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自查报告(心理疾病自查表)

DSM-5系列是提供给医学生、心理学生、心理学爱好者、心理疾病患者等的自查“量表”。

通过该系列你将对如何确诊某项心理疾病有着更成熟的认识。

而「DSM-5」是帮你确认某种疾病,即:怎样的状态称之为怎样的疾病。


总述。

DSM-5指的是《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目前最新版)。

它长这个样子。

心理自查报告(心理疾病自查表)(1)

因为这几本书籍比较专业且晦涩(一看封面就知道啦),通常都是用于专业学生及心理/精神行业从业者的学习,所以网络上很难搜索到相关文本内容。


但ITEAR始终认为,如果想要深入/客观了解某项疾病,尤其是面对此类问题:

我是否患病?

如何才能确诊某种心理疾病?

有「存在xxx的症状」的某类心理疾病吗?

那么,手册本身是比心理测评量表更好的东西。

因为它权威,而且给某个时代制定了一份唯一且公认的准则。不会需要我们面对纷繁的测试题去选择并评估。


而之所以单独列出来的原因是方便大家系统性的查找~

分类。

DSM-5将精神疾病分成了二十大类,分别是:

(一)神经发育障碍

比如智障、口吃、自闭症、多动症、运动不协调等。

这可能会超出你的认知,因为在DSM中我们谈论的是精神疾病,并不是单纯的心理疾病。而智障、口吃是神经发育导致的疾病,所以也会在此门类下噢。

(二)精神分裂症谱系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比如精神分裂症、紧张症等。

(三)双相及相关障碍

即躁郁症相关,具体分类有一型、二型、环型等。

(四)抑郁障碍

具体分类有破坏性心境失调、重度抑郁、恶劣心境等。

(五)焦虑障碍

如广泛性焦虑、社交恐惧、恐慌发作、广场恐怖症等。

(六)强迫及相关障碍

如强迫症、拔毛症等。

(七)创伤和应激相关的障碍

如PTSD、适应障碍等。

(八)分离性障碍

如分离性身份障碍、人格解体等。

(九)躯体症状及相关障碍

如疾病恐惧、转换性障碍等。

(十)喂食与进食障碍

如神经性厌食症、暴食症、异食症等。

(十一)排泄障碍

如大便失禁、夜尿等。

(十二)睡眠-觉醒障碍

如失眠、嗜睡、梦游、呼吸暂停等。

(十三)性功能障碍

如延迟射精、勃起功能障碍、早泄、女性性高潮障碍、性欲障碍等。

(十四)性别苦恼症

(十五)破坏性的,冲动障碍和行为障碍

如反社会人格、品性障碍、盗窃症、纵火症等。

(十六)物质相关和成瘾性障碍

如饮酒、吸毒、烟草、致幻剂、兴奋剂、精神类药物等的中毒/戒断等。

(十七)神经认知障碍

如谵妄及各种病因导致的认知失调。

(十八)人格障碍

如偏执型人格、分裂型人格、反社会性人格、回避型人格、依赖性人格等。

(十九)性偏好异常症

如露阴、恋童、恋物、窥淫等。

(二十)其他

ITEAR在科普这条路上的理念一直是「能够被非专业及不相关理解」,所以我们会时刻保持着通俗诠释的本质,让大家都能看得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