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太热装什么好(装病是门传统艺能)

开学了,活蹦乱跳了一个假期的学生,周身开始出现各种不适:

啊~我的波棱盖儿啊,我的胯骨轴儿啊,我的腰间盘啊......

净整这没用的,说自己“闹肚子”、假模假式地多跑几趟厕所比啥都好使!

别问我咋知道的......

放松了1个多月,罹患“开学综合症”在所难免;为了给自己的假期“续命”,不少学生都想到过装病。

这个法子看似朴素且“童趣”,实际上却是人类的一项“传统艺能”,好多成年人都照用不误。

装病乞怜,丐帮风范

事先声明啊,我们这儿可不是教大家学坏。咱们就是单纯地聊聊“装病”这件事,而且要带着辩证和批判的眼光来看。

你看,咱们放在头一位讲的就是“装病”的负面案例,不值得学习。

这种人装病,说白了,就是为了骗取利益和一些特权,人心不古。

比较典型的,就是装病乞讨。

“丐帮”生意兴隆的窍门,在于能否抓住大家的怜悯之心

好多“通透”的弟子干脆一步到位,把腿一盘,或者把胳膊缩进袖子里,直接给自己弄“残病”了。

看着衣衫褴褛的“残疾人”在街上乞讨,怪不容易的,好多路人果然动了恻隐,慷慨解囊。不带现金也无妨,现在还能“扫码行善”——替“消费者”想得非常周到。

教室太热装什么好(装病是门传统艺能)(1)

与时俱进的骗术

不给,良心过意不去;给了,你就上当了。

久而久之,大家看多了,对这种装病的伎也就麻木了。头铁点的,还会亲自上阵,把骗术的伪装扒个精光。

教室太热装什么好(装病是门传统艺能)(2)

残疾是假的,瑜伽是真的

金庸先生在小说里,把丐帮归为“污衣”和“净衣”两派,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这么分:刚才说的破衣烂衫地装病卖惨那帮,是最常见的“污衣派”;而另一帮穿得人模狗样、吃喝不愁,却仍装病乞怜,这些“精神乞丐”则被称作“净衣派”

“净衣派”的弟子还挺争气,当了网红,装病装出了国际水准。

教室太热装什么好(装病是门传统艺能)(3)

Influencer Jamie Zhu claims he was upgraded to business class for free after faking a broken ankle.

名叫James Zhu 的网红声称,他坐飞机时谎称脚踝受伤而免费升级到商务舱。

He was travelling long-haul with Cathay Pacific, and bought the moon boot for the prank at Sydney airport, according to his YouTube video.

在YouTube的视频中,他乘坐国泰航空的航班进行长途旅行之前,为这次恶作剧在悉尼机场买了一个康复靴。

Zhu says he got to enjoy the full business-class experience, including all the food and reclining seat.

他说,他十分享受这次乘坐体验,包括商务舱的食品和躺椅。

按这个姓氏来看,挺给华人“长脸”的。

同情可以说是人类心里“不设防”的一个净土,利用这一点来行骗牟利的人,无疑败坏了这个淳朴和高尚的人文情怀。这帮人智商有多高不好说,但底线之低,倒着实让我们开眼。

当然,装病不光是小人蝇营狗苟的伎俩,在历史上的一些“高端局”当中,这个操还能起到起死回生,甚至扭转乾坤的关键作用。

装病示弱,瞒天过海

别小看装病,《孙子兵法》里人家可是有讲究的。

【英语】When capable of action, appear incapable.

【文言文】能而示之不能。

【白话文】能干,就要装作不能干。

——《孙子兵法》(中英双语·诵读版)

说白了,装病就是向对方示弱:毕竟,一个病入膏肓的“棺材瓤子”,是很难对人产生威胁感的。

能把诈病用得炉火纯青的,司马懿算是一个达人。《资治通鉴》记载,当年司马懿在和曹爽的党争中一度处下风。这只老狐狸决定靠装病来避对方的锋芒。曹爽放心不下,特地派属下李胜,以探病为名义,去看个虚实。

司马懿斗不过诸葛,但收拾这几个小虾米崽子还是绰绰有余的:凭借“小金人”级别的演技,把曹爽和他的小老弟们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司马懿叫两名婢女服侍,衣服都穿不利索;让婢女喂他粥喝,漏了一胸口。李胜问安,司马懿假模假式地捣了半天气,才回复他。

李胜说要到荆州做官,老狐狸就装耳背,故意错听成“并州”,还对颤颤巍巍地给他灌了不少“励志鸡汤”。

一回去,李胜就跟曹爽说糟老头子病笃的事儿,曹爽对此深信不疑。

结果自然喜闻乐见:缺心眼的曹爽一派被“垂死病中惊坐起”的司马懿突然发难、连窝端了。

司马懿装病是为了夺权,而其他大人物装病多半是明哲保身。

比如,孙膑被庞涓往死里祸害的那会儿,就在求生欲的驱使下,想到了诈病。

这个病,指的是精神上的绝症。

Sun Bin eventually realized Pang Juan's true intentions and feigned madness. Pang attempted to test whether Sun had really become insane or not, so he had Sun locked up in a pigsty.

孙膑察觉到庞涓的真实意图后,就开始装疯。庞涓为了试探孙膑是不是真失了智了,就把他锁进了猪圈里。

Sun appeared to enjoy himself there and even consumed animal faeces, calling them delicious. Pang believed that Sun was truly mad and lowered his guard.

到了那儿之后,孙膑美得不行,还开始大嚼猪的“奥利给”,直呼美味。庞涓见状就信了孙膑是真疯,就放松了警惕。

趁着庞涓大意的工夫,孙膑逃出生天,若干年后,在马陵道把同门“好兄弟”射成了刺猬。

看来,玩计策的人一但开始装病,这杀心也就跟着动了,两边不闹出点血来都不好收场。

当然,话也不能太绝对,像隋朝名将梁睿那居功至伟,最后向皇帝称病辞官的明白人也不在少数:双方都没撕破脸,落下个“君明臣贤”的善终,可喜可贺。

适当通过装病来韬晦一下,也是生存、取胜的一种策略。

装病以明志

除了“趋利避害”这个目的之外,在某些人看来,装病也不失为一种表明志向和态度的方式。

找不到——或者懒得找其他借口拒绝,那就干脆“生个病”呗。

战国时期,廉颇不忿蔺相如的“火箭升迁”,经常和他顶牛。蔺相如顾全大局,不想跟廉颇有正面冲突,以免坏了朝堂的气氛,就干脆称病不上朝,躲着老头子。

民国时期,袁世凯打算称帝,段祺瑞觉得这个“浓眉大眼的老上司要叛变革命了”,也干脆称病宅家,好歹能保个晚节。

说谎不固然好,但两害相权取其轻:比起装病,在原则性问题上“翻车”更难受。

况且,人家文人师祖——孔圣人都带头装过病;装完了之后,还做出了令人玩味的“骚操作”。

【英语】Ru Bei requested an audience with Confucius, but latter declined on the excuse of illness. When the messenger left the room, Confucius took his zither, and began to playing and sing, making sure that the man heard him.

【文言文】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白话文】孺悲想来见孔子,孔子借口生病,拒绝见他。传命的人刚走出房间,孔子拿起瑟来弹,并且唱歌,故意让来人听到

——《论语》(中英双语·诵读版)

孔子用装病避客 吹拉弹唱,向对方展现了一个极为强硬的态度:

老子没病!不想见你!赶快滚蛋!

没说一句话,却起到了骂街的效果,还是知识分子会玩......

相比之下,学生时代的“装病”或许是最单纯、最朴实的了;进入社会之后,成年人面临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尽管也有五花八门的“恐惧症”,但却很少以“病”为名义来逃避。

一来,它既不会绕开问题,更不会解决问题,任尔装病无点益;

二来,它变成了一种策略或姿态,更有目的性,装的时候就要考虑到风险和后果。

意识到这两点越早,少年人走的弯路也就越少。

老实去上学吧,装病换来的假期,也歇不安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