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著名画家高云(高云与他设计的邮票)
《徐霞客诞生400周年》纪念邮票
高云,1956年11月生于南京。1972年,16岁的高云插队苏北时开始学习画画。他称当时“学画画只想谋个职业,由于白天要劳动,于是就每天早上坚持四点起床练习画画,那时苏北特别冷,手都被冻坏了,但是我坚持了下来”。1974年18岁的高云,首次出版了独幅作品《小小神枪手》。1979年,他的国画《时时刻刻》首次入选江苏省青年美展。1978年,高云考入南京艺术学院,攻读中国画专业,在校期间出版了第一本单行本连环画《灯花》。南艺毕业并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后,分配到江苏省人民出版社做编辑工作。天道酬勤,高云创作的《罗伦赶考》连环画在1983年《连环画报》杂志上连载时,引起国画界的轰动。该作品获得第六届全国美展金奖,高云也成为江苏省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人,这年他27岁。高云的巨大成功,引起著名邮票设计家邵伯林的关注,当确定于1987年发行《徐霞客诞生400周年》纪念邮票后,邵伯林聘请高云为特约设计者。高云初次设计的“徐霞客”邮票就被评为当年的最佳邮票。
2003年发行的《梁山伯与祝英台》邮票
高云在设计《梁山伯与祝英台》邮票时,看淡这个民间故事的不同原地之争。高云认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因为一部同名越剧而广为传播的,因此在创作上他十分注意对越剧人物的揣摩。在邮票创作时,高云作了如下安排:表现手法采用年画常用的勾线平涂的方法;造型则借鉴越剧造型,同时也吸收了明代木刻插图的造型语言;着色则尽可能将艳丽与古色古香相融合;服饰道具也刻意模糊历史背景;画面构成上相应减弱写实成分,以强化传说色彩。具体到每幅画面的构思上,高云采用了象征手法来表现人物、烘托情节。因此,《梁山伯与祝英台》邮票中的“草桥结拜”“三载同窗”(图3)“十八相送”“楼台伤别”“化蝶双飞”(图4)被高云先生表现得多情而浪漫。
《梁山伯与祝英台》邮票发行后,再次受到广泛好评。佳邮的评选因素颇多,这套邮票虽然没有被评为最佳邮票,然而,却在第十届国际政府间邮票印制业者大会的评奖中获得了最佳创新一等奖。这与精美的邮票图案设计仍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2004年,高云经公推公选担任了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一职,同时他还担任江苏省政协常委、江苏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多个职务。高云的工作更为繁忙了,但他仍接受了他的第三套邮票即《京剧生角》设计任务。
他的这套邮票设计“并不轻松,甚至比前两套邮票设计还要难”。要将广大民众所熟知的京剧人物刻画准确,又要在有限的方寸上将细节表现完美,并使人们对京剧流派的认同差异用6个画面表现好,它既不同于古代人物的表现,也不同于民间故事的创作,其难度可想而知。
高云反复思考,力求以写实的造型,靓丽的色彩,追求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在表现手法上仍使用了民族特色鲜明的勾线平涂艺术样式,并特别吸收了水彩画的一些手法以丰富画面色彩,使画面轻松而鲜艳,以符合现代审美习惯。在高云的笔下,周瑜的年轻气盛、英俊威武;高宠的英勇善战、视死如归;许仙的少年单纯、追求生活;蔺相如的稳重刚劲,宽宏大度;宋士杰的疾恶如仇、正直豪爽;任惠堂的机智敏捷、果敢必胜均表现得恰到好处。使这些在中国大众百姓耳熟能详戏剧人物在邮票上得到精准表现。
2007年3月《京剧生角》邮票发行后,受到集邮界和社会的广泛好评。该邮票在第十二届国际政府间邮票印制业者大会评奖中获得了最佳凹印奖。
图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摘自:南京李茂长的博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