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事件的界定与分类 观察舆情

网络舆情事件的界定与分类 观察舆情(1)

11月30日,朋友圈被《罗一笑,你给我站住》一文刷屏,小女孩罗一笑,仅5岁多就身患白血病,确实值得我们同情。但全国上下患重病的孩子并不只有罗一笑。所以罗一笑为什么会引起全国上下关注,甚至成为一个舆论事件,这是一个十分值得探究的问题。

这里梳理了该事件舆情发展情况,并从该舆论事件中的情绪和需求角度出发,对舆论化原因进行了解读,对走向进行了研判,或许有些肤浅、片面、不到位,仅供广大网友参考。

一、总体传播情况:3小时传播量破千万

监测结果显示,事件传播主要从11月30日7时开始发酵,短短3个小时内,传播即达到峰值,峰值传播量近500万,3小时累计传播量超过1000万。

罗一笑事件微博传播时间轴

11月28日16:21

11月30日中午

深圳市社保局发布罗一笑住院费费用清单

11月30日晚间

深圳市民政局成立调查组,调查罗尔事件

二、媒体报道分析

1、新闻媒体:聚焦事件背后是否存在营销

主流媒体纷纷发文关注事件进展,经过梳理,突出如下:

焦点一:罗一笑事件被指营销

《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的文章刷爆朋友圈,但迅速有人爆料,称此事为一家p2p公司的营销。

罗尔本人也承认“他们可以在公众号上吸粉,同时也可以帮助笑笑,就同意了”。知情人透露,罗尔在东莞和深圳有三套房,并非穷人。

焦点二:小铜人回应:谣言将不攻自破

11月30日上午,小铜人公司相关负责人回应:据不完全统计,仅30日凌晨腾讯开通的捐款通道,已收到捐赠200余万;近日,我们会对外公布捐款明细等内容,谣言将不攻自破。

按照小铜人金服承诺的,将实现50万元的捐赠。该公司同时表示,目前深圳市民政部门已经介入,共同监督这笔善款的使用。

但该公司所在的福田区民政局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尚不知道此事。

焦点三:网友打赏、转账惊动微信

公众号“罗尔”表示,发表该文的两个公众号“P2P观察”“罗尔”均在当日收到5万打赏的上限,甚至午夜过后,赞赏功能恢复不到2小时,赞赏金再次突破5万上限,此举甚至震动了微信官方,关闭了公众号“P2P观察”赞赏功能一个星期。另外,微信后台发现加罗尔好友的人太多,且一加他就给罗尔钱,不让他再加好友了。

2、自媒体

(1)微信平台:事件引发多篇10万

事件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广泛传播,短时间内引发了多篇阅读量10万 的“爆款”。

(2)新浪微博:大V号覆盖粉丝近亿

数据显示,事件发酵过程中,多个微博大号介入传播,累计粉数超过9700万(含重复)。

三、网民评论情况分析

随着罗一笑事件幕后真相被渐渐揭露,引发了网友的强烈谴责,表示无论是罗一笑父亲罗尔还是幕后营销人,都不应利用无辜孩子做带血营销;超七成网民持负面立场。

此外,罗尔被曝拥有较强经济能力(拥有三套房产),加剧了网民愤慨情绪;约两成网民持中立态度,对整个事件的真实性持观望态度。

此外,罗尔在此前一篇文章中自称基督徒,随后一篇名为《耶稣,别让我做你的敌人》的文章更广泛传播,引发了众多基督徒网友的共鸣。

在其系列文章评论中,大量基督徒网友留言为病童祈祷,部分宗教色彩明显的评论获得点赞数过万(随后被删除)。

四、该舆论事件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个舆论事件之所以能形成,其实是由事件参与者的情绪和需求决定的。在这个事件中,参与者主要有三方:作者罗尔、“小铜人”公司、广大网友。

作者罗尔的情绪和需求很好确定,那就是对女儿罗一笑患病的心疼,希望通过文章引发网友共鸣,以获得网友资金上的帮助,起初可能只是为了朋友圈的赞赏,但是嫁接到平台之后就成了公益募集。

这从罗尔实名微信号11月29日文章《我承认,我被钱砸晕了头》就可以看出。这也是他写《罗一笑,你给我站住》这篇席卷网络的文章的内因。

“小铜人”公司的情绪和需求也很好确定,那就是对罗尔一家产生同情,但这个公司没有无偿捐款,而是想了一个“另类公益募集”方式:通过网友微信赞赏以及网友转发后定向捐款来募集医疗费用。

其实说到底,该公司的需求就是想通过对这个事件的营销操作,来提升公司新媒体账号的知名度。不然它完全可以直接捐款,而不必采用这种形式。

而恰恰是这种“另类公益募集”的营销方式,成为了这个舆论事件造成巨大轰动的主要原因之一,这在后文会提及。

而网友的情绪和需求,其实在罗尔的文章和“小铜人”公司的营销方式产生之后就已经确定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同情心。一方面是对小女孩的同情。5岁,一个小花一样的年纪,本应该和许多小朋友在幼儿园里无忧无虑地玩耍,却因为生白血病进重症监护室,随时有生命危险。谁家没有孩子?谁对孩子不心疼?所以引发网友共鸣,让该事件随着文章广泛传播。

另一方面是对“罗尔”的同情。许多网友在转发《罗一笑,你给我站住》时加了一句,“罗一笑小朋友得了白血病,她父亲没有选择公益捐款,而是选择‘卖文’。”“卖文”这个说法,让罗尔的父亲形象和男人担当得到了提升,使得网友基于此产生了同情,也是让该文章广泛传播,为事件扩散奠定舆论基础的重要原因。

二是好奇心。在这个事件中,“小铜人”引入了十分新奇的公益募集方式,“转发型捐款”。网友们都知道转发并不能产生利益,但是大家却发现对该文的转发能让一个叫“小铜人”的公司定向为罗一笑捐款,这十分新奇,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营销热点。

这在许多网友转发时会特别说明,“每转发一次此文有机构就会捐出一元钱”,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在朋友圈看到朋友转发这篇文章,再加上这句话,就会引发人们的好奇心,“到底是什么文章,竟然能靠转发就筹钱”。这就造成了一个循环:好奇去看文章,看文章产生同情,同时转发又不要花钱,所以继续转发。

所以说,“另类公益募集”所带来的好奇心,让这篇文章产生了裂变式的转发,是导致加剧事件扩散的重要原因。

但说到底,这种“另类公益募集”只是小铜人公司的营销方式,这次营销是十分成功的:一次转发定向捐款一元,上限50万元,但带给小铜人公司的却是500万元甚至5000万元都不可能产生的广告效果。

五、该舆论事件的走向研判

《罗一笑,你给我站住》这篇文章是11月25日发布的,之前只是在深圳传播较为广泛,但经过“小铜人”公司的新媒体账号“P2P观察”的营销操作之后,文章呈裂变式扩散,最终在11月29日晚至11月30日上午这段时间全面爆发,刷爆朋友圈,成为全国热点话题。

这篇文章发布之后,虽然引发了广大网友的转发,但是也引起了一些网友的质疑,主要问题集中在三点:

  • 罗尔一家是否真没钱治疗

  • “小铜人”公司借爱心的营销方式是否可取

  • 罗尔等人是否涉嫌非法传教活动

所以就这几个问题,该舆论事件的走向其实也比较清晰。

一是罗尔个人情况以及治疗的详细情况将被曝光。

虽然罗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已就“三套房产”以及其它的一些质疑做了回应。但在汹涌的舆论压力下,在今后几天里,起底罗尔的文章会很多。

这点不是罗尔所想要,但并不能因为他的意志而改变,只希望不要对罗一笑的治疗带去不良影响。

二是“小铜人”公司或将遭受差评。

“小铜人”公司借爱心营销的目的已经达成,但真的是好的名声吗?

爱心是一种无偿的感情,但当其中夹杂利益时,必然会引起人们的反感。当无数网友感到爱心被利用时,引发的厌恶感也是巨大的,其反作用也是巨大的。

三是或将进一步牵涉宗教问题。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同时规定,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国务院和许多地方法规都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宗教活动场所外进行传教活动,宣传有神论。

但是罗尔所写的《我承认,我被钱砸晕了头》等关于罗一笑的文章以及网民“刘侠风”所写《耶稣,请别让我做你的敌人》文章在网络上广发传播,文章中均提及宗教,或涉嫌传播宗教。

因此,在此爆发性舆论的背景下,对于罗尔等人是否非法传教的讨论也将会继续。如果进一步引发信教网友和非信教网友的分歧,那将不是什么好事。

四是或将引发对社会公益的讨论。

该事件起因是罗一笑患病,但网友质疑的并不是小女孩的病,也不是认为小女孩生病不值得同情,而是因为罗尔以及“小铜人”公司在募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欺骗以及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

我们的社会需要爱心,但如何让公众的爱心献对地方是应该深思的。如何让公益找对路,别让献爱心的公众伤了心。这个问题或将随着事件的深入解读,引发进一步的讨论。

六、最新进展:赞赏资金将原路退回

12月1日下午,腾讯公司方面发布声明,称经深圳市民政局、罗尔、刘侠风以及腾讯方面四方沟通,262.7万元微信打赏款项将会原路返回给打赏者。

网络舆情事件的界定与分类 观察舆情(2)

深圳市民政局12月1日下午公布的白血病女童罗某笑一事调查意见称,已约见相关当事人,并表示将继续跟进、指导、监督,督促各方的行为符合法律规范,使微信用户赠与款项得到妥善处置。

网络舆情事件的界定与分类 观察舆情(3)

来源:综合明州府、网络

新浪微博:@指尖阳光

微信订阅号:指尖阳光(微信ID:zjyg01)

指尖传递温暖力量,阳光照进网络空间

转载请注明来源:头条号@指尖阳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