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哪种技术工种吃香(年轻人都不愿做技术工人)

现在有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技工方面的工作,哪怕技工人员的工资在不停的提高,也还是出现了大量的人员缺口。

据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总就业人口为7.76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仅有4700多万人,占总比例的6%。一些制造业企业开出近万元的月薪,仍然解决不了“招工难”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说说我的看法。

一、工作给人感觉没有那么的光鲜亮丽

未来哪种技术工种吃香(年轻人都不愿做技术工人)(1)

提到技术工人,我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是穿着技工服,在车间里进行技术维修维护,在流水线上重复忙碌的一群人。

在大家的传统观念中,“技术工人”一直是一个跟办公室西装革履反差较大的职业。大家普遍认为,技术工人的地位低下,工作环境脏乱差,很多人形容“满身油污、一身臭汗”。相较于工作光鲜亮丽、办公室吹着空调喝着咖啡的白领们,一个很大的反差对比。即使部分高级技工月薪过万,也有很多人不愿意去做。

在这种固有观念的影响下,家长们普遍不希望子女从事这一行业,年轻人也会认为做技工“没面子”,宁愿去城市里做工资更低的文员、前台、销售之类的工作,也不愿意来当个“又脏又累”的技术工人。之前看新闻,月薪三千的办公室岗位被无数大学生哄抢,而一份七八千月薪的技工工作,却无人问津。

这种局面就是因为国人畸形的人才观所致。人们都想做白领,认为蓝领技术人员会低人一等,出现这种情况实在让人感到无奈。

二、工作环境不好、工资相对低

未来哪种技术工种吃香(年轻人都不愿做技术工人)(2)

技术工种的,大多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结合。

技工人员的工作地点,大都是车间一线,或者各种维修维护的现场,甚至户外。没办法像办公室人员享受那么舒适的工作环境。

而且会经常面对产品和机器,机器的轰鸣、油污油渍等等,工作环境确实不是很好。即便是休息区,也会跟办公室人员区分开。工作环境所致,会让很多当代独生子女的年轻人不会选择技术工作。

关于技术工人的薪资,被很多人形容是“吃不饱,饿不着”,想过得充裕一点是不可能的。跟当下的金融、IT、互联网行业的高薪职位相比,就很容易伤到自尊了。所以大多数年轻人在职业选择时更倾向于IT、互联网等行业。

三、发展受限

未来哪种技术工种吃香(年轻人都不愿做技术工人)(3)

最重要的一点是,技术工人的发展会受到很大的限制,甚至是看不到前途。

技术工人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渠道过于单一,可能会根据工作年限的增长给你加工资。但是想往更高的管理岗位去发展,还是很难的。现行体制下,技术工人的出路会被定格在车间一线,重复的繁重的工作方式,甚至无休止的加班往往会伴随他们全部的职业生涯。

三点一线,反复性的执行技术含量低的工作,很难促进个人能力的成长。在内部晋升时,顶多是班长、主管之类的小职位。能真正到公司层面的管理层,很难。

你没有学习的机会,没有额外的时间,没有公司好的资源给予,想往上升,太难了。而一个月薪三四千元的“白领”岗位则具有很多的学习机会,也难怪会吸引大学生哄抢,这是技术岗位无法具备的优势。

四、年轻人不屑也不利于找对象

未来哪种技术工种吃香(年轻人都不愿做技术工人)(4)

现在的90后、00后,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自小生活条件好,也没吃过什么苦。记得以前能有门手艺,会裁缝会修理个什么东西,会做模具啥的就是很厉害的工作了,那时可是很多年轻人梦寐以求的好工作,都要靠关系才能争取到。

随着时代的进步,互联网、IT等行业的发展,现在完全不一样的景象,技术工种年轻人不愿意去做,甚至不稀罕。年轻人更希望到自己喜欢、擅长、更能赚钱、更光鲜的领域中去找工作。

未来哪种技术工种吃香(年轻人都不愿做技术工人)(5)

同时还有个问题是,技术工人大多在厂房、车间里工作,身边男同事更多,不利于找女朋友啊。而且工作环境的原因,缺少娱乐活动,时间长了感觉与时代脱节,也很少有机会去认识更多的女孩子。

上班全都对着一群大老爷们,实在是无趣。好多厂里的年轻人甚至有三十了还没有女朋友的,你说现在的年轻人会愿意往里跑吗。

五、如何缓解

未来哪种技术工种吃香(年轻人都不愿做技术工人)(6)

目前技工行业的现实问题也造成了年轻人不愿进工厂的困境。要慢慢改变这种困境,需要社会、政府、企业等多方面的协调合作,需要大家改变陈旧的人才观念。

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告诉年轻人,技术工人值得尊敬,技术光荣,提高技术工人的工资水平,让年轻人看到当技工也可以有尊严很体面的生活,可以看得到无限的前途和人生希望。

需要完善技术工人的各项保障、改善工作脏累差的工作环境。这样年轻人才会真正愿意进工厂,当一名光荣的技术工人。

作为制造业大国,我们的技术人员就是核心人员,要提高他们整体的薪资水平,提高他们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他们的社会认可度和社会地位,给他们营造一个可以安心工作的环境,才是最根本的。

在时代的浪潮中,走上创业路的人数不胜数,但成功的却总是屈指可数。

在创业之前,请务必认清现实,三思而后行,不妨给自己一些简单的尝试机会去‘试错’。

欢迎关注专栏【如何创业?创业成功者的思维法则】创业不易,少走弯路!

文/老夏分析师

如果我写过的一篇文章,讲过的每一话,做过的一个举动,

曾在你的心里荡起涟漪,那至少说明在逝去的岁月里,

我们在某一刻,共同经历着一样的情愫。

有时候,虽然素未谋面。

却已相识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