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二僧是怎样一个角色(和尚被称大僧尼姑被称二僧)

众所周知,清朝在册的寺观达到了二千四百多座。每座寺庙每座道观不仅每年享有朝廷的供养,还有国家拨的香火地。僧人讲究的是一日不劳一日不食,寺庙中的僧人每天都要轮换着种地。因为寺庙众多,所以在清朝京师天天都可以逛庙会。每座寺庙都有特定的日子开庙会,热闹的气氛不亚于现在的购物广场。当然不像现在的商场商户还要交租金,在清朝小商小贩摆摊寺庙,不需要交任何费用,全凭自愿。可以说,北京各处寺庙的庙会养活了很多小商小贩。

北京的寺庙不仅种类多,待遇还好,所以引来全国各地的很多僧人涌向京师。然而,想到京师寺庙做和尚也不是简单的事,需要到中央直辖的潭柘寺挂单,被允许之后,才能进北京。接着还要到广济寺再挂单,由广济寺再次分单,决定你适合去哪一个寺庙。不要以为京师的寺院这么好进,因为每座寺院像现在北京很多大学一样,都有自己最拿手的“专业”。

佛教二僧是怎样一个角色(和尚被称大僧尼姑被称二僧)(1)

五塔寺

其中智华寺就是专门研究音乐的,实力相当强,毫不亚于现在的音乐学院。崇文门外面的华严寺是专门研究中药的,实力之强能和当时的同仁堂相媲美,里面不乏绝密药方。同仁堂之所以能做起来,就是因为华严寺的僧人。当时同仁堂的创始人乐氏只是一个摇铃的游医。后来乐氏听从华严寺的僧人把药施舍给了当地百姓和进京赶考的士子。一方面因为乐氏的医药确实不凡,另一方面加上各地进京举子的宣传,从此乐氏医药名扬天下,随之开设同仁堂,一步步发展壮大。当年同仁堂乐氏后代始终没有忘记是怎样发家的,一直选择在每月的十五向百姓舍医药。直到……

佛教二僧是怎样一个角色(和尚被称大僧尼姑被称二僧)(2)

智化寺

德胜门外面的石化寺那是专门研究刻经版,印经书的寺庙,很多经书都出自此庙。寺庙三宝:佛法僧,其中的法就是寺庙藏经阁中所藏经书。藏经楼中的经书都是按照“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编号。 想查找何种经书,只要到石化寺中,里面应有尽有。当然,在京城最神气的僧人还要数蒙藏驻京的喇嘛。这些喇嘛清朝给予了相当高的优宠,地位远远高于当地的僧人。喇嘛不仅可以免除徭役赋税,每月还可以领到很高的薪俸。清朝四大活佛在北京都有驻京办事处。京师的拈花寺是达赖的驻京办事处,黄塔寺是班禅的驻京办事处,雍和宫是章嘉活佛在京师的常驻地。汇宗梵宇哲布尊丹巴的驻京办事处。其中白塔寺、嵩祝寺、玛哈噶庙、什坊院等都是喇嘛庙。当时的喇嘛经常穿着袍子,没人敢惹,并且个个佛法高深。不像其他普通的寺庙,学问良莠不齐。他们信奉密宗(黄教),自我深度研究佛法,博闻强识,学问高深。

佛教二僧是怎样一个角色(和尚被称大僧尼姑被称二僧)(3)

万寿寺

清朝四大活佛,达赖、班禅额尔德尼、漠南的章嘉活佛、漠北的哲布尊丹巴地位相当于亲王爵位。其中章嘉活佛更是长年驻京,一般不会漠南大本营多伦,所以他就成了驻京喇嘛的领袖。章嘉活佛与皇帝关系比较亲密,其转世灵童可以在皇宫与皇子们一起学习。当皇子成为了皇帝,转世灵童成为了章嘉活佛。他们自然也成了同学,两人的关系更加亲密无间。这一层关系也无意间提高了喇嘛在京师的地位。同时,皇帝为了维护蒙藏边疆关系,自然也会对喇嘛特别照顾。北京的喇嘛庙一般比其他寺庙要大得多。

有寺庙就一定有姑子庙。因为和尚被称为大僧,尼姑被称为二僧。二僧要依附着大僧生活,这是由性别决定的。北京有很多寺庙,自然也会有很多姑子庙。像皇姑庵、通教寺、白衣庵等等。

佛教二僧是怎样一个角色(和尚被称大僧尼姑被称二僧)(4)

雍和宫

当时清朝在册的寺庙、姑子庙、道观共有两千四百多座,而现在算上雍和宫只剩下不多的几座了。当年,这些寺庙中很多比雍和宫还要大,报国寺、法源寺、长椿寺、崇效寺等等。然而,现在很多不存在了,被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推倒了。现在的购物广场代替了过去庙会的热闹闹,多了时代气息,少了传统风俗。当时的寺庙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可以免费住宿。上京赶考的举子有的住在京师的会馆,有很多人住在寺庙中。因为寺庙极其大,可以容纳很多人,可以免费提供食宿。这对于那些穷士子来说,是最好的住宿之地。有的官员到京述职,有时也会住在寺庙中。甚至当年还没出风头的齐白石到京时,也是住在寺庙之中。就在寺庙中,与大画家陈师曾相邂逅,在陈的帮助下,从此人生一路开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