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到底怎么样了?秦始皇陵到底有多么复杂
文·段宏刚
遥想当年,秦始皇(公元前259年——210年)指挥威武霸气的秦军,用9年时间统一江山后,认为自己功高盖世,应该给后人留下一些耀眼的东西,好让自己与历史长存。于是,在生命的最后10多年,秦始皇并没有闲着,他又开始大兴土木,万里长城、秦始皇陵、阿房宫、秦直道、灵渠等建筑,都是他的野心勃勃的实物见证,每一项工程都是空前绝后的伟大艺术。
秦始皇在地上的生活有何等豪华,他在地下的生活就有多么奢侈。因为在秦始皇看来,人死后要去另一个世界,作为死后居住的场所——陵墓,必须建造得高大上,方可安放自己的宏愿。
所以,从公元前247年开始,也就是秦始皇在13岁刚加冕秦王时,他就谋划着给自己建造一座恢宏大气、富丽堂皇的陵墓。
陵、墓、坟、冢都是下葬逝者遗体的建筑,下葬平民的称作坟,下葬有一定名望和身份之人的称作墓,冢用来埋葬诸侯将相等身份地位较高的人,或者埋葬他们的遗物,陵则是专门用来埋葬帝王,为了彰显帝王的身份,所以建造得非常气派。
秦始皇陵的总设计师是宰相李斯,少府令章邯作为监工,他们从全国各地征集来近80万劳工,耗时39年,直到公元前208年才竣工。
实际上,这项工程太庞大了,秦始皇在公元前210年驾崩时,陵墓还没有完全修好,他的儿子胡亥又接着修建1年多,总算给父皇建好了安身之地。
修建好的秦始皇陵坐落在如今的陕西西安市东郊临潼区的骊山脚下,分为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精华全在地下。陵墓南靠骊山,北依渭河,西边是灞河,东边也有一条小河,东、西、北三面有水环绕,南边有骊山做靠山,真正达到了秦始皇所希望的“依山环水”的地理特征,是名副其实的风水宝地,可见,秦始皇当初给陵墓选址时费了不少心思。
从全球范围来看,秦始皇陵被誉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艺术智慧的完美体现。
据考古学家推算,秦始皇陵占地总面积达到56.3平方公里,现代标准足球场的面积不过是7140平方米,为0.007平方公里,换算下来,7800多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才抵得上一个秦始皇陵的总面积,绝对是一个让人目瞪口呆的体量。
当然,秦始皇陵的中心位置——地宫,也就是放置棺椁与陪葬物的地方,面积远远没有这么大,但也不小。考古发现,地宫面积大约为18万平方米,也有25个足球场那么大。
地下部分除过地宫之外,还有内城、外城和外城以外,据说,秦始皇给自己建造陵墓,模仿了都城咸阳的建筑布局,他虽然去世了,却在地下享受着都城的生活。
秦始皇陵的地下部分建好后,在上面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封土,经过日积月累,如今的封土层高度达到了80多米,足足有30层楼那么高,看起来十分壮观,远远看去,分明是一座山。
这座山曾经吸引了历朝历代许多人对其虎视眈眈,想把它挖开实现发财梦,但由于受技术上的限制,历经2000多年,秦始皇陵的主体部分依然完好无损。
兵马俑是秦始皇陵里边的陪葬品,于1974年3月被初次发现,仅仅发现这些陪葬品就震惊了全世界,很快被列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吸引了不计其数的国内外游客前来瞻仰。
想象一下,如果把秦始皇陵全部打开,里边的宝贝肯定更震撼,更让人不可思议。
但是,即使到了科技如此发达的现代,人们面对秦始皇陵也是一筹莫展,只能继续等待下去。
秦始皇陵到底有多么复杂,为何迟迟不能打开?可以说,受到了四方面因素的制约,分别是:技术、财力、人才、政策。
其一,技术能力达不到。
司马迁《史记》里谈到秦始皇陵中的布局时,写道: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为了达到“永生”的目的,以及防止他人盗墓,秦始皇用大量水银在墓室里制造了江河湖海的景象,并且设计了许多机关。
墓室是一个封闭空间,经过数千年时光,墓室内的物质跟氧气发生了反应,把里边的氧气消耗殆尽,让墓室内变成为一个无氧空间。并且,水银有毒性,容易挥发成水银蒸汽,弥漫在墓室内。
所以,秦始皇陵的墓室里不但无氧,并且有毒,任何人都难以接近。
更重要的是,在无氧空间内存放数千年的文物,如果出土来到地上,立马会发生氧化,瞬间灰飞烟灭,变成一堆废物。
怎样防止文物瞬间氧化,是全球考古学界到目前还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虽然现在考古界用上了比较先进的“抗氧化技术”,可以较好地保护一些体积不大的文物,但是,秦始皇陵里边的文物不仅数量很多而且体积庞大,怎样保护这些国宝级文物,让它们万无一失?这个问题到目前还没有解决,所以不宜开挖。
况且,陵墓里边最深处达到了100米,而现在绝大部分地铁轨道的深度不过在10——30米之间。要开掘秦始皇陵,挖到100米深,势必要掏空地下许多地方,若设计不合理,操作不得当,很容易发生坍塌。如何防止塌塌也是一大难题。
其二,开挖秦始皇陵要耗费难以估量的资金,财力不允许。
秦始皇陵的封土层如同一座80米高的小山,要开挖必须移走这座小山,有人把封土层看作圆锥体,大概计算了一下,足足有16亿立方米的土,仅仅挖掉这些土并把它运走,让许多台挖掘机、推土机、运输车日夜不停地工作,大约需要1000亿元支付费用。
在正式开挖前,为了防止雨淋日晒,需要搭建一个面积为56.3平方公里的保护顶棚,长度和宽度分别是7公里和8公里多一点,跟秦始皇陵占地总面积的大小相当。
如果以“苏通斜拉大桥”上边的保护顶棚为例,可以计算出所需费用。
苏通斜拉大桥长度为32.4公里,宽度为35米,等于0.035公里,总投资为64.5亿元,其中,搭建保护顶棚的费用为整座桥建造费的三分之一,为21.5亿元。
可以算一笔账,32.4x0.035=1.134,56.3÷1.134≈49.65,49.65x21.5≈1067,也就是说,光是搭建秦始皇陵的保护顶棚,就需要1067亿元,同样是一个天文数字。
当然,还有挖走陵墓里边土层的费用,建造水银隔绝层的费用,支付数以千计的考古工作人员的工资,所有这些费用加起来,简直是无底洞,以目前的财力很难实现。
况且,考古工作是一项十分艰辛而漫长的工作,秦始皇陵的面积非常庞大,要开挖除过要投入大量资金之外,考古的时间成本,也消耗不起。
有人参照“秦公一号大墓”和“兵马俑一号坑”的考古时间,大概计算了一下,要完成秦始皇陵的考古工作,至少需要消耗160年。
一个人从25岁开始参加秦始皇陵的考古工作,到他去世,甚至他的儿子接着干到去世,两代人齐心协力也未必能完成这项工作。
其三,考古人才的储备不够。
考古人员需要常年在荒郊野外进行工作,并且,这项工作稍显枯燥乏味,随着现代社会各行各业高速发展,很少有人再学习考古专业,导致目前的考古人才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
今年7月,湖南高考女孩钟芳蓉获得了文科第四名的好成绩,自小喜欢历史和文物的她,在填写志愿时,她毫不犹豫选择了北大考古专业。
她这个决定招来了周围人的非议,人们认为她有这么好的资质,报考考古专业是对自己人生的不负责任。
因为在大多数人看来,考古工作者不但工作环境艰苦,而且工资不高,一个女孩子家为啥要那么任性呢?
可见,当今社会很现实,人们在择业时也很现实,学子们挤破头涌向热门专业,而一些冷门专业越来越冷,导致人才储备越来越少,最终影响了行业的发展。
其四,上层没有表态。
20世纪50年代中期,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先生,主持发掘了“明定陵”,明定陵是明神宗朱翊钧的陵墓,出土了3000多件文物,其中丝织品占了一半以上。由于受当时落后的考古技术和保存方法的制约,导致大量文物出土后发生了严重的碳化现象,最终无法修复,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经历这次教训,上级领导作出批示:今后不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50年不变,100年不动摇。
正是这个批示保护了许多陵墓没有被随意挖掘开来,让古人的智慧结晶依然完好地安放在地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