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清单制工作(四员六步调解法)

“房前屋后扫干净,自己住得更舒服,邻里街坊高兴。”盛夏时节,滨州市三河湖镇镇王立平村今年已经76岁的李大爷和往常一样,将自家小院、门前房后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他高兴地说:“农村人居环境不断优化,老百姓的生活更幸福了。”这是三河湖镇乡村治理的一个缩影。

乡村治理清单制工作(四员六步调解法)(1)

近两年来,三河湖镇积极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着力构建完善有效、多元共治的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有效维护广大群众合法权益,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努力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夯实乡村振兴根基。

聚焦群众主体作用发挥,以自治增活力。今年4月份,由三河湖镇镇党委书记王景波、镇长王雪莹等主要领导分别带领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走村居进农户开展“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活动,与村民代表、农家妇女共同商议农村“美丽庭院”建设工作,为美丽乡村建设出谋划策。

三河湖镇党委推行村民议事,引导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加强自我管理;积极探索“互联网 网格管理”模式,提升乡村治理智能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全面布防集统筹调度、矛盾化解、研判预警、网格联动等功能于一体的“雪亮工程”,深度打造“全能网格”。把全镇划分为73个综合功能网格,专属网格3个,配备网格员185名,通过“网络 网格”实时联动,打通基层治理、为民服务的“任督二脉”,群众可以将网格内的信息反馈给网格员,营造“争当参与者,不做旁观者”的氛围。

乡村治理清单制工作(四员六步调解法)(2)

聚焦乡村社会矛盾化解,以法治强理念。三河湖镇以网格化治理为主要手段,探索创新“三建联动、四员调解”乡村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目前,全镇建成建好综合网格73个、专属网格3个,配备网格员185名,解决了“谁来治理、如何治理、怎样治好”的问题。启动公共法律服务进网格,大力实施“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借助“法润民生微信群”、三河湖普法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实现了“一村一法律顾问”全覆盖,让村民足不出户获得法律服务。

三河湖镇还通过“法治流动摊”“网格红 司法蓝”“关爱民生法治行”等项目,常态化开展宪法、民法典等重点法律法规宣传,营造法治入网格新风尚;深化法治文化建设。目前镇村两级已建成涵盖青少年、新市民等不同群体的主题法治文化阵地7个,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11个,法治文化基层渗透率和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三河湖镇以法治手段处置矛盾纠纷,涌现出了“和为贵”工作室、“解铃小屋”家事调解室等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聚焦党建引领文明新风,以德治开新局。三河湖镇根据群众大部分家族观念较重,信任族长、乡贤,立足这一实际,“用百姓法儿、平百姓事儿”,创新“四员六步”工作法。今年4月份在石家社区试点成立“四员调解工作室”,目前6个社区已全面推开。“四员”从村民代表、退休教师、志愿者中选聘有威望、懂法律的党员担任“草根”调解员,通过拉家常、稳情绪,谈人生、较观念,讲道理、找支点,拆面子、能包容,置梯子、下台阶,签协议、互谅解,“六步”化解基层矛盾,用道德标杆激发“善治”正能量。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姜斌 通讯员 胡德民 报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