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务中心上班安排(办事大厅无休日)

便民服务中心上班安排(办事大厅无休日)(1)

村民在里平村党群服务中心咨询。赖广昭 摄

■寻找最美党群服务中心

亮眼招牌

●罗坑镇里平村位于电白东北部山区,总面积14.7平方公里,共15条自然村,人口3520多人。该村党群服务中心使用面积近500平方米。

●近年来,里平村先后被授予“国家森林乡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竹笋)’”“茂名市十大美丽旅游乡村”等荣誉称号。

罗坑镇里平村党群服务中心坚持以“服务群众、便民利民”为宗旨,内置“全岗通”服务大厅、党员活动室、综合性服务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代表办公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馆、妇女之家、党群会议室、远程教育室、退伍军人服务室、便民服务室等,搭建了集党性教育、便民服务、图书阅览、志愿活动于一体的党建工作平台。这里的办事大厅采用“无休日”村干部值班形式,提供“一站式”政务审批、信息咨询、党员领办、先锋代跑等便民服务项目,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党建引领

“造纸村”转型绿色发展

里平村四面环山,种有竹林6000多亩,曾经是一个典型的“造纸经济村”,有着数十年的造纸历史。当初,造纸、养猪成为村民主要的收入来源,但造纸厂、养猪场也让村里的环境日益受到污染。

2016年至2019年间,里平村积极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相继关停了赖以创收的造纸厂、养猪场。该村集体经济一下子跌入低谷,一些村民也因此无业可就。就在大家感到迷茫时,村党支部先后组织村干部到浙江、安徽、河北等地学习绿色发展和农村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等经验,发动党员干部走村入户宣传,使“念生态经、走生态路”的理念在村民心里深深扎根。

为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里平村提出了“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充分挖掘山水、村落、生态等旅游资源,引进鹅凰小镇休闲旅游项目,发展旅游产业;成立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发展竹笋“一村一品”,助农增收致富。

为保障项目用地需求,里平村实行“支部 合作社 基地 农户”“支部 党员 群众”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员率先引领,带头与村集体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带动村民流转土地近11750亩。2018年,里平村积极推动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股份合作制经济发展模式。2018年底至2019年年中,陈垌经济合作社先后与全村74户农户达成入股协议,2021年6月组建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成为茂名市第一家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入股土地达1500亩。

目前,鹅凰小镇休闲旅游项目及竹笋“一村一品”产业,每年能给上垭塘自然村、下垭塘自然村带来五六万元租金收入,为村集体带来9万元的固定收益分红和增加经济收入15万元以上,给当地带来的务工收入高达80多万元。

环境整治

美丽乡村提升村民幸福感

近年来,里平村大力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坚持“分布实施、标本兼治、全面发动、干净彻底”的原则,建立了“垃圾定点倒、定人管、定期运、集中处理”的长效管理机制。近两年来,先后投入81万元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大力推进“四小园”建设,鼓励村民盘活房前屋后闲置土地,告别了门前“脏乱差”,美化了村庄环境。改造了经村Y164线乡道路桥围栏以及外立面,在各路口增设公共设施、外墙图案、雕像,以点缀之笔凸显农村自然风光与宣传乡土特产、人文风情。完善基础设施,目前建成公厕6间、好心公园2个、旅游驿站1座、停车场1个,大大提升旅游服务功能,满足游客需求。

门前一汪碧水,远眺重重青山。从青山到绿水、从清新的空气到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身处青山绿地蓝天的美丽里平村,不仅村民幸福感十足,游客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游”的美丽景象。里平村近年来的变化,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力实践证明。赖广昭 何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