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之战全文翻译(文言助读2)

【原文】

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化,乃渡河击赵①,大破之。当此时,赵歇为王②,陈徐馀为将,张耳为相,皆走入钜鹿城③。章邯令王离、涉间围钜鹿,章邯军其南,筑甬道而输之粟④。陈餘为将,将卒数万人而军钜鹿之北,此所谓河北之军也。

楚兵已破于定陶,怀王恐,从盱台之彭城,并项羽、吕臣军自将之。以吕臣为司徒⑤,以其父吕青为令尹⑥,以沛公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

巨鹿之战全文翻译(文言助读2)(1)

初,宋义所遇齐使者高陵君显在楚军,见楚王曰:“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因置以为上将军⑦;项羽为鲁公,为饮将,范增为末将,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⑧。

行至安阳,留四下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钜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被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⑨。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⑩,必举秦矣。故不如光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很如羊中,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乃遣其子宋襄胡齐,身送之至无竽,饮酒高会。

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

巨鹿之战全文翻译(文言助读2)(2)

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扫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

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当是时,诸将皆慴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使桓楚报命于怀王。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皆属项羽。

【注释】

①河:黄河。

②赵歇:被陈徐张耳拥立为赵王,是赵国王族后裔。

③钜鹿:秦县名,故治在今河北省平乡县西南。

④甬道:运输粮食的通道,两侧筑有墙壁,以防备敌军劫夺。

⑤司徒:本为掌管教化的官,此处可能是掌管财政的军需官。

⑥令尹:楚执政官,掌军政大权。

⑦上将军:主将、统帅。

⑧卿子冠军:卿子,对宋义的尊称。冠军,上将。

⑨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虬虱:搏,拍击。虻,牛虻。虬,虱卵。这句话以牛虻要叮咬的是牛,而不是为吃牛背上小小的虱子为喻,说明楚军的目标是击败秦军,而不是援救赵国。

⑩鼓行:大张旗鼓进军。

【译文】

章邯已经打败项梁的军队后,就认为楚地的散兵游勇用不着担心了,便渡过黄河攻打起国。赵国被打得大败。当时,赵歇为赵王,陈餘为将军,张耳为丞相,都逃到了钜鹿城。章邯命令王离、涉间围攻钜鹿,自己驻扎在钜鹿南边,修筑交通甬道运送军粮。陈餘做将军,率领几万士卒驻守在钜鹿的北边,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河北之军。

楚兵在定陶吃了败仗,楚怀王恐惧,从盱眙迁往彭城,把项羽和吕臣的军队合并起来,自己亲率。他任命吕臣做司徒,吕臣的父亲吕青为令尹,委任沛公做砀郡长。封武安侯,统领砀郡军队。

当初,宋义遇见的齐国使者高陵君显在楚军。(他)拜见楚怀王说:“宋义说武信君的军队必定失败,过了几天,武信君的军队果然战败了。军队还没有交战,(宋义)就能事先看出失败的征兆,这可以称得上是懂得用兵之法了。”楚怀王召见宋义同他计议大事,非常喜欢他,就安排他担任上将军;项羽称鲁公,担任次将,范增担任末将,去援救赵国。其他各路将领都隶属于宋义,(宋义)号称卿子冠军。

巨鹿之战全文翻译(文言助读2)(3)

行军至安阳,停留了四十六天没有前进。项羽说:“我听说秦军在钜鹿包围赵王,(我们应该)迅速率领军队渡过黄河,楚军从外面攻打,赵军在里面接应,就一定能打败秦军。”宋义说:“不是这样。咬牛的牛虻不能用来消灭虮虱。如今秦国攻打赵国,(如果)打胜了,将士就会疲惫,我们就可以利用他们的疲惫;(如果)打不胜,那么我们就率领军队大张旗鼓地西进,一定能攻取秦国。所以不如先让秦、赵两方相斗。披甲执锐,我宋义不如你;坐着运筹决策,你不如我宋义。”于是(宋义)在军中下令说:“凶猛如虎,违逆如羊,贪婪如狼,倔强不听指挥的人,一律斩杀。”于是(宋义)派他的儿子宋襄去辅助齐王,亲自送他到无盐,大摆宴席。

当时天气寒冷,下着大雨,士兵们受冻挨饿。项羽说:“(我们大家)本该合力去攻打秦军,却久久停留不前进。如今年成饥荒,百姓贫困,士兵们吃的是芋头、豆类,军中没有现成的粮食,(宋义)竟然大摆宴席,不趁着赵军有粮食率领军队渡过黄河,同赵军合力攻打秦军,却说‘利用他们的疲惫’。凭着秦国的强大,去攻打新建的赵国,结果必定是秦国攻占赵国。赵国被攻占,秦国就更加强大,哪有什么疲惫可以利用?况且,我们的军队刚刚打了败仗,楚怀王非常焦虑不安,集中了境内全部的兵力交给上将军一个人,国家的安危,就在此一举了。现在(上将军)不体恤士卒却谋求私利,(他)不是国家的贤良之臣。”

项羽早晨去参见上将军宋义,就在他的军帐中斩下了宋义的头,出来向军中下令说:“宋义和齐国密谋反楚,楚怀王暗中令我处死他。”在这时,将领们都因畏惧而屈服,没有谁敢抗拒。都说:“首先把楚国扶立起来的,是项将军家。如今又是将军诛灭了叛乱之臣。”于是大家一起拥立项羽为代理上将军。(项羽)派人去追赶宋义的儿子,追到齐国境内,把他杀了。(项羽)又派桓楚向楚怀王报告了情况。楚怀王于是让项羽做了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都归属项羽。

【助读理解】

司马迁极纵雄健之笔,记钜鹿之战,这几段文字读来惊心动魄,豪气薄人。难怪宋代刘辰翁说:“叙钜鹿之战,踊跃振动,极羽平生。”明代茅坤也说这是“项羽最得意之战,太史公最得意之文”。

钜鹿之战前夕。各路抗秦之师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秦军主力把当时抗秦实力最强的赵军围困在钜鹿,失败受挫的阴云笼罩军中,诸侯军畏惧秦军,无二取前往解钜鹿之围。“名冠诸侯”的楚军上将宋义又“饮酒高会”,至安阳则裹足不前。在这一危急关头,项羽力挽狂澜,掷地有声地批驳了宋义的谬论,所数其三大罪状:粮草缺乏,却不能“因赵取食”;不与赵并力攻秦,却幻想什么“承其敝”;“国家安危,在此一举”,身为统帅的宋义却掉以轻心,“饮酒高会”。于是项羽便“即其帐中斩宋义头”,诸将无一人敢稍有对抗。

项羽的果断为他赢得了时机,赢得了统帅楚军全部主力的时机,赢得了大败秦军的时机。

穿透岁月的风尘,历史的辩证法又一次放射出夺目的光华:“果断”和“时机”就好比是一对孪生姊妹。越有果断性的人,时机就越多;反之,一个人如果缺少果断性,时机也就难得垂青他。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情况更是如此。

在众象纷坛中,在人生的各种转折点,果断的人敢于迅速决策,敢于对自己的决策负责,这样的人面临“时机”的概率自然要高于那些优柔寡断的人。

你不觉得钜鹿之战的胜利包含着历史的必然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