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影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电影市场发展新机遇)
从21世纪初开始,中国电影经历了产业化改革,由于种种原因,主旋律电影一度市场表现欠佳,主流文化表达面临着一种失语危机。一个对比是,在中国电影银幕数量大增的情况下,轻量化的文化表达成为电影市场的宠儿,青春片、喜剧片接连迎来票房爆发期。
在李洋看来,中国电影的这种状态是在“疯跑”,“跑着跑着把衣帽跑丢了,魂也跑丢了”。
而近年来,电影市场的不断开放,国产电影与越来越多优秀的海外电影同台技,因此观众对国产电影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李洋认为,这倒逼了创作者去打造能够有效实现主流文化表达、制作水平更高的电影产品。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成熟的拍摄技术和商业类型片的包装,新主流电影找到了主流文化表达的通道,接连几部佳作的出现,让观众眼前一亮。
段连民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新主流电影的概念里多了一层市场认可度的因素,“是创作者顺应时代,改变思维方式和创作风格所带来的可喜变化”。
30年回顾主旋律电影的面貌大转变
《战狼2》是17年的首部“现象级”国产电影。更值得一提的是,它是又一部票房和口碑双赢的国产主旋律电影。再往前看,主旋律电影所呈现的是不一样的面貌。
早在改革开放前,就涌现出一波诸如《地道战》《英雄儿女》为代表的主旋律电影作品,它们主要反映中华儿女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保家卫国、英勇抵抗的大无畏精神。
1987年,时任中宣部副部长的贺敬之,在全国故事片厂长会议上首次提出“主旋律”的概念,他表示:“全国故事片作品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内容,应该成为我们时代的主旋律。”
“之所以提出 主旋律 的概念,是因为中国电影市场不愿被商业片所征服,要保证主流价值观在电影文化里有所传递。”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表示,在当时,主旋律电影和商业电影基本上是持对立态度的。
张颐武回忆,上世纪80年代后期及90年代初,国产主旋律电影以两大类为主:讲述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的电影;以树立时代典型、歌颂模范人物为主的电影。
然而,因大多数主旋律电影的叙事模式过于概念化和公式化,被观众敬而远之,其在市场上曾遭遇几度低迷。在观众心目中,“主旋律”三个字甚至一度成为“假大空”的代名词。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中国电影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主旋律题材如何和市场对接更成难题,鲜见现象级“主旋律大片”。正如黄建新导演所说:“前些年我们把主旋律拍得太不像电影了。”
可以看到的是,主旋律电影过往的拍摄手法正在被创作者所摒弃。“近些年主旋律题材影片在继续保留主流价值观内核的前提下,不断在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上向年轻化、商业化、娱乐化的方向倾斜。”何光总结称。
商业化探索
从《大决战》到《智取威虎山》
“建国三部曲”是绕不过去的案例。从2009年的《建国大业》开始,以“数星星”的方式获得了商业的成功,这一模式在后两部中也得到了延续。张颐武将此概括为“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探索”。
除了演员阵容的明星化策略,主旋律电影在商业化道路上所展开的另一项摸索,是类型片的操作方式及视听的奇观化。
张颐武举例说,在此方面的尝试,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的《大决战》,该片曾动用大量人力物力拍摄出宏伟的战争场面。《建军大业》花大力气拍摄了炮火连天的多场战争戏。
有意思的是,在主旋律电影主动向商业化方向靠拢的同时,这股潮流还出现了逆向的演变——不少民营影视公司拍摄的商业电影,有意识地将主旋律元素引入创作之中。冯小刚的《集结号》、徐克的《智取威虎山》、林超贤的《湄公河行动》,按张颐武的说法,均体现出“商业类型片的主旋律化”。
以《智取威虎山》为例,导演徐克采用的是好莱坞大片的拍摄手法。而据出品人于冬所述,主旋律电影只有采用当今年轻观众接受的视角和现代的电影技术来作,才能真正“接地气”。
是什么让主旋律电影发生了改变?何光认为,除了电影创作者的积极思变之外,还与日益增长的大众娱乐需求有关。观众高涨的消费热情带动了电影行业的繁荣,华语电影在题材、质量和数量上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果主旋律电影能够迎合观众心理,用精彩的故事、精致的视效和市场化的营销手段,来对电影进行推销,更易实现寓教于乐、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何光说。
主角的变化
从“年级主任”到“邻家哥哥”
其实,无论采用“明星化策略”,抑或披上商业类型片的外衣,都是主旋律电影求变的表面手法。
“现在的主旋律影片不再单纯讲 为革命奉献 了。”赵卫防对南方日报记者示,以《战狼2》为例,影片中我国海军进行的救援行动,是以“撤侨”这一真实案例为依托。他认为这既体现出了对生命的尊重,也传递了“以人为本”的主流价值观。另一面,以往的主旋律题材电影里,人物和大众的想象是有脱节的,要么历史感太重,要么是近乎完美的“高大全”形象。对于从小在互联网环境中长大的年轻人来说,这早已不符他们的审美标准,立体鲜活的人物才更为他们所喜爱。
专家眼中的“新主流大片”
去年11月,《当代电影》曾就此话题专门组织过一场研讨会。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中国艺术院影视所副所长赵卫防等均为出席专家。
陈旭光解释了“新主流大片”的含义:首先,是主旋律题材,充满正能量;其次,贴近大众文化性,故事性、戏剧冲突性强。
何光对南方日报记者表示,新主流大片的突出特征是,在保证思想性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电影的工业化水平,用明星主创、大制作、强特效、重整故事线等方法强化其商品属性。
随着时代的变化,“主旋律”在电影范畴的含义也有所转变,和以往有颇浓的“宣教”意味相比,如今的主旋律更注重传递正能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