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和蹇先任之女(贺龙和蹇先任之女)
能当贺龙的女儿,我就是幸福的,我毕竟经历了别人不能经历的东西,正因为是他的女儿,我才有了那些不平凡的经历。—贺捷生
贺捷生是贺龙元帅与蹇先任所生的女儿,是新中国除李贞将军外,唯一经历过长征的女将军,也是跟随红军长征的军属当中年龄最小的一位,长征时她才刚出生19天。
图|贺捷生
1935年11月1日,距离红二方面军开始长征还有18天。
这一天,湖南省桑植县的一户农家大院里传出了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贺龙夫人蹇先任生下了一个女婴。新生命的顺利降生,让在场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可唯独蹇先任的脸上没有一丝笑容,反而流露出忧虑之色。
孩子的出生,最高兴的应该莫过于孩子母亲,可是蹇先任为什么会面露忧色呢?
因为部队就要开始长征了,长征途中需要经历的磨难实在太多,不但要面临着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还要面临着变幻无常的恶劣天气。这样的艰辛,连英勇的红军战士都不一定能挺过来,更何况是一个未满月的婴儿呢!
蹇先任担心,害怕,她不知道该怎么安置自己的孩子,是把她留下来,还是带着她走长征。
留下来,交给革命群众抚养,或许这就是她们母女的永别,长征路上凶险万分,蹇先任害怕自己会牺牲在前线,从此阴阳两隔,再无缘相见;带着她走长征,长征恶劣的环境,蹇先任也不知道自己的孩子能不能挺过去,陪着自己走完这段长征路。
图|蹇先任(右1)、女儿贺捷生(右2)与蹇先佛(左1)、儿子萧新华
左右权衡,蹇先任还是倾向于将孩子带在自己的身边,跟随丈夫贺龙长征。毕竟天下哪有母亲舍得跟自己的孩子分离的,只有孩子在自己的身边,母亲才会安心。
与此同时,女孩降生时,贺龙正率领红二方面军突破国民党反动派130多个团的围追堵截,并接连取得龙家寨、十万坪、忠堡、板栗园等战役的重大胜利,击毙敌师长谢彬、俘虏敌师长张忠汉,捷报频传,军心大振。
就在贺龙带领红军接连取得大胜,将国民党反动派打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前线捷报频传时,他收到了后方传来的自己夫人蹇先任给自己生了一个女儿的消息,好消息接连传来,贺龙开心的合不拢嘴。
为了庆祝女儿的降生,贺龙在部队休整间隙,特意摆下一桌简陋的酒席,邀请了任弼时、关向应、萧克和王震等同志、挚友与自己一起喝酒庆祝,分享生女的喜悦。
图|长征时的贺龙(前排右1)、蹇先任(前排左3),贺龙与蹇先任女儿贺捷生(前排左2)
席上,贺龙就与萧克说道:“小毛毛(湖南人喜欢将刚出生的婴儿叫“小毛毛”)出生了,还没有一个名字呢!快,你给我起个名字,你可是红军的文化人!”
“小毛毛一出生,我们就打了个大胜战,毛毛就是战斗胜利的标志,就叫她‘ 捷生’吧! ”萧克思虑片刻,回道。
贺龙听后,觉得这名字很是响亮,也很有纪念意义,便欣然接受。
挚友萧克给女儿取得“捷生”这个名字,贺龙一生都很珍惜。当年抗战局势日趋紧张,贺龙不得不将小捷生托付给自己老部下秦光远、瞿玉屏时,曾再三叮嘱他们:我牺牲了,孩子的姓可以跟你们姓,但是绝对不能更改“捷生”这个名字。可见,贺龙对这个名字真的很在意。
图|萧克(左一)与贺龙合影
小捷生出生的第19天,长征开始了。
长征前夕,贺龙与蹇先任商量,希望将女儿暂时送到革命群众家中抚养,待合适时机,再将她接回到自己的身边。
此时,蹇先任虽千般,万般不愿,但她也明白组织规定长征是不能带孩子的,组织也是为了孩子的安全着想,所以她也只能是服从命令,忍痛将女儿交给老乡暂时抚养。
谁曾想,正当贺龙将女儿准备送到那户答应帮忙抚养的人家时,那户人家大门紧锁,屋内空无一人,早已不知去向。
见此,贺龙只得在前敌总指挥的会议上提出请求,希望能带着自己的女儿一道长征,并表示长征途中若遇到合适的,也愿意收养孩子的人家时,就将女儿暂时寄养在他家中。
贺龙的请求,得到了时任政委任弼时、副总指挥萧克等前敌领导的一致同意,他们也明白,让刚出生的小捷生离开母亲,这是一件多么残酷的事情。
就这样,出生仅19天的小捷生,在命运的安排下,在襁褓之中跟随着自己的父母开始了后来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成为了这支出征大军中最小的成员。
图|蹇先任和女儿贺捷生
长征开始时,为了让小捷生能够稍微舒服些,蹇先任特意找了一个小箩筐,箩筐底下叠着用稻草做的小垫子,小捷生就这样坐在小箩筐里,被母亲蹇先任背着走上了长征路。
长征途中,小捷生经历过很多次的凶险,但因为有父亲贺龙和母亲蹇先任在,每次小捷生最终都能化险为夷,顺利躲过凶险。
一次,过敌人封锁线时,蹇先任害怕小捷生突然会哭出来,惊动敌人,便用衣服紧紧地捂住小捷生的嘴。当队伍平安穿过封锁区时,小捷生因为被衣服捂得太紧,差点窒息,好在蹇先任发现及时,这才逃过一劫。
还有一次,蹇先任因为生病的缘故,只能将小捷生暂时交给在前线作战的丈夫贺龙照顾。一日,贺龙部突遭敌人进攻,贺龙背着小捷生,身先士卒,带领着战士们奋勇应战,最终突出重围。
然而,当贺龙回过头准备看看小捷生是否安全时,突然就发现小捷生不见了。贺龙瞬间就慌了神,赶忙带着警卫员往回找。好在,小捷生掉下来的时候,被后面赶上来的红军战士发现,这才幸免于难。
图|贺龙与贺捷生
万里长征,红军面临的最大的困难,就是缺少粮食。红二方面军开始长征时,还能吃上面糊糊,可是随着时间的逝去,到最后红军战士只能吃树皮,啃草根,甚至连树皮都没有。
没有食物,蹇先任就没有足够的母乳;没有母乳,小捷生就不能摄入足够的营养;没有足够的营养,小捷生活下来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小。
为了让小捷生能够摄入足够的营养,部队每停留在一个地方,蹇先任就会抱着小捷生四处找刚生出孩子的母亲要奶吃。若找不到奶妈,因为当时小捷生没有牙齿,不能吃树皮和草根,所以蹇先任就会想尽办法让小捷生吃下被捣碎的草叶,从而让小捷生可以稍微摄取点营养。
就是在贺龙和蹇先任无微不至的呵护下,小捷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跟随红二方面军顺利到达延安,此时她刚满1周岁。
图|蹇先任(右)与妹妹蹇先佛(左),被称为“长征中的姊妹花”
对于这段传奇的长征经历,因为年龄小的关系,长大后的贺捷生没有任何印象,但是从父辈的口中,她还是零零碎碎地知道了自己在长征路上种种凶险遭遇,也知道了父亲和母亲对她无微不至的照顾。
多少年后,贺捷生这样跟自己的母亲蹇先任说:“我在长征路上是一个卸不小的包袱,一个要吃要喝的行李。”
“我们没有把你当成一个包袱,而是把你当成革命接班人,你不哭的时候,所有叔叔婶婶都担心你,害怕你生病了;你哭的时候他们也很着急,觉得你是不是饿了。”蹇先任动情说道。
来到延安后,才1岁的小捷生因缺少营养的缘故,长得是又黄又瘦,且因经常睡在箩筐里的关系,小捷生到现在都还不会走路。
此情此景,任谁看到都会心痛不已,当时是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见此,就想办法给小捷生弄了一只奶羊,靠着这奶羊每天产出的羊奶,小捷生的身体这才慢慢地被调养了回来。
图|林伯渠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红军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贺龙担任八路军第120师师长,蹇先任则担任军委总政部宣传干事。
此时,贺龙和蹇先任都在忙于抗日事业,贺龙带领120师去前线抵御日寇的侵略,而蹇先任也经常要下部队去开展抗日宣传活动,所以两人都无暇照顾小捷生,为让小捷生能有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得到更好的照顾,贺龙和蹇先任只能将小捷生暂时寄养在边区的老乡家里。
但是,孩子总归是待在自己父母的身边才是最幸福的,无论寄养人对她有多好,缺少父爱母爱的孩子,总归是有些可怜的。
小捷生离开父母时,她才1岁多,这本该是依偎在父母的怀中,与父母撒娇,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的年纪,现在却要忍受着与父母的分离之苦,非但不能在父母身边撒娇,就连见到父母的机会都很少,着实让人心痛。
图|1985年9月,出席党十二届四中全会代表蹇先任(前排左1)、蹇先佛(后排左1)、彭儒(前排右1)等合影
旁人都觉得心痛,更何况是亲生父母呢!
1937年,贺龙回延安边区开会,顺道去了女儿寄养的老乡家看望小捷生。来到老乡家后,只见小捷生一生孤单地坐在一个角落里,没人管也没人陪着,身上满是尘土,脏兮兮的。贺龙看后,很是心痛,曾经刀山火海走过来都未曾掉过一滴泪的铁血汉子,此时泪流满面。
贺龙大步往前走去,抱着女儿边落泪边自责地说道:“娃啊!爸爸委屈你了!”听到父亲贺龙的话语,年幼的小捷生并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只是用很是陌生的眼神看着自己的父亲,但是看着父亲哭,她很是乖巧地用手去擦了擦父亲落泪的脸庞。
不久,任弼时、王震、萧克和关向应等同志知晓这个情况后,便联名写信给毛主席,请求将小捷生接回到贺龙的身边,并愿意帮助贺龙一起抚养小捷生。
毛主席接到请求后,深知与孩子离别之苦的他,没多做考虑,就答应了任弼时等人的请求,派廖汉生将小捷生连同蹇先任一起接到了贺龙的120师师部驻地。
如此,小捷生得以和父母再次团聚。
图|毛主席和贺龙
然而,好景不长,贺龙、蹇先任和小捷生三人的天伦之乐还没有享受多久,10个月后,就因抗日局势日趋紧张的关系,不得不再次分离。
这次分离,贺龙知道很有可能会很久,很久,因为贺龙不知道接下来的战斗会进行多久,自己又是否会牺牲在战场上,所以贺龙几经考虑,最终决定将小捷生托付给自己的老部下秦光远、瞿玉屏,由他们带回湘西老家抚养,并告诉他们等小捷生长大后,一定要让她读书,学习新知识,这样才能有能力建设祖国,并告诉他们小捷生可以改姓,但绝对不可能改名。
临别之时,贺龙用自己茂密的胡子在小捷生的脸上亲了又亲,战场上的铁血汉子此时流露出温柔的眼神,看着小捷生,贺龙的眼泪再次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他将小捷生放在马背上,带着她在蒙蒙细雨中策马狂奔,贺龙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小捷生深情的父爱。看着玩得很高兴的女儿,一股愧疚之心涌上贺龙的心头,他虽不想与女儿分离,但是为了革命,他也只能忍痛如此。贺龙只能无奈地对天长叹:“我的好女儿,等革命胜利了,爸爸一定会接你回家,一定要等爸爸回来啊!”
图|贺龙与贺捷生
为了革命,为了中国的将来,有太多太多的伟人放弃了与家人在一起的机会,毅然投入到与侵略者和反动派的战斗当中,他们用自己的青春热血,乃至是宝贵的生命,为中国赢得了一次又一次崛起的机会。毛主席如此,贺龙亦是如此。
贺龙与小捷生,这一别,就是10余年,直到1949年,父女两人才再次重聚。
小捷生的童年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不幸的是,小捷生从小就跟父母分离,没有享受到多少父母的陪伴;幸运的是,抚养小捷生的2位养父都很疼爱她,视如己出,给了她不是父爱,却胜似父爱的爱护。
最初,小捷生随第一个养父秦光远在贵州铜仁住了几个月,之后由于秦光远身份暴露,小捷生又辗转来到了在湘西的第二个养父瞿玉屏家。
瞿玉屏夫妇对小捷生很是疼爱,为了履行自己对老首长贺龙的诺言,瞿玉屏再没有生育自己的孩子,将小捷生视为自己的亲生女儿,呵护备至。
图|贺捷生
为了小捷生的安全,瞿玉屏花费重金专门找来老师来家里教她读书;为了不让小捷生感到孤单,瞿玉屏又专门去接几个侄子侄女来家中居住。
在瞿玉屏细心呵护下,小捷生着实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
然而,小捷生的磨难却并未结束。
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瞿玉屏秘密为广西桂林八路军运送药品,归途中在柳州不幸被日机炸伤。回到家后,因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伤害日趋恶化,瞿玉屏自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便把10岁的小捷生单独叫到跟前,跟她说出了她真实身份。
“女儿,我不是你的亲生父亲,你的生父是一位了不起的军人,他叫贺龙。你的妈妈也是一位军人,将来你一定要回到他们的身边,千万不要忘记你是贺龙的女儿。”瞿玉屏强撑身体,虚弱地与小捷生说道。
小捷生听后,不敢相信,但是她很听养父瞿玉屏的话,也很相信他,所以她点了点头,然后扑进养父的怀里。就这样,不是父女却胜似父女的两人,哭泣着抱在了一起,瞿玉屏舍不得小捷生,小捷生更舍不得瞿玉屏。
图|贺龙一家
1949年12月,解放军解放湘西。
1950年,已经15岁,跟父母分开10余年的贺捷生终于回到了父亲贺龙的身边。
回到贺龙身边不久,贺捷生在征得父亲的同意下,踏着父母和革命烈士的足迹,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在西南军区卫生部当了一名战士。
参军入伍前,贺龙特意把贺捷生叫到身边,告诉她:“到了军队,不准搞特殊,也不准向组织伸手,要踏踏实实地为国家和人民干点力所能及的事。”对父亲的谆谆教导,贺捷生一直铭记于心,入伍后从来不提任何要求,一切都跟普通战士一模一样,没有任何特殊。
1955年,在贺龙要多读书的建议下,贺捷生离开部队,前往成都工农速成中学就读。不久,贺捷生跟随父亲来到北京,便又转到北京大学工农速成中学学习。
贺龙调到北京工作后,日夜忙于繁重的军政工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
此时,贺龙心里就很是愧疚,女儿回来没多久,自己就又没时间陪她。可是,贺捷生对此没有任何怨言,看着父亲有些愧疚的样子,她幸福地与父亲说道:“只要能跟爸爸妈妈在一起,比什么都高兴。”
经过刻苦学习,19岁的贺捷生考上了北京大学历史系。当接到女儿被北京大学录取的消息后,贺龙一整天都笑得合不拢嘴,逢人就说:“我的女儿考上北京大学啦!”
4年后,贺捷生即将毕业,面对毕业后的去向,心怀报国之心的她,没有任何犹豫,决定远赴边疆,去青海支教。
此时,国家正在青海省计划筹建18所高校,急需大批人才去担负教学工作。
贺捷生知晓此事后,果断报名参加,她认为这既是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更是一个能为国家做贡献的机会。报名通过后,贺捷生便跟随着一大批有志青年远赴青海,在青海民族学院当了一名历史老师。
当时青海还未发展起来,青海民族学院的条件很是艰苦,围墙和老师、学生们睡的床,都是用泥巴砌起来的,一顶帐篷便是一间教室。
贺捷生的身体本来就差,到了青海后,受高原反应的影响,那就变得更差了,加之青海条件艰苦,粮食蔬菜紧缺,营养也跟不上,所以贺捷生常年浮肿,鼻子出血。
然而,就算是这样,贺捷生也没有说出一句累或是不想干的话,她依旧坚持在讲台上,将自己所有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认真耐心地教他们。下课后,她也没有休息,跟着大家一起劳动,背着箩筐,到处去捡牛粪。
尽管生活很艰辛,但贺捷生却觉得这样的生活既充实又有意义。贺捷生用自己渊博的知识、高尚的人格,深深地吸引了很多学生的喜爱,并赢得了一大批师生的信任与尊敬。
图|贺捷生与父亲贺龙元帅肖像油画合影
5年转瞬即逝。这5年贺捷生过得很充实,她有了自己的事业,有了精神的追求,更有了大家的承认与尊重。对贺捷生来说,这些就是自己这一生最为宝贵的财富。
1964年,贺捷生离开青海回到北京。
此后,因为一场动荡,贺捷生遭受了近10年的磨难,期间经历了婚姻的破裂、事业的夭折,父亲的去世、女儿的早夭,同时自己也因患上了甲状腺瘤,动了一次大手术。
然而,就算命运如此多舛,贺捷生也从未想过要放弃,她顽强地忍着、坚持着,坚信正义终究将战胜邪恶,最终她挺了下来,赢来了风雨过后一道又一道彩虹。
1975年4月,贺捷生重获自由。
同年,40岁的贺捷生用了近一年的时间重走了当年父辈们走过的长征路。重走长征路,不仅使贺捷生对父辈当年的艰苦有了更深的认识,而且也让她重新收获了美满的爱情。
1978年,在邓颖超的主持下,贺捷生与时任湖南省委书记李振军结为伉俪,成为了一对令人羡慕的革命夫妻。
不久,贺捷生又穿上了绿军装,又重新拾起儿时当兵的梦想,在《基础工程兵报》当编辑。
期间,贺捷生在从事军史研究的同时,也在进行文学创作,创作出了《潇洒身清闯江湖》,《世纪同龄人何长江》、《击毙二王的报告》、《祝您一路顺风》等大量报告文学、散文、电影剧本,成为了新时期最为活跃的军旅作家之一。
图|贺捷生与丈夫李振军
1983年,贺捷生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同年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1986年,贺捷生开始参与主持《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的编纂出版工作,这一干就是10多年。
为了能让《中国军事百科全书》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并赶在1997年香港回归之前出版,贺捷生几乎放弃了自己所有的个人时间,天天早出晚归,去地方调研,与同事开会,每一分每一秒都将心思放在这本书的编纂出版工作上,务求不负党和国家对她的信任。
最终,历时10多年,《中国军事百科全书》这部当时代表着中国军事科学领域最高学术成就的经典著作,在贺捷生与众多专家们的呕心沥血下终于完成编撰工作。
尔后这部10卷本、1500万字的军事百科全书陆续出版发行,并获得了国家图书最高荣誉奖。
1992年7月,贺捷生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了共和国为数不多的女将军之一。
1993年,贺捷生升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百科研究部部长。
1997年,贺捷生光荣退休。退休后,贺捷生并没有因此就清闲起来,反而变得更加的忙碌,不但要忙于处理北京政协事务,还要照顾生病的丈夫和91岁的老母亲。
同时,对于自己热爱的写作工作,贺捷生也未曾放弃,每天都会抽出一点时间去完成别人的约稿。除此,贺捷生也不忘给自己补充新知识,比如学习用电脑浏览国内外消息和写作。
直至今日,贺捷生的生活依旧都过得很忙碌,也很充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