多数战场上都有过出色表现,被公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好的步枪。美国著名将军乔治·巴顿评价它是"曾经出现过的最了不起的战斗武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