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特色文旅产业发展之路 文旅融出新天地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秋看绿减红瘦,芦花飞雪;冬观雪映湿地,万鸟翱翔。”深秋时节,高邮珠湖小圳秋芦绽放,花絮纷飞,微风拂过,一副“蒹葭秋雪”的诗意美景令人沉醉;不远处,在被一片红豆杉林映红的湖水边,成群的红豆鸡正啄食嬉戏;而此时大棚里正努力“涨红脸”的草莓也即将迎来采摘……诗意的美与野生的趣,令这个新晋网红小镇民宿每逢周末都迎来“客满”。
按照“融植被,合四季”的绿化理念,“桃杏争春,四季皆美”的珠湖小圳,是近年来高邮乡贤倾力打造的一处“康养 旅游”新业态。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这些年,这座全国唯一以“邮”命名的古城——高邮,紧扣一个“融”字,深度挖掘自身资源禀赋,不断创新培育出了一批“拿得出手”的文旅新IP,在文旅市场竞争高度同质化的当下,闯出了极具地域特色的“新天地”。
地处水网密布、物产丰饶的里下河地区,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和2200多年建城史的高邮,其最大特色是文化,最美底色是生态。盂城驿、镇国寺、高邮湖、汪曾祺纪念馆、双黄蛋……提起高邮,总有那么几个“基因”让人深谙于心。“然而,高邮的旅游资源虽丰富,但当下旅游景区仍处于浅层次观光阶段,分布散且缺乏关联性,文化积淀浓厚却缺少核心IP。”高邮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戴小斌认为,“只有打通旅游与文化、生态、农业等产业的壁垒,不断挖掘整理打造亮点,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文旅市场抢占一席之地。”
在世界遗产、“运河十二景”盂城驿拐角处,270多米长的南门大街依旧保留着明清旧时模样。2019年,随着一声“开街喽”,两扇朱红大门徐徐打开,商户门庭若市,千年老街焕发新生。近年来,高邮以运河文化为核心,打造运河·盂城驿历史文化街区,充分放大运河文化魅力。2021年,街区共接待游客136.01万人次,古街重现“牙旗穿夜市,铁马响春冰”的夜市盛况。今年,该街区连获首批“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省“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示范项目、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省智慧旅游景区四项荣誉。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成为当下文化和旅游同频共振的必然选择。高邮现拥有3处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6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延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脉,高邮将建设大运河文化博览城列为政府5年10件大事之一,目前已建成高邮市博物馆、高邮当铺博物馆、中国集邮家博物馆、非遗文化展示馆、汪曾祺纪念馆、北门瓮城遗址公园、明清运河故道遗址公园等,向社会开放,让文化在旅游中“活”了起来。
“‘旅游 ’体现的是旅游业寻求与相关产业相融发展的努力,‘ 旅游’,则是其他产业与旅游业的主动融合、合力联动。”戴小斌说,从“旅游 ”到“ 旅游”,绝不仅仅是产业与旅游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产业化程度的提升,是多方面、多范围的产业重塑与再造。目前,高邮盂城驿“文物+旅游”、湖上花海“生态+旅游”、珠湖小圳“康养+旅游”、汇金酒厂“工业+旅游”、文体公园“体育+旅游”、西堤风景区“休闲 旅游”、汪曾祺纪念馆“名人 旅游”等多产业与旅游联动发展,构建起一批具有高邮特色的旅游新业态。
11月初,第十三届环高邮湖自行车赛鸣枪开跑,300余名骑行爱好者沿高邮湖畔、运河之滨骑行130余公里争相“打擂”。从2010年起,历经10多年精心打造,该项赛事已成为区域性全民健身的品牌赛事、发展全域旅游的重要推手和展示高邮形象的亮丽名片。无独有偶,多年来,高邮不断打造品牌活动、赛事为文旅融合赋能添彩。举办并参与“水韵江苏·有你会更好”文旅消费推广系列活动,高邮市荣获首批“长三角高铁旅游小城”称号;举办“寻老味·秦邮八珍”波司登国际大酒店第四届邮城老味道旅游美食节;举办“临泽汤羊温补节”、“驿心·温泉养生节”等,并通过“高邮文旅”微信公众号、抖音官方号等自媒体宣传,累计视频播放量1380余万,累计获赞102.2万,累计互动107万余次,向外界展示了高邮的烟火气息,极大提升高邮文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戴小斌说,“发展旅游是对城市全方位的推广和展示,游客的第一认知是获客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发掘独特的‘城市印记’”。高邮有双黄鸭蛋、东西双塔、古今运河、南北大街……抓住中国人“成双”喜好,借用高邮名人秦少游“两情久长”的愿景,提炼出“好事成双在高邮”的城市印记,如今已经成为高邮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2021年5月高邮创成省第四批全域旅游示范区,12月入选首批省级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示范区名称为“‘好事成双•邮你更好’省级文旅融合示范区”,2022年底正式获批。
文旅融合产业已成为高邮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今年6月,在扬州举办的“2022世界运河城市论坛”,投资1亿元的神居山汉林龙茶业博览园、投资3亿元的启迪荣耀冰雪项目现场签约。今后五年,高邮将围绕“聚焦江苏绿心、加快中部崛起”目标定位,实施“文旅融合发展提质增效”工程,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主线,构建“一轴四组团”文旅产业总体架构,推动文旅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15%,旅游收入突破 170 亿元,力争创成国家级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通讯员 邮萱 邮旅轩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李源 李鑫津 见习记者 韩然百
编辑: 张韦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