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别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遇(父母离开后才彻底明白)

父母离别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遇(父母离开后才彻底明白)(1)

网络上一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这世间并没有所谓的来日方长,只有时光匆匆。”

来日方长,只是我们对自己的安慰,觉得人生漫长到看不到尽头,自己也永远年轻,不会变老。而时光匆匆,青春消逝,才是人间现实。

在时光面前,我们都无比渺小。这一代人离开了,下一代也该提上日程了。爷爷奶奶一代离开了,就轮到父母这一代了,最后我们也无法逃避这样的结果。

杨绛先生这么说过,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

年少之时,我们觉得自己不会老;中年之时,我们觉得成家立业就幸福了;晚年之时,我们才彻底明白,再怎么安慰自己,也都逃不过时光的流逝了。

人寿没有几何,人间不存在长久。我们所能做到的,不过是在这一刻开始,珍惜眼前人,珍惜所见到的一切人与事儿罢了。

你我皆是红尘过客,仅仅是人间的旅居者。到点了就要离开,到站了就要下车,众生平等。

父母离别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遇(父母离开后才彻底明白)(2)

父母的人生,就是我们人生的写照。

有一位作家这么写道:“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他们人生也是儿女的参照物。”

父母年轻的时候,也当过爷爷奶奶的子女,他们可能孝顺,也可能不孝顺。反正,都要看个人的性格和三观。

拼搏到了三四十岁,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了,也有了自己的家庭了,望着幼小的孩子,他们第一时间感觉到“当父母”的不易,有点理解老一辈的辛酸了。

中国式的父母,都有这么一个观念,养育儿女长大,陪伴儿女到老,只希望苦了自己,而幸福了儿女一生。

爷爷奶奶苦了自己,幸福了我们的父母一生。我们的父母辛苦了自己,幸福了我们一生。不论这种“幸福”我们有没有感受到,可它就是每代人的期盼。

在我们小的时候,我们也会讨厌父母,觉得父母管太多不好,觉得父母太唠叨很烦。于是乎,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就会层出不穷。

过了十几二十年,我们也成家立业了,有了后代了。那一刻,我们才彻底明白,原来爷爷奶奶一代,父母这一代,都过着相似的人生。

也许,我们对待孩子,会比我们的父母更操心,也会比我们的父母更唠叨,只是我们没有感受到罢了。

父母离别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遇(父母离开后才彻底明白)(3)

父母离开后,才发现我们活成了他们的模样。

每个人,都有离开的那一天,这是生存于大自然的生物必然的宿命。所谓“枯荣定数,自有法则”就是这个道理。

曾经见到过这么一些儿女,在父母离开之后,才感慨地说,如果可以选择,我会更加孝顺父母,可这个世上并没有所谓的后悔药。

有这种想法的人,到底多不多呢?其实很多,或许我们的父母以及我们自己,也是这样的人。

我们的父母会感慨,如果长辈晚点离开,那该有多好呢?我们也会这般感慨,如果父母可以长寿安康,那该有多好呢?

每代人,都觉得人生“来日方长”,所以每代人的人生都留有缺憾。孝顺之事,一旦过了特定的时间,那你就算再有钱,也没有用了。

有这么一位老板,年轻的时候就立下誓言,要在有钱之后,回报父母。可惜的是,父母在他40岁那年就离开了,而他45岁才开始发迹。

如今这位老板已经55岁了,看着性格叛逆,不会珍惜父母的儿子,他回想起了以往的自己。

所以他感慨地说,在拥有的时候不珍惜,等失去了,才后悔莫及,这是人类的通病。

父母离别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遇(父母离开后才彻底明白)(4)

你是皆是红尘过客,人生已无来日方长。

古人有诗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我们总希望树叶的摇曳声可以静下来,但风依旧在继续。我们总希望孝顺父母,可等我们有本事的时候,父母已经不在了。

人生最大的悲哀,不在于活得贫穷,也不在于生活艰苦,而在于没有珍惜眼前人,失去了最为宝贵的时光。

就像“孝顺”这件事,我们总是认为“未来”尽孝也不迟。这,就是遗憾的开始。

在如今这个年代,谁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谁先会到来,谁也不知道人之寿命能够去到什么时候。我们只知道,人与人之间的陪伴,只是多陪伴一天,就少一天罢了。

你我,皆是这茫茫红尘中的过客,终究在不断老去的过程中,告别一些人,同时也告别一些事儿。告别到最后,就只剩下告别自己了。

父母离别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遇(父母离开后才彻底明白)(5)

有一句话说得很现实,你看匆匆一年又是秋。岁月不堪数,故人不如初。

物是人非,是这世间的常态。沧海桑田,也是世间该有的变化。而我们,就该在“物是人非”出现之前,珍惜相伴的时光,少言来日方长。

文/舒山有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