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丰是怎么得到四大神功的(张三丰以半本九阳神功开创武当)

金庸的武侠世界,武功就是立身之本,尤其是绝顶武功,更是宝贝疙瘩。

有了高强的武功,名利、声望、地位全都接踵而至。

像乔峰、郭靖,杨过,武功高,行侠仗义,一身正义,自有千万人追随。

像丁春秋、欧阳锋、玄冥二老,虽然作恶多端,为非作歹,武林也拿你没办法。

因为打不过!像丁春秋那样,他的弟子都喜欢喊“星宿老仙,仙福永享,寿与天齐”吗?

他们喊这些话的时候,心里也会犯恶心。

张三丰是怎么得到四大神功的(张三丰以半本九阳神功开创武当)(1)

九阳神功作为《倚天屠龙记》的绝顶武学,张无忌如果随随便便就传授给别人,那他又算老几?

说不定周颠见了张无忌,都敢上去抽一耳光,我周颠不怕你!

《倚天屠龙记》里面,周芷若想学九阳真经的时候,你看看张无忌的反应。

张无忌对周芷若说,九阳真经和周芷若所练的九阴真经冲突为由拒绝了。

张无忌的话自然也有道理,但周芷若也练过峨嵋九阳功,跟九阴真经似乎不太冲突。

但是,张三丰是张无忌的太师父,对张无忌也有救命之恩。

张无忌为何不把九阳真经,传授给张三丰呢?

《倚天屠龙记》原著第十六回,金庸先生写了“九阳真经”的来历。

张三丰是怎么得到四大神功的(张三丰以半本九阳神功开创武当)(2)

“九阳真经”是某位前辈高人斗酒时,赢了全真祖师王重阳。

因而得到观摩“九阴真经”的机会。

斗酒僧指出“九阴真经”虽然包罗万象的,但却“只重以柔克刚、以阴胜阳。”

于是,斗酒僧在九阴真经的基础上改进一番,创出了九阳真经。

在《倚天》原著中,斗酒僧自称“一生为儒为道为僧,无所适从”。

而且从酒量过人来看,他不一定是佛门中人,而是道门中人,修炼过佛门武功。

由此推断,“斗酒僧”有可能是《天龙八部》中的虚竹,道佛兼修。

而且,虚竹修炼过逍遥派的“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寿元很长,能和王重阳论道。

张三丰少年时本是少林弟子,他一直跟随觉远跳水劈柴,除了学过粗浅的罗汉拳之外,并没有正式修炼过少林绝技。

张三丰是怎么得到四大神功的(张三丰以半本九阳神功开创武当)(3)

张三丰开创武当派,成为震古烁今的武学宗师,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半本《九阳真经》。

觉远在临终时,断断续续背出了半本九阳真经。

张三丰、郭襄、无色三人都听到了。

张三丰正是根据这半本《九阳真经》,领悟出了武学至理,从而开创出了武当一派。

张无忌幼年时被玄冥二老打伤,身受寒毒。

张三丰和武当六侠轮流给张无忌输真气,才勉强保住了他一条命。

后来张无忌得到奇遇,找到了尹克西和潇湘子的白猿,得到了完全版的“九阳真经”。

张三丰是张无忌的太师父,把太极拳剑都毫不藏私地传授给了张无忌。

按道理来说,张无忌对张三丰不应该藏着掖着。

张无忌之所以没有把全版的九阳真经给张三丰,是因为张三丰根本不需要。

张三丰是怎么得到四大神功的(张三丰以半本九阳神功开创武当)(4)

《倚天屠龙记》原著中,俞莲舟说过这样一句话:

“可是恩师当年蒙觉远祖师传授真经之时,年纪太小,又全然不会武功,觉远祖师也非有意传授,只是任意所之,说些给他听,因之本门武功总尚有缺陷。恩师心想于《九阳真经》既所知不全,难道自己便创制不出?他每年闭关苦思,便是想自开一派武学,与世间所传的各门各派武功全然不同。”

张三丰是金庸笔下屈指可数的武学宗师,他的武学境界不一定比“斗酒僧”差。

张三丰知道自己练的“九阳真经”不全,如果继续练肯定会有缺陷。

于是张三丰干脆自己开创出一套新武功,不再一门心思研究九阳真经。

张三丰的武学境界为何比张无忌高?

他是创武功的人,而张无忌是学武功的人。

这一点不仅仅俞莲舟说过,书中的旁白也有过描述。

张三丰是怎么得到四大神功的(张三丰以半本九阳神功开创武当)(5)

张三丰在百岁寿宴时,他准备开创一套“太极功”,并把这套太极功传授给武当七侠。

老张是这么想的:

“闭关参究的一门太极功也已深明精奥,从此武当一派定可在武林中大放异彩,当不输于天竺达摩东传的少林派武功。”

张三丰不需要完全版的“九阳真经”,九阳真经对张三丰来说,跟乾坤大挪移没有太大区别。

如果问张无忌为何不把九阳真经传授给张三丰,就好像问张无忌不把七伤拳和乾坤大挪移传授给张三丰一样。

其实,金庸武侠里面的高手,武功都是“贵精不贵多”,学多了,意义不大。

就像年轻时候的杨过,学了太多绝顶武功,都不太精通,连李莫愁都打不赢。

金轮就给杨过指出过这个问题,金轮都能明白的道理,张三丰能不明白?

张三丰是怎么得到四大神功的(张三丰以半本九阳神功开创武当)(6)

如果说是青年时期的张三丰,确实还对《九阳真经》念念不忘。

他所知的《九阳真经》不完全,无论是谁,都不想自己的武功有缺陷。

不过,随着阅历逐渐丰富,张三丰于武学一途逐渐有了更多的领悟,而且也更加自信了。

特别是他已经猜到,《九阳真经》并非达摩祖师所写,只是后人借用了达摩的名字而已。

百岁之后的张三丰,哪里还需要什么武功秘籍?完全不需要了。

张三丰虽然身处道门,但人生境界比少林寺那些高僧高了不知道多少。

张三丰才是真正的不嗔不怒不喜不悲。

就算张无忌硬塞到他手里,他顶多感慨一句当年那么低三下四求少林而不得。

在100多岁的张三丰眼里,世间万物都是身外之物,除了几个徒弟和张无忌的安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