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商古树茶(禅茶一味悟茶道)

当代贵州黔南记者站 供稿

9月24日,2016都匀毛尖(国际)茶人会暨中国·贵州·贵定阳宝山佛茶文化研讨会在贵定举行。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民宗委原副主任金日光,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工业委员会农业产业发展中心常务主任王化国等领导;山东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龙口市南山寺方丈真龙法师等佛教界知名人士共聚一堂,体验茶禅意境、探寻和溯源贵定阳宝山的佛茶文化,诠释佛茶文化内涵,提升佛茶文化社会价值。

云商古树茶(禅茶一味悟茶道)(1)

会上,圣翔法师、朗观法师、静堃法师和张增海、胡立新、王文国、刘海波等紧扣佛与茶这个主题,充分结合贵定实际,分别作了主题发言。会议发布了贵定阳宝山佛茶标准(绿茶),对贵定阳宝山佛茶研究会进行了授牌,达成了《阳宝山共识》,标志着阳宝山开发建设将进入新常态。本次研讨会共收到研究佛茶文化学术论文37篇近20万字。

云商古树茶(禅茶一味悟茶道)(2)

佛茶文化研讨会期间,在阳宝山莲花寺举行的观礼祈福仪式。

“佛茶文化研讨会的举办,既是对阳宝山佛教文化的一次深入探讨与展示,又是对贵定茶文化的一种升华和提升。贵定要坚持定期举办阳宝山佛茶文化研讨会,建立阳宝山佛茶研究机构,弘扬佛茶文化的精神,宣传阳宝山佛茶文化,还要把阳宝山佛茶优质的特点以科学的方式罗列出来,做好贵定饮茶人群的健康调查,为阳宝山佛茶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使之在国内得以推广,在世界得到认可。”金日光表示。

据贵定县委书记莫春开介绍,“佛茶研讨会就是以茶为媒,展现黔南‘茶之乡、茶之缘、茶之韵’,展示贵定有好茶、好景、好蓝图、好态势。佛茶研讨会的举行,将整合贵定‘禅茶一味’的文化资源,提炼贵定茶文化的附加值,提升贵定茶叶品牌知名度,提高贵定茶文化品味。同时,也是贵定对外推介旅游活动,以茶促旅、以旅促茶,茶旅互动,有力推动贵定茶业和旅游业两大产业齐头并进、和谐发展的大好机会。”

云商古树茶(禅茶一味悟茶道)(3)

茶艺表演

近年来,贵定佛教文化与茶产业结缘,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依托全县茶产业发展基础、借助优美的茶园风光和“贵州最美茶乡”“中国苗岭贡茶之乡”等名片,贵定云雾贡茶品牌价值不断提升;借助交通区位优势,积极打造昌明—云雾—掌布茶产业观光走廊,云雾湖环湖生态茶叶观光园,阳宝山“佛茶”观光园,天福茶旅观光园,形成茶产业培植、茶旅游发展、茶旅经济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促进群众增收、致富、脱贫。同时,贵定推动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佛教文化”与“茶文化”紧密结合,实现贵定旅游“井喷式”增长。

云商古树茶(禅茶一味悟茶道)(4)

书画笔会活动

链接:

贵定县城北面的阳宝山海拔1566米,山势崔巍,诸峰环向,在明朝时修建的莲花寺规模宏大,香火旺盛,被誉为西南三大佛教圣地之一。

“佛”“茶”相生,无庙不种茶,无僧不嗜茶。康熙《贵州通志》载:“屡著灵异,来朝者众,隧为名山,山产茶,制之如法,可供清啜。”阳宝山所产茶叶,因产自莲花寺开山鼻祖白云大师亲植的茶园,当地人称为白云茶。清《黔南识略》、民国《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民国《贵定县志稿》等对阳宝山佛茶均有记载。

阳宝山所产之茶亦属“云雾贡茶”系列。清末,贵州巡抚林绍年进献给慈禧和光绪帝的“贵定云雾贡茶”,即产于阳宝山。传说此茶由白云僧和丘禾实共同研制,又分为云雾茶、白云茶、白鹤茶等,清代以来一直由山僧掌控着制茶技术并延续传承。

1997年,一代佛教大师赵朴初也曾到此品茶,品后挥毫题写了“佛茶”两个大字,这两个字深刻提示了贵定云雾贡茶的文化物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