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时闻花香雨落时听雨声(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花开时闻花香雨落时听雨声(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1)

惊蛰

今天是“惊蛰”节气。惊蛰,古称“启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此前,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气,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惊蛰”的到来,正值九九时节,是人们欣欣然迎接久违的春姑娘的时候。惊蛰节气的基调,是温暖而欢快。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惊蛰”节气,北京的大街小巷里,迎春花已经迫不及待地绽放了,预示着春天的临近。北京人一直就有爱养花、赏花的传统。

北京人爱养花,自然,逛花店也就成了一种乐趣。

北京的花店一年四季花事不衰,各种各样的花儿清香满室,秀色宜人。冬天,绿叶红花,春意盎然;夏季,枝繁叶茂,清幽爽目。

这些年,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重视家居的品位,甭管住的地方大小,家具和摆设的古朴与新潮,总之,屋里总得摆上几盆花,这样才有品位,也显得有生机和活力。

当然,现在花的品种也多了,就连昔日只有文人雅士喜欢的盆景,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花店里除了奇花异草以外,玲珑奇巧的盆景也占有突出位置。

花开时闻花香雨落时听雨声(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2)

在老北京,街面上是没有鲜花店的。一些史料记载的花店,均为簪花,即绢花店。当年,京城的妇女以头戴身佩绢花为时尚。绢花曾是京城民间手工艺的一绝。

做绢花的手艺人摹仿能力极强,用各种颜色的绸缎,做出来的花儿惟妙惟肖,非常逼真,常常可以以假乱真。

京城簪花的制作与销售多为前店后厂,主要集中在崇文门外。北京有一条著名的街道叫花市,便是以此为名。顾名思义,花市的花,是簪花,而非鲜花,花的读音必须儿化,念成“花儿市”,不然便没味了。

那会儿,京城难道没有卖鲜花的吗?当然有。因为簪花再美,毕竟是假的,没有灵气,而且属于装饰物,真正赏心悦目的还是鲜花。

鲜花,不但老百姓喜欢,王公大臣、达官显贵也钟爱她。

据说当年的慈禧太后就酷爱奇花异草。您想她的小名儿叫兰子,就是个花名儿,她能不爱花儿吗?

“老佛爷”喜欢花儿,当然,她身边的宫女们也不能不喜欢。传说北京人爱喝的茉莉花茶,就是从慈禧“老佛爷”这儿来的。

不管怎么说吧,花茶跟鲜花有关,而鲜花又是宫里皇妃的钟爱之物。

北京最初的鲜花市场在广安门内的慈仁寺,因为这儿离黄土岗比较近便。以后又挪到宣武门外的上、下斜街和土地庙一带。

每到花季,丰台的花农荷艳担香,从十几里外的花乡,步行到花市,一路飘香,成为京城的一道景观。

花开时闻花香雨落时听雨声(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3)

到了清末,花市又移到东西两庙(护国寺和隆福寺)。直到20世纪60年代,两庙仍是花市和花店较集中的地方。

北京地处温带地区,花期较短,应时应令的鲜花必须在温室里养植。老北京把温室叫“暖洞子”,这里养出的花也叫“堂花”。因为“堂”的古字也作“唐”,所以也称“唐花”。现在中山公园里的花房,就叫“唐花坞”。

直到民国初年,北京才有专门的花店。

那时城里人已有饮茉莉花茶的嗜好。一些茶叶铺怕从南方来的花茶跑味儿,便自己现窨现卖。窨茶主要用茉莉、玉兰、栀子、含笑等花。

要使这些花芳香浓郁,必须在含苞待放时掐下来。花骨朵儿和已开放的花,窨出来的茶,香味儿不浓,茶叶铺不要。所以,茶叶铺要在午后时分掐花,然后用铁盒封好,茶叶铺按朵儿论价。这种供应窨茶的花店叫“白货厂子”。此外,有的花店还专门为药铺种植入药的花。

在老北京,花店的主顾大多是大宅门的达官显贵。这些大户逢年过节讨吉利,婚丧嫁娶装门面,都需要大量的鲜花。

当时一些王府和权贵的家里,都有专门养花的“花把式”,但有些大户人家为了减少雇用人工的负担,把养花儿的事由花店包下来。

花开时闻花香雨落时听雨声(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4)

花店的把式除了管拾掇宅门的花木,也管其他跟花有关的活儿,比如办丧事,花店管做“灵活”,用松柏扎成松人、松亭、松鹿,12件一套,这些“灵活”比卖鲜花更有赚头。

不过,红白喜事用的鲜花,毕竟不如平时人们家里摆放和院子里种的花儿多。花店的主要收入还是出售盆花和应节当令的鲜花。

老北京人活得洒脱,也活得滋润。住四合院讲究“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

院子里当然不能光种石榴树,还有象征富贵吉祥的四季海棠、玉兰、牡丹、丁香等。

为什么说多种名目呢?因为北京人在院里种什么花,在厅堂和卧室、书房摆什么花都有讲儿,不能乱种乱养乱摆。

当然,花把式的功夫是拾掇花儿。养花是需要学问和技术的,一般人看花赏花可以,真让您养,未必能养得好。

解放后,北京的花店兴旺起来,除了一些传统花木,花木工人还不断地移植和引进新的花卉品种。花店里的花儿万紫千红,群芳争妍。鲜花的价格也越来越便宜,鲜花逐渐成为美化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点缀品。人们逛一趟花店,花钱不多,就可以端几盆喜爱的花回家。

花开时闻花香雨落时听雨声(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5)

现在北京的花店,跟过去的花店不一样了。过去的花店是一家一户的小门脸儿,即门市部。人们买鲜花,只能奔这种花店。

现在,北京已形成了若干个大的花鸟鱼虫市场。这类市场面积很大,北京人所说的花鸟鱼虫儿“四大玩”都集中到了一起。除了这“四大玩”,还有奇石、紫砂、玉器、古典家具等文玩。

人们到花鸟鱼虫市场逛一趟,想看的想养的想玩的东西都能买到。

值得一说的是,过去那种一家一户的小门脸儿花店,在京城还能找到,但有所不同的是,现在这种花店主要经营的是插花。

这种插花是20世纪90年代末,从日本和东南亚引进的“舶来品”。目前深受喜欢时尚的女士们喜欢,尤其是青年人为自己的情侣买几束鲜花作为礼物。

情侣们手捧鲜花,会感受到一种浓浓的爱意,胜过许多甜言蜜语。而新居摆上几束插花,会让人们贴近大自然,让居室“环保”,清新怡人,也会给平淡的生活增加许多情趣。

花开时闻花香雨落时听雨声(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6)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绿色,也离不开鲜花。就像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一样。

有花就会有花店,花店是一座城市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一种载体或符号。

透过花店的变化,我们可以感受到一座城市的历史变迁和发展,难道不是吗?

【本文来源于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道北京》】

花开时闻花香雨落时听雨声(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