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南美食小吃排行榜(寻味阜南乡镇美食)
寻找最浓家乡味道是吃货们的不懈追求,不但要牙好、胃口好,还要有灵敏的嗅觉,这样才能寻香而至,享受美食。今天,就带着大家去品味一下阜南县会龙镇的美食:板鸡、手擀面、油圈馍。
板鸡:家乡的味道连着乡愁
说到鸡的做法,老少爷们、大婶大妈并不陌生。松花鸡、白斩鸡、栗子鸡……千姿百态,不胜枚举!但是,会龙人做出的一道名为‘板鸡’的美食,可是名声远播,折服了众多食客。
鸡为“六畜”之一,甘平偏温, 蛋白质含量较多,营养价值高。史料记载中国以鸡入肴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有“无鸡不成宴”之称,迄今许多名菜都离不开鸡。所以吃有特色、有风味的鸡对于食客们来讲是一件幸福和快乐的事。
会龙板鸡就承载了这样的期待。它不负众望,带来的是与众不同的形、味、色、香的体验。大块盛盘,微光下呈青白之色,晶莹剔透,入口清爽,皮脆,奇香沁人。你不得不被它所征服,然后就是畅快淋漓的大快朵颐!
会龙板鸡最大的特点就是脆!而确保这一特色的精妙之处在于第一道工序:水煮。取2公斤左右的公鸡,退毛清膛,不放任何佐料置于水中清煮,然后取出风干。数小时后,切块加入秘制的调料浸泡。煮时不可将鸡煮烂,不然就切不了片,成不了形,入不了味。至于煮的时间长短、火旺火小,全凭厨师的经验来把握了。
会龙板鸡唯有用当地的井水清煮方可得味,唯有在会龙才能品尝到正宗的板鸡,可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今,奔波在外打拼的会龙人离家时总会捎上一点板鸡,行囊里装着家乡的味道,那是割舍不断的绵绵乡愁。
手擀面:心中常忆妈妈做的味道
朋友到了会龙镇,好客的主人会热情地让你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手擀面。
讲到手擀面,还顾虑90后、00后的孩子们不知是啥意思。说的直白一点,就是用纯手工擀的面条。如果自己动手做,还要配置两个东西,缺一不可:一个是案桌子,一个是擀面杖(俗称大擀当)。只是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手工擀面条费时费工,大部分家庭都购买机器压制的面条或者是超市里成品的挂面。这样虽然做饭节省了时间,但是味道却是千篇一律,毫无悬念。
要实现追求极致美味的理想,破解之道就是撸起袖子自己干!
会龙人的手擀面就是我们的榜样。首先是和面,在面粉中放入适量盐、碱,反复搓揉,第二天经过醒面、团面后,用力擀压,薄厚均匀,刀切如丝。开水煮后,要用凉水一激,这一“激”可是大有讲究,不这样做就没有口感的筋道,再配上秘制的汤料,这时的手擀面汤鲜浓郁,越嚼越香,真是既好吃又耐饱呀。
小小一碗面,承载大学问。中国人吃面条的历史,是从东汉开始的,元朝忽思慧的《饮膳正要》第一次出现挂面的记载。对于面条的起源,好几个国家争的脸红脖子粗,意大利人、阿拉伯人都说是他们发明的。几年前,考古人员在青海省民和县喇家新石器遗址上,发现了一碗米粉做的面条。这碗面条直到4000年后才重见天日,这说明中国人才是面条的真正发明者。陕西、山西等省的老百姓喜爱面食,把面条做的轰轰烈烈,名满天下。诸如臊子面、油泼面、摆汤面等等多达60余种,可以说是世界之最了。
小时候,在外疯玩回到家,最盼的是妈妈做的手擀面。如今,母亲年迈做不动了,但妈妈做的手擀面的味道留在了心灵深处,现在时时的回味着也是一种幸福。
油圈馍:文化醇香穿越千年
每到逢集或是庙会的日子,会龙镇集市两边就会聚起三三两两的小吃摊。摊主支好大铁锅,点燃柴火灶,油圈馍的买卖就要闪亮登场了。熙熙攘攘的人流深处,袅娜的升起缕缕炊烟,空气中弥漫着油圈馍的香味,这成了乡村集市上一道别致的风景,看着、闻着也让人醉了。
其实,无论是路边的小吃摊,还是有门面的大饭店,会龙人做油圈馍世代相传,方法烂熟于心。油圈馍的关键词在于一个“圈”字!将面团滚成长条形,撒上芝麻、花椒等自家配制的香料,团成一圈,手压成圆形,“圈”的目的就是让配料分布均匀。放入地锅,中间一次翻转,不到10分钟,金灿灿、黄澄澄,外酥内香的油圈馍就可上桌了。
会龙镇的老百姓讲,这油圈馍的历史可有年头了。公元前639年,宋襄公一心想当霸主,于是联络齐、楚等国来鹿上(今阜南县公桥乡阮城村)召开会议,希望各国支持他。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鹿上会盟”。 齐、楚大军驻扎会龙时,由于油圈馍酥脆可口、便于携带,深得将士喜爱,所以宋襄公就下令当地的老百姓家家户户都做油圈馍,供给各路人马,油圈馍当时成了名符其实的速食军粮。
来一个刚出锅的油圈馍,在街上边走边吃,那穿越千年的文化醇香就在唇齿间溢了出来。(文图\杜平)
via:阜南文体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