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灵魂能量学说解析(一本正经地说鬼话)
"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聊斋志异》
记得小时候,每当我夜晚哭闹不停的时候,奶奶就凑到耳边吓唬我:"如果你再这样哭,会把鬼招来的。"小时候,只要听到"鬼",我就会害怕地抿住嘴。老一辈的人常常用鬼怪说法来吓唬哭闹的孩子。类似于我小时候的经历,在我呆在老家期间,仍然可以见到。我们不去谈老一辈人这样的教育理念是否正确,但可以说,讲鬼,在日常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
一传统文化中是这样定义鬼的。《说文解字》中说:"鬼,人所归为鬼。"《礼记·祭义》云:"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谓之鬼。" 《论衡·订鬼》中说:"鬼者,老物之精也。"《礼记·祭法》中说:"庶人庶士无庙者,死曰鬼。"
前两种说法的意思是:人死为归,"鬼"通"归",成为鬼是人类最终的归宿。第三种说法是说"老物成精"即为鬼。"老物成精"有万物皆可有灵的意思在,所以类似百年的老树,千年的狐狸甚至万年的石头只要修炼成精便可称为鬼了。而按照第四种说法,平民死后无处供奉,游魂无处归依即化成鬼。无怪乎杜甫诗言:"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不禁令人唏嘘!
传统鬼形象
常识印象中,鬼是那些面目狰狞,且专以害人为目的。它们或出没于深山老林之间,魅惑旅人夺其性命,或游荡于阴冷夜色里,伺机害人。而我在翻阅古代志怪笔记中发现,有些被记述的鬼不仅性格单纯可爱,有些甚至精通琴棋书画,真可戏谑称其"鬼才"了。如《太平广记》中讲到,嵇康的名曲《广陵散》竟然是与鬼相会,从鬼那儿学来的。天明后,嵇康学会《广陵散》,鬼还说道:"相与虽一遇于今夕,可以远同千载,于此长绝,不胜怅然。"大有视嵇康为知音之感。
嵇康画像
再有《蓬轩别记》中记载,有人夜间听见鬼作诗:
"长鲸吹浪海王宽。兄弟同时吊屈原。千古不消鱼腹恨,一家唯识雁行怨。红妆少妇空临镜,白发慈亲尚倚门。采石江边断肠处,一轮明月照双魂。"
全诗意境忧伤凄婉,对仗严谨工整。这种吟诗作对的"鬼才"很难让人同害人的恶鬼对应。此外传统鬼话中还有对棋鬼、诗鬼、马鬼、吏鬼、诉苦鬼等各式各样性格迥异言行独特的鬼怪的记述,同样十分有趣。
二说完鬼的形象,我们谈谈鬼文化。
中国的鬼文化受到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明显。儒家虽不语怪力乱神,却极注重与鬼相关的丧葬与祭祀活动,借用丧葬祭祀仪式中的鬼文化思想,巩固儒家观念中忠孝仁义的观念以及尊尊卑卑的等级制度的合法性。这也就是为何传统志怪小说中,鬼常常有着传统儒家人伦纲常意识。
中国传统葬礼
道家对巫的继承,道士对巫术的学习,使得鬼文化中方士、术士形象的出现,客观上丰富了鬼文化的内容与内涵。传统封建社会中存在一种的观点:鬼怪是方士、术士施法幻化出的产物。佛教的传入使得其地狱观与中国上古时代的冥界观相互融合。冥界开始有阎王,判官,鬼卒,鬼吏等角色,形成一整套官僚系统。与阎王相应的,地府还配上了一个地藏王菩萨,充作佛教冥间代言人,掌管冥间。如《西游记》中写道的,真假美猴王在阎王那里无法判别真假后,便转身求助法术高深的地藏王菩萨。这也算是冥府道佛相济的体现。
阎罗殿外
在封建时期,鬼神之说一方面被统治者有意宣扬引导,以用来巩固封建道德体系。通过对鬼怪赋予现世中存在的等级观与道德观,使得鬼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具有维系封建道德制度的宣传作用。另一方面,由于鬼神思想毕竟超脱当时民众生存的现实世界,底层民众便有了借鬼表达性情和对统治阶级不满的途径。鬼怪幻化成的女子不理会道德约束,对待爱情不受拘束,热烈大胆,使得鬼文化中的这些爱情故事全然没有传统道学家的风雅气。
像《聊斋志异》中的小翠,穿着小皮靴陪痴傻的丈夫玩蹴鞠,竟然把球踢在了公公的脸上,却也不害怕。等到被责备时还低头微笑,用手抠着床沿儿。出了房门,小翠就又在痴傻的丈夫脸上涂脂抹粉把他扮作花面鬼。这样率性天真,又不顾礼法、鬼灵精怪的小翠在传统社会众多遵守礼制的女子群众,显得迥异可爱。
影视剧中的小翠(李冰冰饰)
三那么,中国传统社会的鬼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呢?我认为有以下三个部分。
1.对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的恐惧
在原始时期,自然现象先民无法预知自然现象,其中一些自然现象给人类带来伤害甚至死亡。久而久之,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认识划分成了可捉摸的可驾驭的自然知识,与不可捉摸的不可驾驭的自然知识。其中可驾驭的自然现象或被人类以名称规定,如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农俗中的谚语一类。而不可驾驭无法捉摸的自然现象则被认为时鬼神的作用。如早期对风雨雷电的认识,大多将其划为鬼神的震怒。需要说明的是,中国的神话系统中神的形象其实稍晚于鬼的形象,历史早期的神也被称之为善鬼。
传统雷神形象
2.对梦境的误解
人类的鬼神产生,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对于梦境的误解造成的。早期人类对于自身思维或潜意识的认识同样匮乏。早期先民意识、潜意识领域既没有认识意识也没有认识方法。于是当他们梦见已死去的人,在梦中做出各种各样的行为,并与其交流,却醒来时消失不见。这使得他们认为灵魂是可以独立于肉体而存在的。且通过在梦境中的表现得出灵魂不死的结论。梦境中各种杂乱怪异的形象组合也容易被认为是鬼怪存在的证据。看作精神独立于肉体存在的证据。至今为止,托梦,转生的行为仍是民间鬼话中常见的鬼出没的形式之一。像电影《盗梦空间》中将梦境以电影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是在数十年前也无法想象的。
《盗梦空间》剧照
3.对死亡和黑暗本能的恐惧
害怕黑暗恐惧死亡是人类的天性。原始的部落生活,早期人类不得在于野生动物搏斗竞争中生存。由于与昼伏夜出的食肉动物不同,原始社会人类在黑夜始终面临死亡的威胁。同时在黑暗中,视力受限,失去自我的感觉参照,使人不由自主地害怕起来。所以鬼怪常常以动物身体的某个部分组合成诡异的形态出现。对死亡的恐惧是鬼文化形成的重要方面。人死如灯灭,在面对一个精神地人死后变成冰冷僵硬地尸体时,古人把两种状态比较后,认为是由于死后缺少了某种东西,后世称之为魂魄。魄汇入大地,而魂上归于天,当魂无处归依的时候,就形成了鬼。
描绘早期先民生活的绘画
除了早期先民对于自然灾难的无法控制,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对梦境的误读之外。后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碰撞融合,更加丰富了鬼文化的内容。而鬼文化的作用也从对人类精神需求的解答,渐渐转向对人道德行为上的规劝。前后的差别就如同一个孩子可能同成人一样惧怕黑夜,惧怕凶恶的猛虎,却不会害怕一束祭祀时因怪风吹动的灵幡。
四鬼是否存在,自古以来就备受争论。受制于封建传统社会对自然现象认识不明与人类心理意识的认识不足,古代持有鬼论的人多受限于神秘主义。而这时便不能不提豁达的苏东坡了。
宋·《石林避暑录话》中记载。苏轼在黄州时,每天早上起床,如果不邀请客人聊天,就出门访客,也不在乎对方身份地位,自己就着对方的话茬胡侃。有的人实在无话可说了,苏轼就让他讲鬼故事,如果还加推辞,苏轼摆手说道:"姑妄言之。"苏轼这意思就是,你随便说说,即使胡编也没关系,反正我爱都听。苏轼对鬼的态度,以一句"姑妄言之"概括,显得无比风流洒脱。
苏轼像
要论民国时期的谈鬼"一哥",当属周作人。周作人是彻底的无鬼论者。虽然认定无鬼存在,却并不妨碍他对鬼文化感兴趣。他说:"我不信人死为鬼,却相信鬼后有人。"周作人感兴趣的是鬼文化背后世间的风土人情。即从鬼话中去认识那人中的鬼,或是那鬼后的人。
周作人说,唯物论的人是有祸的,像是精神太倔强,鬼神一套行不通就如同麻醉药不灵,面对生死大事的痛苦,就如同手术台上醒着割肉一般。
"关公刮骨固属英武,然实亦冤苦,非凡人所能堪受,侧其乞救于吗啡者多,无足怪也。"又说 "盖有鬼论者忧患的人生之雅片烟,人对于最大的悲哀与恐怖之无可奈何的慰藉,"风流士女可以续未了之缘,壮烈英雄则曰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如此譬喻真叫人拍案叫绝。
周作人
拜时代所赐,现今社会,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登月计划一脚踏碎了广寒宫,深海潜航器也赶走了海底龙王,纵深数千米的矿井也将阎王的地府掀得一干二净。科学进程正一边将传统鬼文化逼迫至灰暗阴冷角落中,一边却在面对"人类在死亡之后终归何处?"这个问题时,给人一个冰冷残酷且无比沮丧的回答。理性和科学告诉我们,无论如何我们终有一死,身躯会化为粪土,个体精神意志也会永远消失,不复存在。
周作人《谈鬼论》中说,即使像陶渊明这样有着千古难见的旷达性格的人,也难免在诗中流露出对生死的迷恋。他诗中常说,人生只是幻象,死后什么也不会留在这世上这类话,一副典型现代社会中的人生虚无主义者。但是珍惜生命,担忧死亡毕竟是人的本能,陶渊明作此感慨也无可厚非。
陶渊明
眷恋生命是人之常情。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客观上延长了人类寿命,却对人类恐惧死亡的心理需求默不作声。人们意识到可以在应对死亡恐惧无能为力的同时,从鬼神崇拜上得到了回应。这似乎是鬼文化一直残留在现代社会的原因之一。并非人人都能学得关公刮骨疗毒。鬼为我们的精神在身躯消失之后提供了一种存在形式。这种形式的需求来自于自身对于生命的珍视和对死亡后幻灭的恐惧。
《绝命毒师》中老白与女友核对人体各类元素的摩尔数值时,发现人体中各种元素的摩尔数值总和值为99.888042%,最终缺少的部分是什么?他的女友回答:"灵魂呢?"
绝命毒师剧照
科学所带来的理性思想对死亡后的归属需求尚无法应对时,鬼文化便在现今社会的人类心中有了的栖身之所。鬼并不存在,而鬼神之说安放人心的作用却是实际存在的。如何将传统鬼文化中封建迷信的思想剔除,充分发挥其在心理与精神上的安抚作用,使之不为麻痹人生的鸦片烟转而作为人生精神诊疗里的麻醉剂,才是正确对待中国所拥有的丰富的鬼文化资源的关键。
文/慈童
图/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