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循环化工产业园区(四条产业链强壮绿色化工发展)
渤海新区围绕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做文章,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绿色循环化工产业园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绿色循环化工产业园区
渤海新区围绕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做文章
四条产业链强壮绿色化工发展“筋骨”
临港化工三聚氯氢项目生产的副产品盐,回收利用为离子膜烧碱项目的原料;沧州大化产生的废物氯化氢,又提供给金牛化工作PVC生产原料……在渤海新区,通过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的联动和上下游之间的联动,一条条唇齿相依、互为动力的产业链,为经济发展带来强劲动力。
在渤海新区,摆设项目有一个很“讲究”的原则:凡是能够形成循环产业链的项目,优先批办进区;能够构成循环产业链的企业,都要在同一规划区内安置。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渤海新区进一步优化产业资源配置、理顺相关产品的上下游关系,围绕“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的要求,初步构建起以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为基础,以“烯烃产业链、芳烃产业链、浓海水综合利用产业链、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产业链”为主导,以若干支链为支撑的绿色化工产业体系,实现了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
烯烃产业链中的“三烯”(乙烯、丙烯、丁烯)是我国重要化工原料,尤其是乙烯和丙烯是用途最广泛的两种原料,主要用于高端合成树脂、特种纤维、特种橡胶、生物医药、高端专用化学品和特种化学品等。围绕“三烯”原料,渤海新区又构建了“乙烯—氯乙烯—聚氯乙烯—管材、型材、薄膜”“丙烯—聚丙烯—流延膜—防护服、口罩”等多条小的产业链,建成河北宝晟年产15万吨聚苯乙烯、五洲开元年产1000万立方米保温材料、巴德富年产20万吨丙烯酸乳液、利和知信每年30万吨聚丙烯、海德塑业每年1.5万吨PE透气流延膜和每年3.7亿片口罩等多个项目。其中,利和知信高性能树脂项目是烯烃产业链中上的关键节点项目,可将鑫海化工等园区内现有企业的乙烯、丙烯副产品就地消化,向新材料进一步延伸,优化提升现有石化产业结构。这一项目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通过先进的变压吸附技术,对排放气体全部回收利用,基本实现了废气“零排放”。同时,项目产品广泛应用于包装、汽车和家电等领域,将有效缓解对进口产品的依赖。
芳烃产业链中的“三苯”(苯、甲苯、二甲苯)是工程塑料、合成纤维以及染料、涂料、农药、香料等领域重要的化工原料,目前渤海新区有中海油中捷石化、鑫海化工、河北新启元等企业生产“三苯”,形成了“甲苯—TDI—聚氨酯树脂—聚氨酯泡沫—汽车座椅、床垫、铺装材料”“苯—苯胺—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保温材料、铺装材料”等小的产业链,建成了沧州大化年产15万吨TDI、沧州骏驰伟业聚氨酯一体化、华腾万富达年产4000吨聚氨酯胶黏剂等项目。
依托丰富盐业资源,渤海新区进一步发展海水淡化、浓盐水综合利用产业,聚集了沧州盐业集团、河北临港化工、沧东电厂等重点企业,现有原盐产能100万吨,建成了日产8.25万吨海水淡化、年产46万吨离子膜烧碱、沧盐每年2000吨溴素、沧海文化风景区等项目。
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产业链中,聚焦煤制氢、氢能综合利用等绿色能源产业,聚集了正元氢能、欣国氢能、中翔能源等企业,建成了制氢、氢气提纯、天然气等项目。构建了“制氢—中游提纯、储氢—下游应用(化工加氢、氢能电池、氢能汽车、加氢站)”产业链,正在加快推进氢能煤炭清洁高效综合利用项目。
针对化工产品技术含量高、企业新产品研发到外地进行中试增加生产成本等问题,渤海新区扶持园区内的重点企业建立中试基地,并组织企业间开展技术交流,实现了科研技术要素在企业间的循环。同时,狠抓环保治理,力求与产业链的发展和谐适应,还通过建立政策激励、储备技能技改项目等机制,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记者刘杰)
来源:沧州日报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