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娟院士评价海南(李兰娟院士真有先见之明)
文|铜山双木
我们要记住的话在疫情期间,李兰娟院士这说了这样一句话:“疫情结束后,希望国家给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不要让年轻人一味追捧网红明星。只有少年强则国强,为祖国的未来发展培养自己的栋梁之才!”本人深以为然。这并不是否定网红明星的价值。 只是,在娱乐当道的时代,人们只会变得越来越浮躁。在这种价值观的引导下,年轻人会越来越不愿意去脚踏实地的探索与学习。
李院士的话音在耳,奇葩的事情就出现了!
有可能成为“网红”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当事人周某在4月18日出狱,出狱当天就有三十多家网红经纪公司争抢,多家公司开着保时捷和玛萨拉蒂到现场等候。签约的金额高达200万,300万。还不算各种后期收入。甚至有网红公司打出,千万年薪要签约下他。
2012年因偷盗电瓶车被民警抓获,但他表露了其"从身到心"不思悔改的态度,期满释放之后仍重操旧业,又连续被抓被关。
就只单凭借一句“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不可能打工的”且毫无任何积极、营养可言的的话语一夜之间就成为了“红人”,瞬间让亿万网友炸了锅,让人觉得可笑的同时似乎又有点“辣眼睛”。利用犯罪前科和借此而产生的出格言行来赚取流量则明显是拿公共利益和公序良俗开玩笑,是赤裸裸地侵犯公众的智商和审美观。
看法一诚然,网红公司不是傻子,不会白白送钱给“网红小偷”,不过是想利用其网红“名气”和超高的关注度。当歪门邪道都能名利双收,会带来不好的社会效应。毕竟如今很多小孩子也活跃性在网络中,防止为青少年造成不良的影响。
画饼与灌鸡汤,能鼓舞人一时。热血凉却,梦醒时分,大家依然要面对现实的落差,和内心的焦灼不安。前不久,听到一个孩子说:我不想努力读书,没什么用。不读书,他的底气来自哪里?网红经济。孩子认为,只要敢出丑,敢做一般人不敢做的事……就能出名,就能赚大钱。于是,湖南90后吴永宁,走上极限高空挑战之路,用命换流量,结果在一次直播中,从高楼坠下。
看法二
刑满释放人员当然可以开始新的人生,然而某公司签约周某某,显然只是在蹭热点、博眼球。在一些人看来,不管是“审美”还是“审丑”,只要能转变为流量就值得包装。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审丑”干扰不了了主流价值观念,乱象丛生网红市场羞辱不了中国社会。当网红市场经济忽视了社会经济效益、钻进了流量,损害的只有是行业本身形象,真实羞辱的是这种行业自身。
这给人一种啥感觉?就像按规矩站队,突然有人插队,你指责他,问他为什么插队,他回过头来回你一句:“因为我没素质”。如果真的把周某捧红了,让那些辛辛苦苦脚踏实地打工创业的人,情可以堪?
一个网友说得好,这是一种病态的社会风气:高校毕业生找工作难!文盲、囚犯被争抢!
看法三
社会心理学中有个“尖叫效应”:在安静的街道上,如果有人突然歇斯底里地尖叫,往往能快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在互联网世界,这种效应正逐渐成为“流量贩子”信奉的金科玉律。十年前,“二环十三郎”“凤姐”横空出世轰动全网;十年后,“霸座男”“地铁凤爪女”“龙哥”等“臭”此起彼伏。“赛博空间”愈发像是一场精心排布的“审丑大戏”,甚至于一些正向的价值、宏伟的内容也被拿去吐槽。
即便“不可能打工”男子真做网红了,也没有什么可怕的,蚍蜉难撼大树,动摇不了社会主流价值的根基,但是,苍蝇乱飞终归不是什么好事。
结语
我没有批判谁对谁错的资格,唯有剩下的,是希望这个世界多一些正能量,记住李兰娟院士的话,还我们一片蓝天,让下一代生活在阳光里,生活在希望中。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作者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