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钢锯岭最惨的战役(二战中的真实故事)

血战钢锯岭最惨的战役(二战中的真实故事)(1)

文|Ms格蕾丝

"贺岁档"是各大影视公司的必争之地,今年的贺岁档之战已在本月初打响了第一枪,12月5日和12月6日两天内有四部电影上映。

目前来看,好莱坞IP大片续集《勇敢者的游戏2:再战巅峰》成绩暂时领先,上映两天票房累计收入1.26亿元,由胡歌主演的《南方车站的聚会》暂居次席,两天累计收入9751万元,鹿死谁手还很难说。

时间往前推三年,有一部好莱坞大片于2016年12月8日在内地上映,该片从上映之初便领跑贺岁档,首周上映4天票房收入1.17亿元,而最终票房收入为4.26亿元。

说到这里,想必读者朋友已经猜到了,这部电影就是豆瓣评分高达8.7的《血战钢锯岭》,在该片上映三周年之际,我们一起来重温这部好电影。

《血战钢锯岭》

血战钢锯岭最惨的战役(二战中的真实故事)(2)

《血战钢锯岭》根据二战中的真人真事改编而成,在冲绳岛战役中,医疗兵戴斯蒙德·道斯手无寸铁但却拯救了75名战友的性命。

1945年11月1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为道斯佩戴带上了美军最高荣誉的象征"荣誉勋章",道斯成为二战期间第一个拒绝服兵役,没有任何杀死敌人的记录却获得最高荣誉的士兵。

血战钢锯岭最惨的战役(二战中的真实故事)(3)

戴斯蒙德·道斯

在入伍之初,道斯因拒绝使用武器而遭到了长官的歧视打压,以及战友们的侮辱谩骂甚至是殴打。

可以说,道斯一路是在别人的质疑声中成长的,他不善于为自己辩解,但最终却用行动战胜了别人的偏见。

血战钢锯岭最惨的战役(二战中的真实故事)(4)

榜样的力量

钢锯岭一役,日军的负隅顽抗令美军伤亡惨重,医疗兵道斯便在枪林弹雨之中开启了自己的渡人之路。

年长的医疗兵埃克夫在战斗中以身作则,即使是腿部受了伤,但他坚持要把血浆留给更有需要的士兵,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这位老大哥英勇无畏的行为坚定了道斯救死扶伤的信念。

血战钢锯岭最惨的战役(二战中的真实故事)(5)

道斯将一个双腿被炸飞的士兵拖到了悬崖边,但是负责运送伤员的士兵认为这个人生还的几率很低,不愿将他送下山。这时,平日里连说话都不会大声的道斯大声质问他,你怎么知道他活不过今天?

士兵被道斯的气势震慑住了,将伤员送下了山。事实证明道斯的坚持是正确的,那个伤兵活了下来,虽然他失去了双腿无法再行走,但他还可以张开双臂拥抱妻儿,是道斯的坚持维护了一个家庭的完整。

血战钢锯岭最惨的战役(二战中的真实故事)(6)

不计前嫌,化敌为友

我记得几年前,看到一个网友发帖说他上大学时,一个舍友说蔡国庆是"四大天王"之一,这个网友上网搜出了正确的名单给他看,但那个舍友还是坚持己见,两个人因为这件事差点打起来,这位网友说,从那时起他就明白了,成年人心中的偏见是很难改变的。

道斯的战友史密提对道斯有着很深的偏见,不但出言侮辱还带人殴打他,但最终道斯英勇无畏的救人行为征服了史密提。

血战钢锯岭最惨的战役(二战中的真实故事)(7)

片中史密提的转变并未显得突兀,导演用了三处笔墨来展现他的转变,同时也烘托道斯的人格魅力。

第一处情节

史密提在战斗中被一个日本士兵偷袭,道斯不计前嫌救了他一命,这件事给史密提带来了触动。

随后,道斯去抢救伤员,史密提掩护他,史密提干掉了五六个日本鬼子,他又救了道斯的性命。

血战钢锯岭最惨的战役(二战中的真实故事)(8)

第二处情节

战斗结束后,史密提主动陪伴道斯却寻找散落在各处的伤员,从这处转变可以知道,史密提抛下了对道斯曾有过的偏见。

没有人能像战场上的士兵那样身临其境地体会死亡的恐惧与威胁,人距离死亡愈接近,对生存的渴望愈强烈,在生与死的较量间,什么嫉妒、鄙夷、偏见,统统变得不再重要了。

血战钢锯岭最惨的战役(二战中的真实故事)(9)

第三处情节

夜幕下,道斯和史密提像相知多年的老友一般在战壕中休息聊天,他们对彼此彻底敞开了心扉,此时史密提对道斯曾有过的偏见已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一个人想要赢得别人的爱慕与欣赏并非难事,难的是赢得别人真心实意的尊敬,而赢得曾对自己心怀不满之人的尊敬那更是难上加难,可是道斯做到了。

偏见是人心中的大山,而能打败偏见的无疑只有两个字,那就是"实力"。

血战钢锯岭最惨的战役(二战中的真实故事)(10)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道斯与史密提在战壕中谈心的画面是那样的宁静与美好,但这样的宁静与美好注定是短暂的。它短暂到黎明来临,敌人利用暗道偷袭成功,美军节节败退,最终只有32人撤下钢锯岭。

道斯将身负重伤的史密提背到悬崖边,这时才发现他已气绝身亡。史密提的死亡令道斯对信仰产生了质疑,但是上帝却没有抛弃他最虔诚的信徒,这时道斯听到了一个伤员的呼救声,他义无反顾地返回了地狱般的战场。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当钢锯岭上的战斗告一段落,道斯一个人的战役却刚刚打响。道斯手无寸铁但是谁又能说他赤手空拳,信仰是他最得手的武器。

血战钢锯岭最惨的战役(二战中的真实故事)(11)

一个日军战俘自述,他曾两次将枪口瞄准了抢救伤员的道斯,但是两次扣动扳机的时候,子弹都卡了壳。

我相信这是上帝再一次向道斯伸出了援助之手,与其说道斯是上帝最好的活广告,不如说是上帝借助道斯之手施以救援之道,可是纵然道斯有了上帝之手,脚下的渡人之路却是他以自己的血肉之躯铺就的。

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次数多了也就成了路。道斯小心翼翼地躲避着日军的追杀,心中秉持着"再救一个"的信念,一次次地返回地狱般的战场,成功地救助每一个尚有生还希望的战友脱离险境,奇迹就这样神奇但又真实地上演了。

血战钢锯岭最惨的战役(二战中的真实故事)(12)

偏见与认知

一个不肯携带武器上战场的士兵,手无寸铁但却拯救了75名战友的性命,在观影之前,我以为《血战钢锯岭》是一部手撕鬼子的抗日神剧,但看过该片之后,我深深地被感动了,更被彻底折服了。

细想之下,我对这部电影的初有印象,何尝不是一种偏见呢?正如道斯用实力打败了别人的偏见一样,这部电影以高质量战胜了鄙人的偏见。

饱满详实的剧情、惨烈真实的战争场面、男主角精湛的演技,《血战钢锯岭》这部电影令我念念不忘,以至于三年后我为它写下了这篇文章。

血战钢锯岭最惨的战役(二战中的真实故事)(13)

一个人对人和事的看法,正确的一面叫"认知",错误的一面叫"偏见"。

每个人都曾活在别人的偏见中,当你身处逆境时,不要急于为自己辩解,因为即使你辩解,别人也很难听进去,最好的办法就是像道斯那样坚持本心,用实力打败别人的偏见。

话又说回来,无论对人还是对事,如果想要产生正确的认知,一个人的心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正如电影《奇迹男孩》所说的那样——善良一点,因为每个人的一生都很不容易;如果你想真正了解他人,你只需要用心去看。

血战钢锯岭最惨的战役(二战中的真实故事)(14)

(图片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