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春天的味道不错(秋天的方竹笋)

竹笋春天的味道不错(秋天的方竹笋)(1)

图片来源:影像中国 本版制图:汪哲平

秋风一起,藏在金佛山泥土深处的方竹笋开始醒来。先是笋尖儿冒出地皮,试探地张望一下,然后呼啦啦就出来一大片,渐渐地,整片方竹林开启毕毕剥剥的吐笋秀,从山巅往下,一个收获的季节开始了。这个时候,忙碌的不仅有采笋的笋农,还有观光的游客与品笋的美食家,甚至四面八方的生意人都汇集而来,蓬勃的生态产业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不结果来不开花,还未出土就发芽,等它长到八九寸,无人不夸味道佳。”这是一道谜语,谜底是春笋,说的是春天一到,春风一吹,春雨一淋,竹林子里的笋子就争先恐后地从地里冒出来。采摘回来,与酸菜、腊肉炒着吃,味道好得不得了。但这个谜语却被金佛山上的方竹笋逆袭了,得改谜底。因为这不是春天冒出的笋子,而是秋天冒出的笋子。在重庆南川金佛山的高海拔桌山之上,有一种叫做方竹的竹子,这种竹子形呈四方,有棱有角,最特殊的是它们的笋“不发于春而茂于秋”,也就是立秋后才出笋子。于是,“雨后春笋”在金佛山被逆转成“雨后秋笋”。每年农历八九月间,金佛山上一派丰收而忙碌的景象。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笋,竹萌也,皆四月生。唯巴竹笋,八月九月生,始出地,长数寸。”一千五六百年前,巴地竹笋秋后而生就有了明确记录。秋天一到,秋雨一下,秋风一吹,方竹笋就次第而发,热闹了秋天,沸腾了竹林。

人们总是将希望和快乐寄托于劳动之中。采笋就是一种有意思的劳动。一群背着大背篼、穿着草鞋、戴着草帽、手持弯刀的笋农,在高山之巅搭建笋棚,开始收割秋笋。一大早,趁着晨光曦霞,这群笋农从各自的笋棚里走出来,穿行在无边无际的方竹林海之中。一根根的方竹笋在肥沃的黑土地上露出尖尖的、毛茸茸的身躯,向着人招手。笋农对可采摘的竹笋,用脚跟抵住笋基根部,脚掌弯曲斜踩,听得“咔嚓”一声,竹笋即从根部断裂。采笋人随即弯腰欠身,左手一抽,将竹笋拔起,提住笋尖,右手顺势用弯刀从笋尖处向下一削,半边笋壳就被削掉,却不伤一丝笋肉;随后,左手食指将另半边笋壳卷起,把竹笋绕着食指旋上几圈,另半边笋壳瞬间弹飞出去,一根白嫩鲜活的方竹笋就完整地展现出来。接着,笋农左手一抖,剥了笋壳的方竹笋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不偏不倚、安安稳稳地落入大背篼中。整个过程,在笋农手中是如此娴熟。如此反复,半天时间,大背篼便装满新鲜的方竹笋,足有一百多斤。这些笋农们必须背着这沉甸甸的大背篼攀越天梯石级,穿过羊肠小道,把鲜笋送到笋棚里进行加工。那功夫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得来的。

采笋是艰辛的,生活却是欢乐的。采笋场上,歌声飞扬,男女对唱,笋竹相和。听听,那边唱起了“金佛山上方竹林,幺妹打笋林中行,我怕幺妹迷了路哟,大声呼喊没回应”。这边又唱起了“竹叶青青笋儿长,幺妹采笋上山岗。手摸笋竹十六节哦,数来数去总成双”。采笋季差不多两个月,吃喝住都在山上的临时笋棚里,共同劳作的人们,总是把生活的辛劳转换成劳动的歌声,与大地母亲水乳交融地同声歌唱,谱写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音。笋农一边采笋,一边吆喝,不仅消除疲劳、提高劳动效率,而且还能增进友谊,甚至萌生爱情。如今,不仅是当地笋农在歌唱,更有游客参与其中,共享采笋的快乐,体会一把笋农的惬意和欢畅——只是那削笋的动作和卷笋壳的潇洒,总是不如笋农那般流畅。

体会了采笋的快乐,是不是该品尝一下方竹笋的味道?在金佛山腹地碧潭幽谷的山腰上,有一户人家,女主人叫兰花。这里是人们进山的必经通道之一,走碧潭幽谷上山,兰花的农家乐是不错的休闲打尖之处,人们会在这里喝油茶,吃土豆饭,品方竹笋。留心看,那一溜山坡上,悠闲的黄牛和山羊在叮叮当当的铃声中啃食野草;远处的空地上放置着数十个蜂箱,蜂儿在空中嗡嗡飞舞,不时穿梭在山野上遍开的五倍子花丛中;房前是潺潺流水,屋后是荫荫绿树。房子的新旧,见证了多年来脱贫致富的历程。最古老的两间土坯房,房顶上长满杂草,墙面斑驳得已不成样子,如今成为游客拍照忆旧的取景之地。而距离土坯房五十米开外的一幢新房子,则是主人家的新居。与传统的巴渝民居一样,这幢砖木结构的新房子青瓦白墙木屋顶,木质部分全部刷了桐油,在阳光下闪着金色的亮光。

在兰花农家乐点几个菜,包括腊肉炒方竹笋、干笋土鸡汤、炝炒鲜笋丝等等,再加一份油茶干劲汤,味道鲜美得很。新笋脆,干笋绵,土鸡香。边吃边与兰花闲聊,她说,赶上好时候了,村村在脱贫,户户奔小康,我家在山坡上养了数十只羊、十多头肉黄牛、几十桶蜂箱,平时进山的客人都在这里喝茶吃饭。听兰花说,金佛山的方竹林有二十余万亩之多,是世界上生长特别集中、特别完整的方竹林群落。笋农每年都可以从台地上采摘鲜笋几万吨,制作成各类笋制品,销往全国和世界各地,销售收入可以过亿元。方竹林承载着金佛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寄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金佛山台地桌山不仅成为旅游胜地,吸引着众多游客的目光,还有着如此美食,让人们尽情享受来自大自然的鲜美味道。深山的美景和美食相映生辉,让众多的竹林人家过上越来越殷实的日子。

《 人民日报 》( 2019年09月18日 20 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